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国入世两年来的表现,特别是履行入世承诺的情况正逐渐引起国内外各方面的高度关注。2002年1月1日我国颁布保障措施条例,同年便开始对部分钢铁进口产品实施保障措施。日本、美国、欧盟等世贸组织成员方对我国保障措施条例及其实施提出许多质疑,这表明我国相关法规及其实施与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还有差距。如何协调和解决我国与国际社会在世贸组织法律条文和实施上的分歧,将直接影响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局。本文通过对世贸组织官方质疑资料(英文原文)和我国法规及实施情况的实证研究,找出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钢保措施"案件争议焦点的法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1月19日,我国政府为维护国内钢铁产业安全,“入世”后首次启动了钢铁保障措施例外救济措施,维护我国钢铁产业的安全,但却遭到了日本、韩国等其它WTO成员的广泛质疑。为更好地运用保障措施条款,维护我国产业安全,文章对日、韩等WTO成员也提出质疑以及我国钢铁保障措施案件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3.
世贸组织体制下的保障措施是一种进口救济措施。本文拟对区域贸易中实施的保障措施及其争论予以分析,探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对相关争端案的裁决,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并为中国订立区域贸易协定的保障措施条款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进出口经理人》2003,(2):25-25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机电产品出口企业应密切注意部分WTO成员对我国出口机电产品发起的特别保障措施调查案。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中,一些WTO成员担心,我国的出口产品快速增长会对其国内市场和国内产业造成冲击和损害,因而在中国加入WTO时设立了违反WTO非歧视原则的“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措施机制”(即特保条款)。该条款包含在《中国加入议定书》第16条规定和《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韦》第245~250段当中。根据该条款,在我国入世后12年内,当中国产品进口数量  相似文献   

5.
一、“421条款”与“特殊保障措施”解读 “421条款”是美国国会依据《美国2000年中美正常贸易关系法案》在《美国1974年贸易法》中,遵从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6条所规定的“特殊保障措施”补充内容,添加的一条针对中国产品的反进13激增条款。依据该条款,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12年内,  相似文献   

6.
★WTO观察 WTO上诉机构裁定美国钢铁保障措施违反WTO协定 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11月10日发布关于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案的报告,报告大体维持今年7月专家组的裁决,确认美国实施的钢铁保障措施违反了世贸组织相关规则.  相似文献   

7.
<正> 2003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就中国等成员诉美国钢铁保障措施一案做出裁决,认为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违反了世贸组织相关规则。此次裁决基本上维持了2003年7月该组织专家组对此案做出的裁决。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崇泉今天发表谈话,对 WTO 专家组和上诉机构报告确认美钢铁保障措施违反 WTO 规则表示欢迎。  相似文献   

8.
《进出口经理人》2003,(3):57-57
最近一段时间,欧盟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 销、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等贸易保护措施此起彼伏,阻碍了我国部分产品对欧盟的出口,引起政府、企业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但是,欧盟按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的有关规定,援引特保条款针对我国采取的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措施尚未引起普遍重视。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中,一些WTO成员担心,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口产品快速增长会对其国内市场和国内产业造成冲击和损害,因而在中国加入WTO时设立了违反WTO非歧视原则的“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措施机制”(即特保条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阐述阿根廷对智利桃制品保障措施争端,说明依据世贸组织有关规则和程序来应对国外保障措施则更规范。我国作为世贸组织的新成员,掌握世贸组织有关规则,利用其争端解决机制、《保障措施协定》和我国《加入议定书》来抵制国外对我出口产品歧视性地适用保障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阐述阿根廷对智利桃制品保障措施争端,说明依据世贸组织有关规则和程序来应对国外保障措施则更规范。我国作为世贸组织的新成员,掌握世贸组织有关规则,利用其争端解决机构、《保障措施协议》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来抵制国外对我出口产品歧视性地适用保障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美国钢铁贸易保护争端及其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钢铁保障措施的出台是经济衰退期外贸政策保护主义倾向进一步加强的具体表现。作为WTO成员,美国按国内法201条款实施的钢铁保障措施必须符合WTO保障措施规则。但美国钢铁保障措施即使符合WTO规则,也是通过损害其钢铁贸易伙伴正当利益来追求本国利益最大化。因此,在全球贸易体制约束下,美国的行为必然引起各相关方与美国之间运用全球贸易规则的利益博弈,并由此对世界经济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应根据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定,规范我国扶持外经贸发展的措施。本文对世贸组织扶持出口的限制性条款,包括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利率、出口信用保险和担保费率、对成员农产品等部分商品的补贴、外汇管制和汇率调整等,以及我国目前的做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赵维田 《国际贸易》2003,(12):40-44
WTO上诉机关于2003年 11月10日公布了对轰动一时的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的终审裁决,维持该案专家组2003年7月的裁定。即:认为美国从2002年3月6日起对热轧、冷轧钢材与不锈钢材等10种钢铁产品采取的保障措施违背了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作为原告的欧盟、日本、中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对外贸易》2004,(1):24-27
事件一美国钢铁保障措施违法,贸易战触而未发 世界贸易组织(WTO)11月26日裁定,美国去年对进口钢铁征收30%的关税违反了国际贸易规则。 去年3月,美国政府借口外国产品的进口增长损害了国内产业,提出为期3年的钢铁产品保障措施,对外国进口的14类钢铁产品征收8%-30%的额外关税。巴西、中国、和欧盟15国共21个成员联合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提出指控,世贸组织最终裁决美国的做法违反国际贸易原则。  相似文献   

15.
<正> 本文着重就国际贸易反倾销衍生的例外法则保障措施条款的相关问题发表如下见解: 一、有关保障措施的概况 1994年乌拉圭回合谈判在CAT了协议第19条的基础上经修改最终达成了一份《保障措施协议》。在国际贸易中的保障措施,又称保障条款或免责条款,它是国际法上“情势变迁原则”,在国际贸易关系中的具体运用,是世贸组织中的例外制度,是国际贸易反倾销衍生的例外法则。它的基本含义是:成员国一方完全可以因保护本国产业的需要而对来自所有成员国的某种产品实施保障措施,限制其进口,以抵制或消除因该产品输入导致本国产业  相似文献   

16.
“特保条款”及其对我国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评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特保条款”是世贸组织保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入世议定书》和《工作组报告书》中的“特保条款”具有专门适用于中国的特定性、单向性与歧视性。在这些“特保条款”的过渡期限内,任一世贸组织进口成员都可以针对给其造成或威胁造成市场扰乱的某一中国出口产品提起“特保”立案申请,这就必然会给我国的出口贸易带来不利影响。本文在比较分析各类保障条款的基础上,对“特保条款”的适用现状与不利影响进行分析与评价,并提出若干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42l条款”是美国国会依据《美国2000年中美正常贸易关系法案》在《美国1974年贸易法》中,添加的一条针对中国产品的反进口激增条款。依据该条款,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12年内,美国可以在比较宽松的条件下限制从中国的进口。这使滥用“421条款”可能成为继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之后,我国输美产品面临的又一新壁垒。  相似文献   

18.
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专家小组7月11日裁决美国2002年3月对进口钢铁产品采取的保障措施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中国、欧盟、日本、韩国、瑞士、挪威、新西兰、巴西等8个起诉方共同对专家组的裁决表示欢迎,并呼吁美国立即撤消其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措施。美方表示将就专家组的裁决向上诉机构提起上诉。 商务部有关官员说,我们已注意到美国即将采  相似文献   

19.
据一项统计表明,2004年前三季度,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调查46起,涉案金额11.1亿美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首次遭遇反补贴调查,而且保障措施涉案金额成倍增长。仅美国关于进口产品侵权的337 条款调查中就有7起涉及中国出口产品,涉案产品品种和金额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有专家预测,2005年中国国内经济增长将面临不少困难, 虽然国际国内形势总体上仍具备支撑外贸发展的基本条件,但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20.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美之间的贸易战逐渐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在反倾销措施不断加强的同时,美国正在越来越多地使用对贸易和知识产权限制更为严格的337条款作为保护其贸易的手段,使中国企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企业维护自身利益,跨越美国337条款这道贸易壁垒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