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我国诸多传统产业集群竞争力逐渐衰退,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通过积极作为来助推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本文通过大量阅读国内外理论界和地方政府在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中的职能理论和实际职能相关的文献,重点对目前国内外政府在推进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中的职能理论、职能定位以及职能举措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如同产品生命周期,产业集群也有诞生、成长、成熟、衰退等周期性特征。根植性是研究产业集群演化的一个重要视角,在产业集群的不同发展阶段发挥着不同作用:在形成与发展阶段,地域根植、产业根植和知识根植正面影响产业集群;而在成熟与衰退阶段,三者转化为地域锁定、产业锁定和知识锁定,成为产业集群进一步演化升级的羁绊。  相似文献   

3.
着力推进地方产业集群升级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升级理论表明,产业集群若不及时升级则可能出现衰退。当前,我国地方产业集群总体上属于低成本型产业集群,即以低成本为基础,走低端发展路线的产业集群,存在着明显的产业结构缺陷。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支撑平台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地方产业集群升级转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三维空间模型的产业集群持续成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世界范围内一部分产业集群正遭受萎缩和衰退的威胁,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分析了产业集群最理想的演化路径,然后构建了由市场需求、产业聚集度和集群动态核心能力构成的三维空间模型,并加以分析。最后提出:产业集群向市场需求、产业聚集度、集群动态核心能力三个维度发展是实现产业集群沿最理想演化路径持续成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高技术产业集群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我国高技术产业集群多处于初级阶段,有效的治理结构和升级机制是高技术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前提。本文指出核心模块主导是高技术产业集群有效治理和升级的关键,分析了模块化设计的关键因素和升级机制,并以台湾新竹产业集群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6.
通过创新促进产业集群升级,保持区域产业的竞争优势,已成为共识。通过产业集群的创新活动,促使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中淡化、衰退的因素逐步被新的优势竞争因素取代是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创新包括组织创新、政策创新和管理创新,通过集群的创新,协调集群内部各环节的发展,保持其持续的竞争优势是区域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现有研究表明,集群网络优化是产业集群升级的核心动力,知识密集型服务机构的嵌入能够促进集群网络优化。据此,提出通过嵌入4PL驱动产业集群升级。在界定集群升级形式、集群网络结构、4PL嵌入集群方式的基础上,构建了4PL嵌入→集群网络优化→集群能力提升的产业集群升级理论模型,并基于慈溪家电集群升级的案例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8.
基于集群品牌发展的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建红 《生产力研究》2008,(22):116-119
发展集群品牌是促进产业集群升级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不同的产业集群发展阶段,集群品牌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各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应通力合作,根据各产业集群的不同特点和发展阶段,建立以区域品牌为基础、以个性化企业品牌为核心,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良性互动的品牌发展机制,以集群品牌发展带动产业集群的升级和优化。  相似文献   

9.
网络资源是形成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源泉,然而网络资源不断演化的结果,可能导致产业集群的锁定性风险和衰退,构成区域经济发展的障碍。以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跨区域发展现象为依据,在产业集群理论和社会网络的分析框架下,提出应以集群企业的跨区域发展,实现集群网络的重构,从而将传统的单一地域的产业集群扩展成为多地域的产业集群网络,并指出,网络结构的改变可以促使产业集群网络资源以及企业资源的更新,提升产业集群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位置,实现产业集群升级。  相似文献   

10.
创新型产业集群是我国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的重要方向。产业集群内部文化生态包括多中心网络型和核心-外围网络型两种基本类型。已有的核心-外围网络型产业集群文化生态阻碍了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应从确定集群文化生态战略、调整集群成员文化生态位以及建立成员文化间的交流融合机制等方面着手,促进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多中心网络型文化生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衰退通常表现为产业集群生境的恶化,其内在的摧毁力削弱了集群原有的产品特色、技术条件和市场规模,因而它改变了产业集群的整个优势体系。作为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客观现象,产业集群衰退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其形成通常需要经历一个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2.
质量是引领经济发展的标杆,质量状况决定产业集群升级的基础,质量改进优化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质量提高影响产业集群升级的方式,质量生态系统决定产业集群升级的能力。在质量变革视角下,顺德家电产业集群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链整合和主攻智能制造升级的路径为:一是由贴牌代工向自主品牌升级;二是由整机生产向全产业链一体化转型;三是由自动化走向智能化。推动家电产业集群升级对我国促进传统产业集群升级有重要启示,通过制造业产业集群质量全面提升以促进我国产业集群全面升级,是助力我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资源型产业集群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产业组织形式,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已成为各国各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然而产业集群也同其他事物一样存在产生、发展、衰退的过程.特别是资源型产业集群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形式,更容易出现衰退从而给本地区经济带来损失.从多方面分析了资源型产业集群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延缓资源型产业集群衰退,促进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集群与联盟耦合而成的相互依存的网络与竞合统一体,可促进产业集群价值链整体的增值与转型升级.在集群与联盟、网络与竞合视角下,就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相应的案例分析,重点分析了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何通过集群与联盟的耦合推动产业创新升级、提升区域产业经济的核心竞争力.研究认为,集群与联盟的耦合发展是推动区域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5.
吴静斐 《当代经济》2016,(15):49-51
产业集群化对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而影响产业集群化的因素众多,因此,如何系统的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及判别因素之间的重要程度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在概括一般产业集群化影响因素基础上,结合江苏机电产业集群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视角分析江苏机电产业集群化在经历形成、发展、成熟、衰退四个阶段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旨在为江苏机电产业实现产业集群化提供策略指导.  相似文献   

16.
江波  郑健壮 《技术经济》2008,27(4):19-21
无论产业集群的形成路径如何,其最终都必须嵌入全球价值链才能实现升级,因此有必要基于全球价值链背景研究产业集群升级战略。本文探讨了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产业集群升级的积极作用,指出全球价值链可为产业集群升级提供机遇、完善产业集群网络、促进产业集群战略转移,并分析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产业集群在四个升级阶段中的不同战略。  相似文献   

17.
学术界关于全球价值链下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升级的研究表现在,产业集群升级的类型与路径、创新机制、影响因素、风险,GVC治理与动力机制对产业集群升级影响,产业集群升级对策。研究趋势表现在全球价值链下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升级机制的深入探讨、比较研究,以及产业集群升级的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18.
赵维双  杨明靖 《经济师》2012,(9):188-189
文章在界定产业集群升级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创新网络对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然后从区域创新网络的视角分析了辽宁省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并针对辽宁省产业集群升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辽宁省产业集群升级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并且表现出明显的集聚态势,但是,也有许多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由于区位、结构、政策、市场等因素而面临衰退风险。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与其它产业集群一样,存在生命周期。分析了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在萌芽、发展、稳定和创新发展阶段的衰退风险的不同影响因素、表现形式和识别途径,为更加科学合理规划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避免和减缓集群衰退,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集聚效应和产业关联性促进了产业集群的空间转移,而集群发展与园区建设的耦合关系进一步推动了集群转移进程。基于产业集群升级与产业集群空间转移的耦合关系,从价值链的角度对集群空间转移的两种典型模式进行了比较,并结合苏通科技产业园和苏宿工业园两个案例对转移模式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表明,产业集群空间转移是成熟集群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政府应该积极依托园区建设,结合地区特点及资源优势,采取恰当的产业集群转移模式,实现集群转移带动下的产业转型升级与地区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