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闫学坤 《理论观察》2006,(3):162-163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面对中小学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提升专业素质的历史重任,教研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立多元开发的教学研究机制,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  相似文献   

2.
论有效教研     
教研活动是每所学校都要开展的常规工作,然而大多数学校都是按照传统的方式开展活动,就事论事,无事找事,即兴几句,敷衍了事。导致了教研活动效率低,浪费时间。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教研活动高效、实用呢?笔者认为首先要认识传统教研活动的弊端,然后要对传统教研活动进行改革。下面就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学校体育教研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校本教研的最基本单元,其健全程度和工作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专业成长,直接关系着体育新课程的实施水平和学生的体育学识发展水平。当前我国正处于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红火推进之时,体育课程改革是整个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学研究必须要跟上整个课程改革大趋势,同时,这又是一个难点。教研活动的开展将是帮助教师解决问题与困难,实现理念与实践沟通的有效途径。就农村学校来说,其基础一般都比较薄弱,体育师资及业务素质相对城市而言较为逊色,  相似文献   

4.
<正>现在的集体教研,虽然风生水起,但实效性并不理想。往往多是学校领导设想好了计划与主题,教师少有自主选择的可能,多以一种应景、应付的方式完成学校分派的任务。领导需要什么材料教师就给什么材料,这里找一点、那里找一点,拼凑、粘合,常常是形式完美却没有多少实质性、创造性的内容。这样的集体动作,是一种被迫接纳而非"内在饥饿"状态下的操弄,其低效乃至无效的结果可想而知。其实,这种花了时间却没实际意义的教研,是一种瞎折腾,教师背地里也多有抱怨。于是有教师提出,在集体教研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不妨倡导个体教研。  相似文献   

5.
落实好校本教研既可以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的教学问题,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又可以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为学校的长期发展积聚“人”的力量。本文就如何“以自主教改项目引领教研组建设”推动校本教研谈一点自己的想法。一、缘起:当前校本教研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1.教师校本教研的主体意识不强。据百度百科解释:“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可是,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往往以任务形式来落实校本教研,比如:一学期听多少节课,写多少字的反思,完成几篇论文案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以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为终极目标,严重影响了校本教研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王录 《发展》2010,(7):142-142
集体备课是许多学校采用的一项校本教研方式,作为一项校本教研,其意义和作用就是要提高教师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总结经验、积累经验,改进教学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相似文献   

7.
李晓军 《发展》2008,(10):88-88
校本教研中,教师特别需要一种日常意识,关注日常教学故事,思考日常教学行为的改善,使之本土化、个性化、持久化,使教研回归课堂,回归生活,获得教学的本真。校本教研日常化的一个重要机制是学校教研制度的建立与创新,使教师参与研究规范化、生活化。校本教研是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研究和解决教育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总结提升经验,持续改进教学行为,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简称,指以学校为研究基地,以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为目的的一种教研形态;通过教学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等基本途径,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  相似文献   

9.
刘克 《魅力中国》2011,(12):256-256
近一段时间。我学习了王福强老师编著的《用心做教研一一线教师的教研策略》一书,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我感觉受益匪浅。这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一线教师的教研方法,内容贴近一线教师的工作实际。本书围绕教研误区、教研定位、教研问题、教研核心、强化教研动力、共建教研天地、走出教研新路、有效移植等八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李淑霞 《发展》2020,(4):90-90
在当前现代化教育环境下,网络教研已深深地走进了每一位教师的工作学习之中,作者通过对所在区域网络教研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调查研究,深刻地认识到了网络教研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因而想通过建立网络教研管理制度、连接多种网络教研平台等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最终达到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张建发 《西部大开发》2011,(10):57-57,99
教师的专业成长时下得到各方的关注。本文以学校校本教研的基本行为方式为研究课题。通过研究认为,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传统观念上,学校是学生发展的场所,往往忽视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目前,教师的专业发展己成为教育研究的主题之一,已经引起学校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校本教研既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陈晓艳  张智华 《西部大开发》2010,(2):115-115,97
校本教研与课改的深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着互相促进的作用,但我省当前的校本教研进入一个“高原期”,这需要我们采用系统培训、组建科研团体、建立制度保障、落实专家引领等多项策略来推动校本教研的深化。  相似文献   

14.
刘海荣 《发展》2011,(3):132-132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管理开始从"国本"走向"校本",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和采用校本研训。校本研训彰显着学校的特色,超越传统课程模式,对促进学校文化重建和走内涵发展道路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校本研训的内涵(一)校本研训是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合称。以校为本,是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校本研训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与培训,它基于学校,将教学研究和培训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策略。它主张问题即课题,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二)校本研训的形式主要有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通过理论学习、专家辅导、合作研讨、集体备课、教学反思等手段,使研训工作落到实处。它的初级目标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终极目标是全面推进课改,实施素质教育,为民族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课改打破了原有的教研与培训局面,新的问题层出不穷,教师的教研与培训像过去那样单靠教研或培训部门一竿子插到底,不仅不可能,也不现实,唯有进一步改进教研和培训工作,构建与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研训制度,才能有利于新课程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我们以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全面推进教育科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教研教改求发展的指导思想,狠抓了单位教职工的作风建设,积极探索教育科研改革,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师业务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狠抓了学校“双常规”工作的贯彻落实和新课改工作的开展,为我县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教育的均衡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16.
周文忠 《黑河学刊》2009,(8):128-129
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因此,要切实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以转变观念为前提,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培养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能力为重点,开展行之有效的一系列的校本研究实践活动,为骨干教师提供广阔的发展领域,激活全体教师发展潜力,形成整体优化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张培元 《中国西部》2014,(9):105-105
<正>目前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学校教师编制不足,据不完全统计,大部分农村中小学差编率都在20%以上。而且,每年都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教师要求进城或调到县城周边,或者到党政以及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以致一些学校缺乏教师无法开课,造成学科教师短缺,教师超负荷运转,严重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年轻教师大多想调走,山区农村学校的教师老龄化现象日益严峻,老教师多是民转公教师,  相似文献   

18.
园本教研是以园长和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幼儿园存在的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改善和提高幼儿园管理和教育质量,促进机构内部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探索活动;因此,园本教研应以幼儿园为基地,教师为主体,师幼发展为目的;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形式开展好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19.
"以学校发展为本",注重从学校实际出发,特别是抓好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校本教研工作,健全组织,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思想认识和业务素质;立足课堂,全力开展校本教研;加强课题研究,实现校本教研的创新与升华。  相似文献   

20.
园本教研是以园长和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幼儿园存在的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改善和提高幼儿园管理和教育质量,促进机构内部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探索活动;因此,园本教研应以幼儿园为基地,教师为主体,师幼发展为目的;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形式开展好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