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金融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到来,跨境电子银行活动已经成为银行拓展国外市场的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重要方式和渠道之一.目前世界各国金融监管当局还很少制定针对跨境电子银行活动的监管措施.本文在分析跨境电子银行活动发展情况、风险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该活动监管中相关机构之间的联系,提出了其各自的责任及应采取的监督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跨境电子银行是一个国家的一家银行对另一个国家的居民提供交易性在线银行产品或服务。本文目的是为从事跨境电子银行业务的银行以及为其母国和东道国的监管当局提供监管期望和指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际上针对银行跨境风险兴起了重构跨境监管框架的热潮,成为后危机时代银行监管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跨境监管的模式与困难,以及近期国际上跨境监管的趋势及局限,在此基础上,探讨实现有效跨境风险监管合作的具体途径,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若干改进和完善我国跨境银行监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韩币的跨境流通现象已引起外汇管理部门的关注。本文分析了韩币在胶东半岛跨境流通的原因及特点,并从正、负两方面分析了韩币跨境流通的影响,最后提出积极消除韩币跨境流通的负面影响、增加银行结算渠道、合理搭配监管措施、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等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韩币的跨境流通现象已引起外汇管理部门的关注.本文分析了韩币在胶东半岛跨境流通的原因及特点,并从正、负两方面分析了韩币跨境流通的影响,最后提出积极消除韩币跨境流通的负面影响、增加银行结算渠道、合管搭配监管措施、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等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跨境电子收付报告能够为货币跨境流动的反洗钱监管提供理想的解决方案。跨境电子收付报告的类型化分析和差异性分析,能够满足金融监管部门对货币跨境流动的反洗钱监管需求,也可以为司法部门打击跨境经济犯罪提供高效的侦查、取证方式。本文认为,目前我国构建跨境电子收付报告制度的最大阻力来自于成本因素,但是可以通过实行批量文件处理、坚持最小信息量原则以及设立触发机制来解决,从而有效提高我国货币跨境流动的反洗钱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银行跨境资本流动网络关联性特征在全球金融冲击中的作用,本文构建了2000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的银行跨境资本流动网络,分析网络关联性特征对全球金融冲击负向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网络关联性特征在全球金融冲击对各经济体银行跨境资本流入的影响中产生“倒U型”调节作用。全球金融冲击会加剧银行跨境资本流动网络的区域化特征,进而影响各经济体银行跨境资本流入水平。面对全球金融冲击,各经济体实施的资本管制政策能够起到“倒U型”调节作用,因此需要关注跨境资本流动监管政策的实施强度。各经济体在全球金融一体化进程中需要密切关注跨境资本流动网络关联性特征的变化,及时采取适度的监管措施,以防范全球金融风险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8.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在跨境银行的国际合作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巴塞尔委员会解决跨境银行监管问题的法律成就,然后对其核心内容以及涉及跨境银行监管的相关规定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和总结了新协议对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立法的影响和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立法的相关内容。最后,探讨了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如何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契合,并提出了几点构想,以期我国的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能更好的符合银行国际监管的发展趋势且尽早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9.
为顺应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国际化、资本国际化的潮流,我国商业银行纷纷走出国(境)门,步入国际金融市场,大力开展跨境经营。国际金融市场机会多,同时风险也大,加强商业银行跨境经营监管相当重要。本文根据我国商业银行跨境经营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境外机构监管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我国加强对商业银行境外机构监管的国际法依据,并从我国银行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母行的角度提出加强境外分支机构监管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旨在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成为欧美各国金融监管的主要发展趋势。对我国而言,随着跨境贸易投资活动规模持续扩大,开展对银行外汇收支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工具的研究和分析,对外汇资金流动的有效监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外汇局在银行外汇收支宏观审慎管理中的定位和具体目标,阐释外汇局实施银行外汇收支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工具选择,提出适合我国银行外汇收支宏观审慎管理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1.
为应对复杂经济金融环境下跨境资本流动对金融体系的影响,2016年起人民银行正式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我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逐渐完善。本文选取2010-2020年我国42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基于宏观审慎视角下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跨境资本流动总体对银行稳定性具有负向效应,降低了银行稳定性;跨境直接投资则增强了银行稳定性;跨境间接投资弱化了银行稳定性。第二,资产价格和流动性错配在跨境资本流动和银行稳定性之间具有中介效应。第三,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在跨境资本流动和银行稳定性之间具有调节效应。其中,宽松型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有利于跨境直接投资对银行稳定性的促进作用,紧缩型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则弱化了跨境间接投资对银行稳定性的不利影响。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加强有效宏观审慎监管;二是对跨境资本流动实施分类监管。三是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针对不同类别跨境资本流动施以相应宏观审慎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2.
论文通过分析互联网经济环境下客户对国际业务跨境货物流、单据流、资金流的主要需求趋势,提出银行国际业务产品创新应顺应客户互联网金融需求,大力发展国际结算电子交单、国际业务电子银行、跨境电子商务、在线贸易融资等产品,以在快速发展的跨境网络经济中,保持并获取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论文通过分析互联网经济环境下客户对国际业务跨境货物流、单据流、资金流的主要需求趋势,提出银行国际业务产品创新应顺应客户互联网金融需求,大力发展国际结算电子交单、国际业务电子银行、跨境电子商务、在线贸易融资等产品,以在快速发展的跨境网络经济中,保持并获取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涉外经济的迅猛发展,跨境资金流动规模迅速膨胀,跨境资金的渠道和形式日益复杂。外汇指定银行(以下简称“银行”)作为外汇收支的主要渠道,直接面对的是涉汇主体。因此,银行在防范跨境收支风险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现实中,银行既要追求经营效益又要承担外汇管理的“代位监管”职责,即同时扮演着“运动员”与“裁判员”的双重角色。银行监管的效果直接影响外汇管理政策的贯彻执行。我国现行的银行监管模式是“条线式”监管,  相似文献   

15.
与传统银行业务相比,从事电子银行和电子货币业务的银行面临的风险有许多新的特点,银行应该能够监管这些风险,必要时还要承担相应损失,即使目前电子银行和电子活动只占银行整体业务的一小部分,银行监管也应确保重要系统不受到风险的威胁。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范围逐步扩大,试点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加速扩张并进入高速发展通道。基于我国银行在跨境人民币结算领域的特点和优势,结合中资银行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实务现状分析,指出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制约因素及相关结算业务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并从我国货币清算体系建设、人民币投资渠道、金融风险监管及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提升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方案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的一个重大问题是银行经营全球化和监管本地化之间的矛盾,导致无法对银行跨境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监管。单一监管机制(SSM)的创立是欧盟迈向统一银行监管体系的重要一步,目的是在欧盟层面识别和阻止银行风险的传播、扩散。欧洲中央银行(ECB)是SSM的主管机构,负责欧元区重要银行的日常监管及其他银行的间接监管。SSM的创建顺应了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主流趋势,对欧元区、欧盟成员国、第三国及国际金融监管的未来发展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欧盟作为我国的重要投资目的地和资金来源地,其金融监管改革也必将对我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文分析了SSM的产生背景、法律依据、对象银行、监管任务和职权、治理结构、行政处罚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金融监管改革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是后危机时代二十国集团和主要国际监管组织加强跨境银行监管合作的重要举措。本文回顾了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的发展沿革,梳理、澄清了监管联席会议的概念和主要功能,结合监管联席会议在欧盟银行业2 0余年的实践和中国加入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以来的实践,指出推行监管联席会议是跨境银行监管一项意义深远的重要制度变革,但也存在问题,本文相应提出了完善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的一揽子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王刚 《新金融》2011,(12):28-32
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是后危机时代二十国集团和主要国际监管组织加强跨境银行监管合作的重要举措。本文回顾了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的发展沿革,梳理、澄清了监管联席会议的概念和主要功能,结合监管联席会议在欧盟银行业2 0余年的实践和中国加入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以来的实践,指出推行监管联席会议是跨境银行监管一项意义深远的重要制度变革,但也存在问题,本文相应提出了完善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的一揽子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吴翠芝 《时代金融》2015,(6):292-293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消费国际化和互联网等渠道的普及,近年来国内电子银行业务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电子银行已经成为中国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跨境商务和个人消费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普及程度和利用率还在不断提高。但同时由于电子银行与生俱来的灵活性、开放性和自助方式,容易成为异常外汇资金流出入的便利渠道,因此加强对电子银行跨境资金流动情况的监测分析,提出切实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对维护经济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