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传媒     
《浙江经济》2010,(22):12-12
华为接班人风波 创始人任正非要将华为回炉为家族控制企业的努力,给这家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带来了最大一次洗牌 在华为内部,关于任正非接班人的猜测,实际上从2009年末就开始愈演愈烈。任正非既是华为的创始人、CEO,也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一个标杆。华为这家如今年销售额高达上千亿元、净利润也超过180亿元的中国通信企业龙头,谁来接班,  相似文献   

2.
在内忧外患中,华为能否迈过从民营企业到公众公司这道门槛。不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任正非是否愿意,这个年营业额超过200亿元的恐龙已经日渐成为灌木丛中最显而易见的目标。 关于华为的林林总总的报道充斥媒体。在过去10年一直刻意与媒体、公众保持距离的华为,在多年的高速成长后,其公众化的步伐已不可逆转。 华为走过的是一条怀疑、猜测与成长  相似文献   

3.
张锐 《沪港经济》2013,(6):17-17
华为是否会上市?这一令外界非常关注的敏感话题,日前已经有了确定性答案。最近,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明确表示,未来5至10年内,华为既不考虑整体上市,也不考虑分拆上市,更不考虑通过合并、兼并、收购的方式进入资本游戏。在国内企业对上市融资趋之若鹜的生态中,任正非如此执拗和坚决地向资本市场说"不",其另类选择的确耐人回味。过往的25年,华为从不缺少与资本狂欢的机会,但任正非一次次选择了回避。几年前,摩根士丹利首席经  相似文献   

4.
在内忧外患中,华为能否迈过从民营企业到公众公司这道门槛.不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任正非是否愿意,这个年营业额超过200亿元的恐龙已经日渐成为灌木丛中最显而易见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在内忧外患中,华为能否迈过从民营企业到公众公司这道门槛.不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任正非是否愿意,这个年营业额超过200亿元的恐龙已经日渐成为灌木丛中最显而易见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华为老总任正非曾写过一篇文章,名为《华为的冬天》,意在告诫华为人要有忧患意识。但是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趁国际电信市场寒冬而收购了一些国外企业的华为,这个中国通信制造企业的翘楚,正在迎来海外经营的春天。其独特的国际生存方式堪称高科技民营企业海外经营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从一家最初生产程控交换机的小企业,到科技创新的领军者,从名不见经传到全国民企第一号、世界五百强,华为之路极具借鉴意义。华为再次成为焦点。先是2012年年底的一本《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这本居安思危意识强烈的著作由华为的两位资深顾问田涛和吴春波撰写,副标题是任正非的企业管理哲学和兴衰逻辑。这本"研究华为及任正非的教案级著述",在一个月时间就加印了六次,被万千企业家奉为圭臬。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周刊》2020,(2):10-11
任正非:2019年“最佳辩手”2019年,美国动用国家力量,启动了对华为的“全面封锁”和“全面打击”。华为生死存亡之际,几乎从不在媒体露面的任正非,终于主动出击,一年中,接受了全球数百家媒体的采访,上演了教科书级的辩论自救。媒体这样评价任正非的表现:他几乎以一己之力,把一直被妖魔化的华为,变成了人尽皆知的全球通信巨头,把“任正非”这个符号,变成了西方语境下“一个为观念而战的硬汉”。  相似文献   

9.
渝京 《新财经》2007,(12):35-35
悲情缘由任正非让职工"辞职"的做法被很多人视为规避《新劳动法》的不良行为。任正非是企业领袖,他特立独行的铁血风格,创造了今天的华为。然而,一个被刻意营造出来的冷漠企业,又能在更冷酷的竞争环境中走多远悲情指数:***  相似文献   

10.
书讯·战略     
《任正非谈国际化经营》本书首次清晰地梳理了任正非在实施国际化战略中,对企业文化、人才战略、财务与资本管理、经营策略等的思索和实践,真实披露了任正非领导华为在国际化道路上曲折探索的心路历程,全面反映了任正非对中国企业迈向国际化的独创战略思维。这也是迄今唯一一本综合反映任正非国际化经营思想的精华之作。程东升、刘丽丽编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  相似文献   

11.
华为总裁任正非新近写的文章《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一个孤独跋涉的灵魂从报国无门到创立了世界级公司的心曲,也是一个企业家的心法,值得揣摩。与所有人一样,任正非少儿时也壮怀激烈,直到40岁的时候,他才真正意识到"个人是  相似文献   

12.
《中国报道》2015,(3):66
一直以来不愿面对公众的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在今年达沃斯论坛上谈到华为过去20多年的成长过程时,敞开心扉:“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浪漫,也没有那么精彩,就是为了生活,逼上了梁山。”目前,华为在规模上已将一些传统西方行业巨头抛在身后。根据华为公司2015年1月披露的数据,其2014年主营业务利润为339亿至343亿元。1988年,任正非创立华为公司,其背景是政府为了  相似文献   

13.
对现龄67岁的任正非而言,接班人问题已成为华为当下最紧迫的问题。而面临新的行业挑战,华为如何从单一制造商转型成为多元制造商,同样时不我待。  相似文献   

14.
4 任正非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2007年,华为依然雷声不断,2007年,华为继续保持了一贯的沉默。  相似文献   

15.
华为的冬天     
这是一篇开始在IT业界流传的文章,甚至已有多种版本。许多公司的老总都向下属推荐阅读,据说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就是该文的积极推荐者。有人认为这是任正非为IT业敲响的警钟,也有人说任正非是“作秀”,还有人猜测是华为在为人事变动制造舆论。由于华为的老总任正非很少和媒体打交道,因此我们无从知晓这篇文章的真实背景。但是,在华为2000财年销售额达220亿元,利润以29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的时候,任正非大谈危机和失败、确实发人深省。这篇原题为“2001年公司管理要点”的文章长达12000字。发表时,本刊略有删节,未经本人审阅。  相似文献   

16.
忧人任正非     
最近,华为总裁任正非写的‘《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文章’在业界广为流传。任正非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中,以南唐李煜《虞美人》中的绝妙之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为题抒发一个企业帝国的王者对生命、对事业、对历史的感悟,而且这种感悟如此的谦逊、平易,真切,让人为之动容;更重要的是表露出了一个企业家的忧虑之情——接班人问题、外部环境问题、华为未来发展的三大忧虑。  相似文献   

17.
微言     
任正非 华为总裁 我无意让公司上市,理由是投资人很贪婪,会希望榨干公司的一点一滴,这会让华为成为一家短视近利的公司。华为特有的员工持股结构,是公司在电信设备业追上若干竞争对手的理由之一。  相似文献   

18.
2014—2016年推动联想控股整体上市2013年4月4日,央视《对话》栏目演播厅里吵闹喧嚣,一位长者的出现,迅速"HOLD住"了全场,现场顿时安静了下来。这就是柳传志的魅力。然而,这样的魅力并非因为他独具威严,相反,他对现场的每一个人都很和蔼,脸上微微挂着笑容。柳传志喜欢把自己和同时代的任正非作比较,他说自己不像任正非,他缺乏硬汉风格,联想也不像华为在技术投入上可以不计成本、一往无前。  相似文献   

19.
<正>2010年冬,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任正非没有再写"华为的冬天"的惊世之作,而是在全球种下全球金融危机寒流后"春天的种子"。这家植根于中国改革开放特区深圳的企业,经过10年艰辛,已经跻身为国际电信市场的主流供应商。  相似文献   

20.
没有一家企业像华为一样使欧美巨头感到害怕,没有一位企业家像任正非一样影响全球行业格局,赢得国内外业界的一致瞩目,也没有一家企业的总裁像任正非这样不愿意抛头露面,以至除了业界人士外,普通人对他几乎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