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于民族地区而言,加快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民族地区资本形成的关键在于促进民族地区民间资金向社会资本的转化。民族地区民间资金必须向社会资本转化。政府应该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培育政府、企业的信用网络;扶持强势企业,培育增长极和增长点;构建完善的开放市场体系,以开放市场吸引民间资金;改善软硬投资环境,搞好政务建设。  相似文献   

2.
“流动政府”:边远民族地区服务型政府模式构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于边远民族地区服务型政府建设来说,现有的“一站式政府”(“政务超市”)、“代理政府”(“服务代理制”)并非最适用模式。文章提出了“流动政府”模式的替代方案,并具体分析了“流动政府”的含义、必要性及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一、和谐的民族关系是甘肃民族地区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二、甘肃民族关系的现状及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分析,三、调整民族关系。促进甘肃民族地区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毛燕 《经济研究导刊》2014,(28):278-279
和谐民族关系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是中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属性,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对中国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执政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到达了新的高度。应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层面剖析和谐民族关系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民族关系所蕴含的时代价值以及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是推动其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但与此同时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态势。仅凭行政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环境税对于协调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环境税制来保护民族地区的环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湘桂渝黔边民族地区几个典型的民族村寨的自然环境、经济、文化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的要求,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对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提出一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根,是一个地区的灵魂和活力之源,是核心竞争力,是民族的身份标志。贺州各民族、族群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极其重要资源,同时,新农村建设也必须加强对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支撑、农民是关键、农村是载体,而制度是动力。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在倡导发展新农业、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建立新制度——现代农业制度的作用。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新农村建设难度最大,建设涉及面最广的地区。树立民族地区农业制度先行的发展理念,考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制度以及怎样利用制度来为西部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9.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意见》的文件,进一步强调了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本文在分析民族地区旅游业人才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要科学制定适合民族地区旅游人才建设的战略规划、提高旅游人才队伍素质和能力、建立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建立防止人才流失机制等解决措施,对进一步加强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其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某种程度上的决定作用。本文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实施情况、实施效果做简要评析,并针对广西民族自治区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加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本文从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现状、问题及其成因、途径与对策等方面,就我国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许多有效的改革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于此,本文介绍了民族地区县级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并分从对民族地区县级政府绩效进行分析、分解民族地区县级政府的绩效目标、收集民族地区县级政府绩效指标要素以及检验并修正民族地区县级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等方面,分析了构建民族地区县级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流程.  相似文献   

13.
姚春玲 《经济论坛》2012,(9):112-114
农业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极为特殊和重要的地位,而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对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又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因此,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发展必然会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本文详细分析了农产品区域品牌对民族地区农业经济的作用以及农业经济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而说明农产品区域品牌如何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湘桂渝黔边民族地区几个典型的民族村寨的自然环境、经济、文化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的要求,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对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提出一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5.
高鑫 《经济论坛》2014,(6):159-161
提高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需要。近年来,民族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虽有一定发展,但基础教育落后,公共文化服务缺乏,公共卫生资源不足,农村低保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等问题还很突出,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与发达地区比较差距明显。建议中央财政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为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提供财力支持;继续实行对民族地区的优惠扶持政策,帮助民族地区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完善对口支援政策,创新发展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为提升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的政治文化和经济发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民族地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民族地区的行政文化建设不断改善。但是,从目前来看,民族地区仍然是中国最后进、最贫穷的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无论是在行政理念、行政制度、科学决策、公共服务、行政心理等方面都还有明显的差距。当前影响我国民族地区行政文化建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影响最为突出的可谓经济因素。主要有经济地理因素、贫困面积大、民族优惠经济政策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农产品流通体制不畅、民族干部文化素质低等。只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利用民族优势,不断提高民族地区应用政策的水平,扩大经济行政文化沟通、交流学习的平台,加大民族地区人才开发力度,才能把民族地区行政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正确认识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和发展的实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始终坚持通过开展各项活动维护民族团结,保持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使民族地区和全国的发展状态保持一致,是当前民族地区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民族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协调,采取特殊的政策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四川民族地区是我国生态屏障建设的前沿阵地,对于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加快四川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只有通过制度的保障、约束和监督作用,才能建立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文章提出从加强生态文明的道德文化制度建设和加快生态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入手,以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环境资源管理制度、法律保障制度、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制度为抓手,逐步健全四川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9.
胡献政 《发展研究》2007,(5):99-101
福建省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有54个少数民族,是华东六省一市少数民族人口最多、比例最高的省份之一.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认真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于实现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奋斗目标,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范旭 《技术经济》2002,21(5):13-15
一、西部民族地区大型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工程建设与民族地区发展相分离。在西部民族地区建设的大型技术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开发自然资源 ,为国家工业建设提供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尽管也考虑到了地方的经济发展 ,但在指导思想上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也没有真正落实到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