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信用衍生工具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衍生品是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金融衍生工具.它将信用风险从市场风险中分离出来,并使信用风险变得可以交易和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尽管信用信息缺乏、金融法规不健全、债务交易二级市场滞后等问题限制了我国信用衍生工具的发展,但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迅速提高和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发展信用衍生工具将成为我国未来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我国商业银行针对其面临最重要的风险之一的信用风险采取的信用风险管理方式长期以传统模式为主,这种方式较为被动,缺少积极性及动态有效性。该种方式的缺陷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显得更为严峻,而信用衍生品作为能够有效转移信用风险的创新产品,很有须要将其引进到信用风险管理中。在学习与借鉴前人关于信用衍生品在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应用的经验上,运用了实证分析方法,对银行信用资产质量与信用衍生品交易量的关系作出了研究,得出了信用衍生品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降低或转移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产生了作用,进而保证了信用资产质量的结论,结合了信用衍生品在我国实际的发展现状与条件,提出了该产品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运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信用危机背景下产生的信用衍生品,为有效管理信用风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更呈现出飞速增长的态势。截至2006年12月,全球信用衍生品市场规模为34.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1%。信用风险是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一直局限于传统的信贷限额、抵押担保和分散放贷等最基本的方式。无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用风险已成为银行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中最主要的风险,而信用衍生品的出现引起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实现了信用风险由银行业向其他多种金融机构的转移与分散。但银行在应用信用衍生品转移信用风险的同时也将面临新的问题,本文将为我国银行有效引入和应用信用衍生品提供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信用衍生品主要类别、积极作用及交易蕴含风险,分析评价了2010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包含信用衍生品在内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立法。我国监管层也有推出信用衍生品的计划,并于2010年11月开始市场试点,在此背景下作者对构建我国信用衍生品监管法律制度提出若干建议:加快制定包括信用衍生品在内的统一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法,为市场发展奠定法律基础;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尽快出台相关立法或司法解释以解决《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有关规定与现行法律冲突的问题;适时修改监管规则以鼓励金融机构更多采用信用衍生品管理风险;逐步引进集中清算方式;改进信用衍生品监管信息披露要求。  相似文献   

6.
王良 《西安金融》2011,(3):39-40
全球性金融危机将信用衍生品推上了风口浪尖,出于防范信用风险而设计的金融产品是危机的导火索。在经历了市场的深刻反省后,全球的信用衍生品规模又创新高,我国也适时推出了CRMA(信用风险缓释合约)系列信用衍生品,但在我国市场机制还不成熟的条件下对其监管是对监管部门的考验。本文分析了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及其风险,指出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应加强对CRMA风险的防范。  相似文献   

7.
《青海金融》2011,(9):6-6
信用违约互换(creditdefaultswap,CDS)是国外债券市场中最常见的信用衍生品。在信用违约互换交易中,其中希望规避信用风险的一方称为信用保护购买方,而愿意承担信用风险,向风险规避方提供信用保护的一方称为信用保护出售方,违约互换购买者将定期向违约互换出售者支付一定费用(称为信用违约互换点差),而一旦出现信用类事件(主要指债券主体无法偿付),违约互换购买者将有权利将债券以面值递送给违约互换出售者,从而有效规避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8.
因其非标准化合约和非集中交易特征,场外衍生品市场存在交易效率低下,透明度低,交易对手方信用风险管理与监管困难等诸多难题。解决这些问题的传统思路是标准化、中心化,但这又牺牲了场外衍生品个性化、定制化特征。区块链技术有助于在缺乏中心化可信权威的条件下建立信任机制并实现交易,可有效解决制约场外衍生品市场发展的核心问题。基于区块链的场外衍生品交易基础设施的关键技术包括:权威认证共识机制、智能衍生品合约、统一信用评价体系、系统风险监测模型等。经论证,应用区块链技术可有效改善场外衍生品市场的运行组织,提高交易效率和透明度,改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加强监管穿透和防范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9.
国内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我国信用类的金融衍生品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但是由此造成的高风险性和高收益性在所难免。随着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步伐的逐步加快,国内银行关于信用类的衍生品的风险信息的披露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借鉴了美国银行的实例。着重对于违约互换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进行披露,以此来探讨和完善国内的银行信用违约互换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方面披露建议。  相似文献   

10.
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对金融稳定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用衍生产品的快速发展虽然只有几年的时间,但是由于其交易量迅速膨胀、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参与交易的机构众多,因此对金融机构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运行方式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市场参与者与监管当局最为关心的问题是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如何?此类交易蕴含着哪些风险?如何对这些风险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1.
第三部分 信用衍生品的特征及其投资特性 信用衍生品是为转移潜在资产或两个交易对手间资产的信用暴露而设计的一种金融工具。某项资产的管理者既可以因信用衍生品遭遇信用风险暴露,也可以因信用衍生品减少信用风险暴露。信用衍生品包括信用违约互换、资产互换、总收益互换、信用价差期权和信用价  相似文献   

12.
郑晖 《海南金融》2011,(3):56-60
本文对信用衍生品交易监管现状作概述后,介评了美国7月通过的包含信用衍生品在内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立法,我国也于2010年11月开始信用衍生品交易试点.本文提出了制定统一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对交易者分层审慎监管、逐步引进集中清算方式、改进信用衍生品监管信息披露要求、适时修改相关监管规则以鼓励银行...  相似文献   

13.
信用违约互换与债券市场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发展最为迅速的信用衍生品,信用违约互换为信用风险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信用违约互换可以转移信用风险,从而降低信用债券发行难度,增加债市投资者的可选择空间和投资收益。在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银行担保退出的背景下,应当推出信用违约互换以促进我国信用债券市场发展。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都将是重要的市场参与主体。  相似文献   

14.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表现为: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缺失所导致的经营风险、融资风险和应收账款坏账风险.为加强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管理,一方面中小企业应自身加强信用管理制度建设,有效地进行信用风险控制与防范;另一方面,我国政府应尽快制定出信用立法体系,为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提供良好的外部信用环境.  相似文献   

15.
唐路军 《金卡工程》2009,13(3):195-195
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引发了信用风险管理信用风险定价资产组合管理的变革并将对金融市场的结构和效率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然而,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在促进风险转嫁和分散的同时也蕴含着一定的风险.本文对信用衍生产品的风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风险是银行业最古老的风险,也是银行业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而商业银行作为承担信用风险的企业,管理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的生存之道。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历史、体制等原因,信贷资产质量不高,信用文化缺失,信用风险管理的技术落后。对此,我国商业银行应通过加强贷款管理,培育健康的信贷文化,改善风险管理方法,创新风险管理机制等手段,增强其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风险管理是金融管理的一个核心问题,信用风险则是风险管理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是银行和企业都需要面对的风险,而且随着信用交易的扩大,信用风险越来越大.我们可以看到,信用产牛的本质在于:经济主体之间的信息流、资金流和商品流在互动过程中存在着时间上的不同步.……  相似文献   

18.
授信管理与客户信用上限管理的关系 客户信用上限管理是控制银行授信业务风险的重要手段。客户信用上限管理是银行对客户生产经营状况、趋势及信用状况设定的信用风险控制的最高警戒线的管理方式,是对客户信用等级、信用风险度等量化监控的补充和完善,目的是控制单个客户过量融资,防范和控制授信风险。客户信用上限管理设定的客户信用风险控制的最高警戒线可称之为最高信用限额,这个最高信用限额仅供银行内部信贷管理人员掌握,是银行内部的商业机密,不能擅自对外泄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创新产品交易和风险管理的角度,分析商业银行在次贷危机中深陷困境的原因。通过信用风险转移交易,商业银行未实现信用风险完全转移,而期限错配、充当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和信用增级机构等问题使其在危机爆发后促不及防地遭遇了交织在一起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因而本文从创新产品合约设计、基础资产信用风险管理、内部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控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改进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狭义的商业银行信用管理包括自身信用风险、贷款信用风险和投资信用风险的管理;广义上的商业银行信用管理可以认为是对商业银行面对的所有风险的综合管理,而商业银行面临的更主要是授信业务中的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