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日前,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2007年度上海市诚信企业评选”活动中获得“年度企业诚信建设奖”。作为上海市“知荣辱、讲文明、迎世博、建诚信”系列活动之一,是迄今为止上海市举办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互动性最强的主题诚信活动之一。大众保险近些年来在企业的诚信建设方面加大监管力度,深入开展诚信教育,大力倡导“信息诚信,诚实经营”的理念,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和氛围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建立健全以纳税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对于提升税收治理效能和促进企业诚信纳税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2015—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PSM方法,检验了纳税信用管理制度对企业税收遵从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纳税信用管理制度显著提高纳税信用非A级企业税收遵从度。(2)纳税信用管理制度通过降低外源性融资和企业绩效两条路径提高纳税信用非A级企业税收遵从度。(3)纳税信用管理制度显著提高位于诚信水平较差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和政府干预程度较高地区的纳税信用非A级企业税收遵从度,表明纳税信用管理制度和优化税收征管环境在提高企业税收遵从度方面存在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3.
吴国建 《金卡工程》2010,14(3):15-16
从近年来频频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到今年的”三鹿事件”不难看出,在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更多的不是由于技术层面的原因,而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一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法治观念淡薄,缺乏诚信,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置消费者的生命于不顾,制假,售假甚至是有毒食品;另一方面,是政府有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存在明显的监管不力.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4.
仲伟霞 《征信》2021,39(2):61-64
平台型电商在线商品质量诚信风险治理是当下电商行业的共同问题,此类问题的有效治理涉及电商平台、平台卖家、消费者和政府等多个主体。以市场情境、主体行为选择为视角,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研究电商平台在线商品质量诚信风险治理的具体条件和机制。总结阿里巴巴集团在线商品质量诚信风险问题的治理经验,认为应建立平台和政府平行的商品质量诚信监管机制,在政府监管下,发挥平台的主体责任作用,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对在线商品质量诚信风险问题进行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5.
在全社会强调传承诚信文化的背景下,已有文献研究了诚信建设带给企业的诸多后果,却鲜有研究从审计市场角度分析企业诚信的影响。本文基于诚信的三个基础因素“言”“行”和“言行不一致”,利用年报文本和监管处罚数据构建了企业诚信指标,分析了企业诚信对审计意见的影响与机制。研究发现,企业诚信降低了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意见的可能性,该现象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突出。企业诚信通过减少财务报告错报、抑制盈余操纵和加强内部控制的方式,最终影响了其对审计意见的判断。进一步地,当客户的应收账款和存货占比越高、客户越重要时,企业诚信更能减少非标审计意见出具。本研究有助于促进企业从审计市场角度理解诚信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舆论监督、政府监管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洪涛  冯杰 《会计研究》2012,(2):72-78,97
本文基于政治学的合法性理论,并借助新闻学的议程设置概念,在企业与社会的关系背景下研究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动机。本文以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舆论监督和政府监管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作用,以及政府监管对舆论监督作用的影响。研究发现:(1)媒体有关企业环境表现的报道能显著促进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2)地方政府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监管能显著提高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并增强舆论监督的作用。本文的研究发现为认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合法性动机、以及舆论监督和政府监管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同时也为信息披露的非经济性动机研究做出了文献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A股市场上2006年至2016年6月间非公开发行的企业为样本,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定向增发市场择时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再融资政策的管制下,中国定向增发市场时机包含企业自主选择的时机和政府发行管制的时机.定向增发市场时机对资本结构水平高的企业具有显著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企业自主择时.虽然监管机构对非公开发行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制度,但因为其监管力度较低,因此企业对市场时机的选择自由度较高.企业择时对资本结构具有长期显著的负向效应,政府择时对于资本结构水平越高的企业影响越大,对资本结构水平低的企业其影响仅存在于定增当年.政府可适当对定向增发加强管制,以遏制市场上投机者的炒作行为.  相似文献   

8.
张云芳 《财会学习》2016,(22):201-202
机会成本是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确保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成本分析与控制作用.通过对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机会成本进行分析,对所需用产品制造成本进行合理化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支出,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并对企业进行经济决策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介绍机会成本相关理论,分析机会成本在企业产品生产中的制造成本体现,进而为运用机会成本来实现企业成本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党的十八大召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再一次被提上日程。诚信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审计行业的关注。本文通过案例揭示了我市存在的CPA诚信缺失现象,然后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分析了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包括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不高、民事赔偿力度不大、政府监管不力等,最后从提高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加大民事赔偿力度、加强政府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应对诚信缺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会计师》2014,(6)
机会成本因在传统成本会计中不予核算而经常被忽视,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却又实际存在。本文通过具体实例论述了机会成本对项目业绩评价的影响,阐述机会成本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的重要影响及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国际融资》2014,(6):22-24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九条")于2014年5月9日公布,引起了市场舆论广泛关注。"新国九条"与十年前的"国九条"进行对比分析,"新国九条"的新意在哪儿?请看本栏目文章《"新国九条"新在哪儿?》、《"新国九条"基本原则的解读与思考》。如何评价"新国九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金融科技界启动金融电子化建设以来,就一直伴随着选择不同策略的争论.先有小型计算机和大型计算机的主机分歧,后有分布式和集中式的网络争论,从工商银行大机延伸工程开始到各商业银行纷纷实施数据集中工程,今天,数据大集中已成为我国金融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2004年2月25日,财政部发布了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制定的<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和<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标志着我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的初步建立.现在,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又发布了<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此意见是对<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的重要延伸和发展,必将对资产评估行业的规范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CEO过度自信是影响其自身薪酬的重要因素。本文以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CEO的薪酬情况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在中国情境下CEO过度自信对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CEO比非过度自信的CEO拥有更高的总薪酬和股权激励强度以及更低的现金薪酬比例;同时,相比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中CEO过度自信对薪酬的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面临的风险大小和创新程度会强化过度自信与CEO薪酬之间的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实施,财政支农投入力度越来越大,支农项目越来越多,但由此带来的资金管理过于分敞、运行成本过高等问题也口益突出,造成财政支农资金难以形成合力,资金投入规模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如何创新支农资金管理机制,整合财政支农资金资源,强化资金管理,充分发挥规模效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各级财政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此,笔者针对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两国模型的DSGE框架下引入宏观审慎政策监管机制,把金融摩擦、国际资本流动和宏观审慎政策纳入同一个一般均衡分析框架。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机制,考察宏观审慎政策的国际影响机制。基于我国的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对于我国来说,宏观审慎政策的国际合作不仅能够有效地应对国内经济冲击,也有助于抵御外部经济冲击。第二,我国推动构建国际宏观审慎政策长效合作机制,有助于积极应对国际资本流动,促进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第三,我国宏观审慎政策存在国际溢出效应,但是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供应链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并对近十年来国外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发展做了分析和总结,以期把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9.
审计委员会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审计委员会的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对审计委员会发展阶段的划分、审计委员会理论基础以及目的等理论问题存在诸多分歧。本文认为审计委员会发展应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标志;审计委员会不仅仅是受托责任,更主要是委托责任,其理论基础是委托代理理论;审计委员会的目的不仅仅是监督,而是制衡,是再监督。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valuation of two types of options that relate to the same asset: options on the asset itself and options on the futures on the asset. The early exercise privilege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explain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values of the two options. It is shown that in the case of a cash instrument that does not make interim payments, such as gold, the value of a call option on the spot is smaller than the call option on the futures contract; the opposite is true for put options. The early exercise boundaries, which characterize when it pays to exercise, are also compared and analyz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