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9 毫秒
1.
文章以行政区视角和空间视角,对成渝城市群(四川)经济发展资源保障水平从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状况和人口与劳动力资源等四方面进行了量化和评价。从评价结果看,该区域经济发展资源保障水平特征为:(1)川西平原和山区的资源保障水平较高,川中丘陵地区则资源保障较低。(2)现有资源保障水平格局与经济发展格局存在较大差异。成都的极化作用在资源保障水平方面在弱化,其外围辐射作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则明显减弱;川东北、川中和川南地区的各地级市市区部分,资源保障水平也在全区不具备优势,没有展现出次一级辐射极核的作用。资源保障水平格局和现有经济发展格局的不一致,给区域未来经济发展潜力带来了较为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目前我国以城市群的模式已发展形成多个区域增长极,城市群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载体,进一步明确城市群综合承载力及空间演化的特点具有现实意义。[方法]利用熵权TOPSIS法和创新性地改进引力模型,构建了包括社会、生态、经济的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评价体系,基于四川省4个城市群的面板数据,测算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水平、驱动因子以及创新性地引入三大引力探讨城市群空间引力演化。[结果]综合承载力总体趋向改善,但四川省4个城市群发育尚未成熟;产业结构、人口城镇化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群承载能力的主要驱动力;城市群内部空间格局不够合理,核心城市扩散效应不显著。[结论]四川省应该针对目前城市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从优化城市群结构、省会城市成都集聚发展、次级核心城市多点支撑、政府的扶持指导方面着手实现健康城市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设特色小镇是我国小城镇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战略,有必要从全国尺度上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为小城镇空间体系空间布局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空间分析和计量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住房城乡建设部认定的全国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各省经济发展与特色小镇培育与存在省际差异,上海等4省市地方经济发展与特色小镇培育共进,宁夏等5省区特色小镇培育领先于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较均衡,体现出"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征,区域间均衡性低于省际间均衡性。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的特色小镇数量最多,中原城市群、哈长城市群和北部湾城市群的特色小镇数量占比明显滞后于区域内人口占比。从文化地理区划角度,吴越、荆湘和岭南文化副区的特色小镇数量最多。自然生态要素上,低海拔平原区域特色小镇最多;71.2%的小镇与自然水体临近;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的特色小镇数量相对偏低。[结论]省级行政区划下的特色小镇分布均衡性较高,同时也与经济发展、文化沉淀和生态功能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确定合理的城市群规模、职能和分布格局是区域治理和协同发展的必然要求,而精准识别城市发展状态,量化空间功能竞争力一直是重点和难点问题。[方法]以生态位思想作为理论基础,建立城市发展系统模型,将城市发展系统视作经济、环境和社会有机耦合的生态系统。具体采用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前者既能克服主成分分析后指标间为单一线性关系的缺点,又能发挥考虑各层级指标阈值对综合分值放缩效应的优点,体现系统整合原理;后者可有效识别相邻单元属性的空间聚集和异常现象,凸显单元的空间关系和分布格局。[结果](1)北京和天津的综合竞争力强,城市地位高、功能强且作用大,因此生态位扩张效应最显著,内向集聚要素,外向拓展空间,最终占据最优或最大生态位;(2)河北省各市的生态位普遍偏低,存在梯度层次,石家庄、唐山和廊坊等地竞争力较强,衡水和邢台等地则相对较弱;(3)生态位是城市发展系统各组分耦合作用的结果。3个时点下各生态位的聚类结果各异,表明城市群还未能形成稳定的集聚现象,仍有较大的协调发展空间。[结论]目前京津冀城市群发展不均衡体现在社会、经济和环境三大维度。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建议尽快明确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生态位次,制定科学合理的差异化发展战略。增强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城市的空间功能竞争力,建议从污染共治、生态同建、经济合作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目的]空间格局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也是区域的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的影响产物。研究以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空间格局的形成因素以及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提取泸州市的城市发展空间格局,构建空间格局影响因素集,包括中心城镇影响、道路影响、河流影响等。[方法]该研究采用空间非线性方程,识别驱动力的空间异质性,并模拟范围内不同子区域的状态转换差异。建立协方差矩阵,找出与空间格局变化具有相关性的影响因素,识别影响因素对空间格局的影响力大小。[结果]分析发现,2010~2013年间泸州市交通轴线沿线经济社会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变化较快,泸州市依托轴带发展模式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已初见成效,沿长江经济带及沿川黔高速公路发展带均已形成并开始对沿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同时随着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成渝经济区规划的实施,沿长江经济带即横向发展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将更加显著,并且将在泸州市未来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空间格局的空间要素吸引力方程可以准确地表达不同的空间要素对空间格局形成的作用力大小、作用力方向,可以更好地为空间规划地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随着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改革创新,越发强调主体功能区制度的完善、强化政府空间管控的能力。空间开发适宜性是合理划分国土空间、优化开发布局的重要基础。[方法]研究通过选取了地形地势、交通干线、人口聚集度、经济发展4项适宜性指标和自然灾害影响、可利用土地资源、可利用水资源、生态系统脆弱性4项约束性指标,建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格网与行政区两种视角出发,开展蒲江县级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采用点对点匹配度分析对两种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从总体看,蒲江县最适宜区域占比约为4%,较适宜区域占比约为14%,较不适宜区域占比约为15%,最不适宜区域占比约为67%。行政区视角下,各类开发适宜性等级区域差异明显,但街道、乡(镇)行政区内部具有均质性。具体来说,各类开发适宜性等级区有按行政区集聚的趋势,并且其集聚趋势与多指标评价结果关系密切。空间视角下,各类开发适宜性等级跨行政区,街道、乡(镇)行政区内部具有异质性。一方面,各类开发适宜性等级不受行政区影响,局部精准性更高。另一方面,形成跨行政区的开发时序判读,并且这种开发时序多呈现“中心—外围”结构,便于具体指导区域分步开发。[结论]格网尺度可以更精细地反映县级开发适宜性和开发约束性在空间上的差异化分布,提高城镇、农业、生态3类空间范围划定精准性,为合理确定资源开发强度、促进国土空间科学适度有序布局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对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评测,并由此分析其空间格局特征,有助于判断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地域性差异,对促进区域农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文章基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构建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测算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采用全局Moran′s I指数分析其空间自相关性,由此探索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的空间格局特征。[结果]河南省农业现代化水平呈正的空间自相关,以河南省17个地级市为单元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呈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特征。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高水平区域聚集在以郑州为中心的豫东北地区,低值水平区聚集在豫南、豫西北、豫西地区。[结论]从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整体趋势来看,其主要受益于系统内的农业多功能拓展、农业产业链延伸及农业产业价值的全面提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效带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新时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农业产业融合作为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快速实现的有效手段,是切实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改善农业发展现状、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路径;经济水平和地理区位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作用在逐渐加强,应通过产业联动、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因地制宜地形成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等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中原城市群30个地市为研究对象,构建由经济、社会、投入、产出等维度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探索人口—土地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分异及影响因素,并提出适合区域实际的差别化管理政策,为扭转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不平衡现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ESDA、GWR、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对1996年、2006年和2016年中原城市群30个地级单元两化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格局、空间相关性、演变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年城镇化协调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发展度逐步向南呈好转态势、耦合度普遍较高,呈扩散趋势,协调度差异程度日趋减小;城镇化质量和数量关系可划分为7种类型,形成以基本协调型为主,轻度超前型为辅的空间格局;城镇化协调度空间聚效应明显;动力因子对各地区协调度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经济因子是主要影响因素,从东北到西南作用逐步增大,外来因子不够稳定,社会因子从西向北高值集聚区不断扩大。[结论]未来应抓住政策优势,打破地域隔阂,走精细化发展道路,缓解人地矛盾;依托区域优势,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因子驱动,促进经济均等化、一体化发展,减少核心城市对周围地市的虹吸效应,提高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基于县域图形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GIS的空间插值和叠置分析技术,对淮海经济区城镇及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淮海经济区城镇、人口较为密集,出现了明显的城镇密集带和人口集聚中心;区域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明显,苏北、鲁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豫东和皖北地区;通过对该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进行空间聚类,将其划分为4个类型区:苏北鲁南片区、鲁中片区、皖北周口片区、豫东鲁西南片区;在概括各类型区的社会经济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各区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划分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省经济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4个地市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排序和划分,结果显示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能够较好地刻画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空间格局,湖南省区域经济存在核心区、东部、中部和西部四大经济地带,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优化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的空间错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本文以中国345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空间分析单元,构建了工业用地配置与工业经济发展的空间错位指数,探索2000—2018年中国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的时空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研究结果:(1)全国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指数呈波动下降趋势。(2)各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指数贡献度的差异减小,总体呈现从沿海城市向内陆递减的特征;正向错位区域增加,分布从东部沿海扩张到中西部地区;负向错位区域减少,零星分布在西部和东北地区。(3)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呈现集聚格局,且集聚格局变化较大;高值集聚区在长三角和环渤海区域加强,低值集聚区由四川周边城市集聚转变为以四川为中心的周边省市集聚的格局。(4)土地利用政策、市场规模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的影响变强,而劳动力规模、交通条件、技术创新对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影响变弱。研究结论:城市工业用地配置与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空间错位现象,土地利用政策、市场规模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存在较强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峡库区重庆段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以期对研究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文章从人口、经济、社会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4个维度选取指标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加权综合评价法对2016年三峡库区重庆段各区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进而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其空间关联特征。[结果]库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呈现出东—西两极分化的格局,并呈梯级结构分布,西部最高,中部次之,东部最低;从空间整体来看,库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相似的区县(高值—高值或低值—低值)在空间上集聚,即呈现出正相关性;从局部关联来看,库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中属于H-H集聚模式的区县集中分布在库区的西部区域,属于L-L集聚模式的区县集中连片分布在库区的中部和东部区域,属于H-L集聚模式的区县零散分布在西部的涪陵区和中部的万州区。[结论]库区各个区县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并不均衡,从空间集聚来看,主要属于H-H、L-L这两种集聚模式;研究结果对于库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实现库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西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为准确把握市域尺度下西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时空演变特征,促进该区域城乡融合发展。方法 文章基于2010—2018年51个市域单元城乡居民收入比数据,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回归模型等方法研究了西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结果 (1)西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189下降至2.736,下降幅度为14.21%;(2)空间分布格局上形成了东西方向的“U型”特征和南北方向由北及南平滑上升的特征;(3)全局莫兰指数在波动中由0.322上升至0.358,上升幅度为11.18%;(4)空间滞后模型表明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正向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农业现代化和金融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有负向影响,而经济发展虽然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两者在计量结果上显示“U型”关系。结论 西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在小幅波动中表现出缩小的趋势,且市域之间的差异呈现出收敛的态势;西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较为显著的正自相关性,且在局部地区有板块集聚特征;空间因素是西北地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通过将区域经济研究理论与空间统计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找到适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新出路。运用Arc GIS及空间计量经济学软件Geo Da提供的空间分析功能对1998年至2014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的动态演变过程进行空间统计分析研究。利用已经完善的ESDA分析方法即Moran I指数、Moran散点以及LISA显著性水平图,来揭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差异的空间自相关和空间集聚特征。研究表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各林业局的经济呈现了正自相关的发展态势,低低类型的经济发展地区分布不集中,数量不多,但是高高类型的经济地区较为稳定并且开始逐步形成了高经济产业集聚区,而且经济带动作用有所显现。基于研究,提出加强重点扶持力度,带动林区整体经济发展;加强重点扶持力度,带动林区整体经济发展;加强重点扶持力度,带动林区整体经济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农村城镇化发展称为必然,而如今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研究利用河南省统计年鉴等资料11年来对河南省18个县市城市和乡村人口变化的统计数据,以城市化率为测度指标,将传统统计学方法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法相结合,通过计算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标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探讨河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存在的差异性,并对差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水平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其中豫中和豫西城市化率较高,豫南和豫东城市化率较低,但增长速度较快;(2)各区域内农村城镇化发展空间差异较大,豫中表现最为明显,但总体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3)2004~2014年间,Moran’I由0.441 1上升到0.453 2,表明河南省农村城镇化格局的空间集聚性在不断加强,农村城镇化结构化特征明显。(4)从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河南省城市布局基本合理,但是农村城镇化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需要加大辐射范围。  相似文献   

16.
结合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文章从空间结构、城镇体系规模和各城市空间联系三个方面对研究区域空间发展展开分析.结果发现长株潭城市群空间发展存在:①长沙市首位度低;②区域"轴-圈层"辐射力量薄弱;③城镇体系规模分布呈现平衡特征;④城市间空间联系性不强等问题.最后借鉴国内外空间管治研究现状,提出从空间管治理念入手,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中国农业集聚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特征,分析农业集聚重心与农民收入重心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文章利用了1985~2015年相关农业产量统计数据,运用了重心分析方法。[结果]1985年以来我国农业空间分布整体呈现南下西进特征,但不同农作物的表现有所不同。谷物1985~2015年整体呈现向东偏北特征,豆类整体呈现向西偏南特征。谷物等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豆类等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而从农民收入重心看,农民收入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北上东进特征,2009年后,呈现南上西进特征。农业集聚重心与农民收入重心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农业集聚对农民收入产生正向影响。[结论]农业集聚程度与农民收入密切相关,通过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生产提高农业集聚程度,可以促进农业发展进而影响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县域在空间地理形态上是城镇与乡村连接点,通过分析贵州省乡村发展的空间格局特征,对统筹贵州省乡村空间发展,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方法 文章通过构建贵州省乡村空间分类量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其乡村空间发展水平,采用全局Moran''s I指数分析其空间自相关性。结果 从贵州省乡村空间发展水平的Moran象限分布来看,村落保护对乡村空间发展的影响作用在逐渐加强,乡村空间发展的高水平县域聚集在以贵阳为中心的白水河谷地区,该地区资源丰厚,利于集中发展。低值水平区聚集在黔东北的铜仁市和黔东南的黔南州,该地区多为山地和丘陵,城镇化发展水平低,部分县域交通条件较差,乡村贫困化呈现出东部、南部、西部高,中部和北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结论 贵州省县域乡村生产发展水平整体较低,其空间布局呈现较强集聚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