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4 毫秒
1.
本文采用中国1998~2012年数据,运用数量经济方法,在单整检验的基础上,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并进行VAR模型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贷款利率和国民收入对中国房地产价格存在着不同的影响,即货币供应量增加会迅速推动房地产价格上涨,国民收入增加会轻微推动房地产价格上涨,贷款利率的提高会持续降低房地产价格.  相似文献   

2.
曾正宇 《全国商情》2009,(4):51-52,63
当前,国内房地产开发商出现的现金流趋紧、房地产价格下滑使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日益显现.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防范现状,得出要有效防范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保证商业银行稳健运行,必须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防范体系,并给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河南省房地产信贷规模和商品住宅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选定房地产开发信贷和住房个人信贷两项指标代表房地产信贷规模,分析结果显示,房地产开发信贷与住宅价格之间并无明显的协整关系。最后根据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10年,为中低收入家庭购房提供了有效的金融支持,推动了全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发展,带动了商品房市场的快速增长.但受居民收入水平、抵押贷款条件、二级市场等诸多因素影响,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发展总体规模有限,地区分布不均衡,为此,我们应该进行综合分析,制约因素何在,采取怎样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目前对房地产市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房价,而对量价关系的研究较少.鉴于此,文章利用1998~2008年的全国商品房季度数据,对我国商品房市场量价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从长期来看,我国商品房市场的交易量与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果检验显示交易量是价格的格兰杰原因,反之则不成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发现外界冲击导致了量价的一致波动且交易量对外界冲击的响应比房价更敏感.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沈阳市房地产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同时,各种相关的金融政策也加大了对市场的调控,尤其是央行对住房抵押贷款利率的调控,更是对消费者的购房能力及购房预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住房抵押贷款利率的上调会促进普通消费者对住房的需求,是积极因素。而对于房地产投机者的影响是消极的,减少了投机者对住房的需求。因此可以看出,适当调整利率水平对沈阳普通老百姓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我国2005年7月-2011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运用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在单整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构建VAR模型,并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对我国房地产价格和人民币汇率以及汇率预期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及汇率预期与我国房地产价格之间不仅存在协整关系,而且存在Granger意义上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8.
全文以近年来在管理科学领域中研究热度很高的流程再造理论为依据,以工商银行zy支行的现实运营状况为样本,以国外银行业房地产贷款业务的先进流程为参照,研究中国银行业房地产开发贷款业务的流程再造,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银行业房地产贷款业务中培育出中国所特有的竞争优势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9.
费磊 《西部金融》2012,(3):44-47
本文以R市为例,运用向量自回归(VAR)、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IRF)、方差分解等方法,对不同货币政策阶段房地产贷款、利率调整与房价波动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与比较。结果表明:房地产价格波动和房地产信贷规模在长期存在稳定均衡关系,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价格波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不同货币政策阶段房贷对房价变动的影响幅度存在差异性,宽松货币政策阶段房贷对房价波动影响幅度相对较大;利率调整对房价上涨以抑制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包括住房抵押贷款支撑证券化和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是一种于资产负债表外融资(Off-blance Sheet Finance)并发行房地产抵押贷款债券的融资体系.  相似文献   

11.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和蔓延,无疑已经对世界金融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引起我国学界对国内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的关注。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存在着诸如房地产金融体系相对简单、参与者单一、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水平不高、住房抵押贷款尚未证券化等风险。今后,要进一步推进国内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从政策上支持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管理,中央银行应当强化对银行贷款质量的监管,建立有效的金融体系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2.
城镇落户限制的逐步取消带来的人口城镇化的推进,必然对“房住不炒”的市场定位和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带来冲击,因此,探究人口城镇化影响房价的传导机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人口城镇化与商品房价格之间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发现人口城镇化既会直接影响商品房价格,也会通过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作为中介变量对商品房价格产生间接影响,这种间接影响在城镇化的初期会对商品房价格产生向下的作用力。  相似文献   

13.
经历了一年左右以销售量萎缩为主要特征的调整后,土地一级市场“地王”频现,商品房销售量大幅反弹,一些城市的商品房价格快速上涨,许多人担心房价上涨失控。中国房地产业因未来经济发展、城市化加速等,具备向好的客观条件,但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走过的历程告诉我们,房地产市场具有起落周期,中国房地产市场应极力避免大起大落,而协调发展是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业务快速扩张的势头强劲。目前,支撑房地产高速增长的前提条件正在逐渐消失,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快速扩张所依托的客观基础已不存在;与变化的市场环境相适应,商业银行在经济上行周期房地产信贷业务的快速扩张应该而且必须慢下来。要将高度的风险控制意识贯穿于房地产信贷业务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我国房地产业在"十一五"期间的五年多时间里,经历了调控到扶持,再到调控的跌宕起伏,但房价却一路上涨。2010年政府为"遏制"房价疯涨势头,综合运用政治经济等手段,调控房价,但时至今日房价仍在高位运行,而政府的调控力度也在不断加强,调低房价的决心似乎很大。但影响我国"十二五"期间房价运行的诸因素依然存在,房价仍将会在诸因素的博弈下继续呈现"螺旋式"上升。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商品房销售均价作为房地产价格的代理变量,以货币供应量M2和7天加权同业拆借利率(IBOR)作为货币政策的代理变量,构建了两个非线性的STR模型,研究了我国2000年2月到2009年12月间的房地产价格和货币政策的非线性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代理变量所构建的模型解释力较强,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存在非对称性影响,房地产价格对货币供应量的弹性仅为0.059。因此,房地产价格的变动要以大量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为代价,目前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单靠货币政策是难以奏效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房价上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房价在中国不同区域差异很大。房地产对社会发展而言存在财富累积效应,能促进经济增长,但房地产市场一旦出现非理性行为,则会产生房地产泡沫甚至引发金融风险。土地财政、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供需双方的价格预期以及国内金融支持和国外资金流入,是导致我国房地产扩张过快的主要因素;同时,中央政府的经济政策对房价的调控效果受到地方政府、开发商、银行等利益集团的制约。因此,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应找到一个合适的均衡点,不能引发短期的经济衰退,更不能膨胀泡沫。从长期来看,不能把房地产作为一个支柱产业来发展,应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培植新的支柱产业;同时,要加快税收体制改革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房价现状主要表现在房价收入比、房价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房价租金比均过高等方面。其原因包括房地产市场供给严重不足、需求过于旺盛、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信贷扩张与违规贷款现象严重以及各种垄断机制盛行等。我国应建立健全房地产相关法律制度,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和符合国情的住房消费模式,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有效遏制房价过高过快增长,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2005年8月至2010年3月陕西房地产价格和宏观经济数据,建立五变量SVAR模型,研究陕西房地产价格同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脉冲响应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对陕西房地产价格影响甚微,而宏观经济与陕西房地产价格之间具有相互长期显著影响,特别是房价上涨持续推高通胀。因此,要促进陕西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需要增加陕西房地产市场供给,满足刚性需求并拓宽投资渠道,分流房地产的保值增值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