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金融家》2022,(1):114-117
2024年,全球经济在经历深度衰退之后,踏上了艰难的复苏之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各地波动肆虐,全球供应链危机、能源危机、气候危机叠加,地缘政治风险再起,影响了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加剧了不同地区分化之势。回看国际金融重要新闻,感受全球风云变幻。1全球供应链危机蔓延经济复苏面临诸多挑战2021年受疫情影响,全球物流、能源、劳动力等多个领域岀现明显的供应链瓶颈。  相似文献   

2.
全球治理的理论产生是基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针对全球会计准则的不统一、财务报告可比性弱等全球性会计问题,学术界提出了全球会计治理思想。文章构建了全球会计治理的基本分析框架,提炼和比较了全球会计协调、全球会计趋同和全球会计等效三种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疫情将对全球三大区域供应链,即亚洲供应链、欧洲供应链、北美供应链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从行业角度来看,受冲击最大的当属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新冠肺炎疫情将会冲击全球供应链。由于中国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参与国,疫情不可避免地会通过影响中国经济而冲击全球供应链。随着疫情在韩国、日本和意大利呈现出蔓延之势,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的广度和深度都会增加。全球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全球供应链的活力和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探讨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跨国公司生产、贸易、资源配置、金融资本等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跨国公司关联交易是支撑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的平台,通过内部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传递,对全球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国际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很多跨国公司陷入困境,全球去杠杆化行为已经使一些跨国公司资金链断裂。  相似文献   

5.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金融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今天,全球经济仍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危机改变了2000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的基本面,使全球经济增长的轨迹向下平移,也使全球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当前世界经济处于一个低增长、低投资、低贸易、低资本流动、低通货膨胀、低油价、低利率的低水平运行状态。金融市场的变动更为复杂和深刻。  相似文献   

6.
《金融博览》2011,(9):1
中国正在从全球的制造大国转变成全球的消费大国、资本大国,并拥有一个增长迅速的财富市场。很多机构预测,中国201 5年将会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国。中国证券交易所融资额过去两年都是全球第一。今年第一季度,中国IPO融资总额相当于全球同期的58%。中国向全球资本市场供应企业的能力,过去两年也都是全球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全球生产分解模型,实证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全球失衡的影响。研究发现,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会对经常账户产生影响,最终导致全球失衡,且采用上游供给的前向参与对全球失衡存在正向作用,而采取下游需求的后向参与对全球失衡具有负向作用,即不同参与方式对全球失衡具有差异化影响。本文还发现,全球价值链分工参与深浅复杂程度差异、产业类型参与差别对全球失衡均具有差别化影响。本研究为缓解中美贸易摩擦等国家间不必要贸易争端提供有益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8.
《中国外资》2008,(3):23-23
<正>嘉宾观点跨国公司正向全球公司转变,面临着全球战略、全球管理和全球责任的挑战。跨国公司如何发展为全球公司?全球公司如何把中国纳入全球战略的一部分?中国企业如何吸纳整合全球资源,增强国际竞争力?跨国公司总裁如何理解全球化?  相似文献   

9.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挑战重重。百年一遇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球经济金融发展。全球经济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大幅萎缩,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风险再起,全球治理体系失序……这一年,回看国际金融新闻,感受全球风云变幻。1疫情引发金融市场剧烈震荡救助政策力度史无前例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为应对冲击,全球主要国家出台大规模救助政策,财政、货币政策空前扩张,全球债务占GDP比重创历史峰值。  相似文献   

10.
宋艳伟 《银行家》2021,(3):53-57
随着疫苗的大面积接种,全球疫情已呈现回落迹象,预计2021年下半年后全球新冠疫情形势或明显缓解。疫情过去后,全球经济将逐步回归常态,但也面临全球治理机制恢复秩序、产业链重塑、超常规政策退出等问题。研判后疫情时代全球和中国宏观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是亟待认清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一、全球经济放缓的风险受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全球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动荡、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全球贸易失衡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几成定局。全球经济放缓对中国的出口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而2008年到2009年,是我国本轮投资周期所形成的产能大量释放阶段,产品供给将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对北京的100强企业处于全球价值链阶段和运用全球价值链动力机制对外投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对外投资发展缓慢,呈现出以绿地投资为主、香港为主要投资地区、投资行业多元化且对外合作发展迅速的特征,大部分的北京企业对外投资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且以生产者驱动型的全球价值链为主,由此,提出全球价值链下北京企业对外投资可选择的5种模式。  相似文献   

13.
《证券导刊》2008,(1):40-40
2008年的第一只新基金,工银瑞信中国机会全球配置股票基金(简称工银全球)1月3日起全面发售。作为国内首个将投资目标锁定在全球范围内受益于中国经济增长公司的QDⅡ基金,工银全球更加注重全球配置、分  相似文献   

14.
《全球经济金融运行主要长期风险研究》在工商银行国际化经营已从以"广布局、打基础"为核心的先期发展阶段逐步进入以"强经营、创业绩"为重点的纵深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全球经济金融运行主要长期风险对工商银行稳健经营造成了较大干扰。为及时、有效地观察和评估全球经济金融运行主要长期风险,本文使用定量分析方法,尝试建立了全局性的研究框架,结合国际机构权威数据、经典理论和现实经验,对全球财政失衡风险、全球债务风险、全球两极分化风险和全球金融市场风险的演化状况进行了规范性梳理,根据最新国际经济金融发展态势对2015年的可能变化进行了预测,并剖析这四大类风险对全球经济复苏可能造成的威胁。最后,在基础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工商银行如何应对全球经济金融运行主要长期风险、保障国际化经  相似文献   

15.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贸易战是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企业间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国家层面的延续。本文通过古诺竞争模型证明,贸易战是产业竞争、全球价值链竞争在国家层面的反应和延伸,不断缩小的收入差距对两国贸易形成支撑,客观存在的技术差距导致价值链分工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本文构建了形成价值链上的关键行动者、培育国内价值链、价值链全球布局、国际外包政策在内的四个维度,从而提出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战略选择包括尽快制定基于全球产业链的产业发展计划、基于全球产业链的演化趋势培育区域性“链主”、构建内外统一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发挥本土市场规模优势集聚高端要素。  相似文献   

16.
<正>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全球经济论坛8月22日表示,自论坛5个季度前开始"全球信心指数"调查以来,对未来12个月的全球经济状态的信心指数目前处于最低点。全球经济论坛对全球430位来自商界、政府、国际组织和学术界的专家所作的调查显示,随着美国和中国经济增长出现减缓,以及欧元区持续的危机,72%的受访者对未来12个月全球经济状况缺乏信心,而  相似文献   

17.
一、旅游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一)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1992年,全球旅游收入超过了石油、汽车工业,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大产业。2009年,全球旅游产业收入已经占到GDP的9.3%;旅游产业就业人数达2亿,占全球总就业量的8%。据世界旅游协会测算,到2020年,旅游产业的产值将达到16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总量的11%以上;同时,可为全球提供近3亿个就业岗位,占全球总就业量的9.2%。届时,旅游产业作为全球第一  相似文献   

18.
全球贸易的治理结构对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推动贸易的发展,需要建立互利共赢的贸易环境。而"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提升出有利于推动全球贸易的发展,这一倡议的实施,将会对当前的全球贸易治理结构产生深远影响,有利于推动全球贸易治理结构向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全球贸易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并深化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一带一路"为全球贸易提供了新型构架的多边合作平台,为全球贸易治理有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外汇》2009,(14):20-20
过去的10年,全球经济增长迅速而持续,其主要原因是美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引擎作用——美国的借贷消费拉动了全球经济增长。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充分抓住这一特点,扩大出口、加快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这种发展模式并不具可持续性。尽管中国的金融市场没有充分融入全球金融市场,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全球贸易量大幅萎缩,也造成了中国工业生产大幅下降、失业增加等,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20.
2012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数据显示,虽然2011年全球银行业整体上呈现复苏态势,但复苏的区域差异和国别差异显著,主要表现在:欧洲银行业衰退仍在继续,美国银行业复苏态势明显,中国银行业全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全球银行业美国、欧洲、中国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业已形成。我们有理由相信,欧债危机将进一步改变全球银行业的竞争格局,中国主流银行应该利用这一契机拓展全球市场份额,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