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习惯形成是居民消费变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收入阶层异质性是居民禀赋差异的主要体现,本文旨在结合两者探究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以探寻扩大居民消费的方法。基于阶层消费函数理论,运用收入阶层面板SUR的结果显示,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习惯形成特征,消费行为呈现异质性,表现为低收入居民的消费习惯较弱、消费倾向较高,中等收入居民的习惯较强、消费较谨慎,高收入居民的习惯较强、地位性消费较活跃。当前“金字塔”形的收入分布、不断扩大但谨慎的中等收入居民、地位性消费的外流抑制了城镇居民消费的扩大,居民消费的相对不足主要是结构性问题。应依据各阶层消费的特点,从供给侧出发构建长效机制,促进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平稳增长,多方面减弱中等收入居民的谨慎性,并提升国内消费品的质量和档次。  相似文献   

2.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现象近年来成为一个被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的理论分析表明收入分配差距可能是引起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减小的一个原因。同时笔者选取我国1978—2008年的基尼系数和城乡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数据,在数据平稳化处理的基础上,用E-G两步法对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与基尼系数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并且互为格兰杰原因;而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与基尼系数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这一研究结果为政府制定缩小收入差距和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收入再分配对我国居民总消费需求的扩张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我国收入再分配与居民总消费需求的关系。文章利用分组的家庭户数据,用三种方法度量居民消费支出,估计了各收入组的边际消费倾向差异。研究中还将变量间的长期动态关系和通货膨胀因素纳入分析范围。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收入分配显著影响了居民消费。根据本文的模拟计算,即使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份额只有微弱的提高,也可以增加数百亿元的居民消费需求。因此,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加大居民收入再分配的力度,壮大中等收入者的队伍,提高农民收入,对刺激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率呈现总体偏低且持续下降的趋势,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因素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不同于发达国家通常的年龄-收入驼峰型模式,我国在转型期出现了收入随年龄的增高而持续递增的独特模式。本文构建数理模型论证得出我国独特的年龄-收入模式对于城镇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方向取决于健康寿命与总寿命的比值,认为该模式可能降低了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和居民消费率。定量测算表明,1995-2011年间我国独特的年龄-收入模式对于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和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分别约为16%~17%和2%~3%。  相似文献   

5.
国民消费率的波动来自居民部门和政府部门。从1992-2005年的数据看,中国国民消费率的下降主要是由居民消费率尤其是农村消费率下降引起的,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居民消费倾向和收入占比的下降是居民消费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构的变化,一方面引起居民收入占比的下降,另一方面又使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这两个因素都推动了居民消费率的下降;政府消费率虽然总体上保持稳定,但政府消费倾向的下降阻碍了政府消费率的提高,也导致居民预防性储蓄的上升和消费倾向的下降。为实现以提高国内消费率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必须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机制两方面来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从建立公共财政体系角度来提高政府消费倾向,加快城市化进程和促进居民尤其是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6.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特征及变动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特征。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总体收入在逐渐增加,居民消费情况也有明显变化,不同地区、城乡及各行业间的差距逐步体现出来。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也有所拉大,形成了高、中、低不同层次的收入与消费群体。不同的消费群体根据其收入状况呈现出不同的消费特征:(1)高收入群体的消费特征。人均年收入在12100元以上的生活宽裕的高收入居民,十分关注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倾向也出现明显变化,投资意识日益高涨。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高收入居民,在消费时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教育、文化、通信、保健、住宅等成为消…  相似文献   

7.
简论收入分配差距在消费层面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居民消费与分配差距间实证关系、居民的消费倾向、年底人民币储蓄余额和最终消费支出等几个方面,表述了收入分配差距在消费层面存有不"和谐"因素.认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有效需求上,即当前我们所抓的国内需求上;而有效需求,尤其是有效需求中的消费需求,也从一个侧面体现着收入分配差距状况.  相似文献   

8.
居民消费决策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基于收入、预算约束、心理、环境等因素的分析都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以黑龙江省居民为主体的调查问卷数据实证分析显示,消费者的收入、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来源渠道、使用信用卡消费习惯、风险偏好、近期和日常消费水平、储蓄倾向或消费倾向以及融资习惯等依次对居民消费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从“扩内需”的角度来看,提高居民收入,尤其是扩大“中等收入阶层”队伍将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扩大居民消费的难点、重点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扩大居民消费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收入总量、财富结构、居民预期和社会文化环境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扩大居民消费的难点在于如何有效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尽快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居民消费信心;扩大居民消费的重点在于扩大农民消费、住房消费、汽车消费、服务消费和旅游消费等,据此文章提出了扩大居民消费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促消费扩内需将发挥基础性作用。减税是降低市场主体税收负担、扩大内需的重要政策选择。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采用“营改增”准自然实验的证据,考察减税对我国居民消费扩容提质的作用机理和政策效应。结果表明:“营改增”显著地促进居民消费,提高了家庭平均消费倾向和消费升级指数,具有扩容提质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营改增”从供需两端刺激居民消费,遵循价格机制和收入机制,收入机制的消费升级效应更为持久;“营改增”政策在不同收入组别家庭间的消费效应具有异质性,对低收入家庭的消费扩容提质效应更大。因此,建议降低企业负担,助力居民就业和增收;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意愿和能力,激发社会消费潜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可及性,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促进现代生活服务业发展,优化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供给。  相似文献   

11.
美国次贷危机与现代服务业主导的经济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其经济增长方式也转变为主要以消费拉动.这一转变过程中关国国内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对消费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通过消费信贷予以缓解,由此,使资产价格成为美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环节.当资产价格上涨时,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增加会刺激借贷消费的需求,并由此拉动美国经济增长,但这也直接导致了美国中低收入家庭债务规模的上升,财务状况更加脆弱.一旦资产价格出现调整,即使是小幅调整,中低收入家庭支付能力也会受到很大冲击,出现偿付困难,并因此成为引发次贷危机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12.
刘旺  张文忠 《经济地理》2006,26(5):802-805
随着我国城市住房分配制度的变革,居民由被动的接受住房转变为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主动的选择,消费者在住房市场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文章以“万科青青家园”为例,采用比奇的分异度指数和GIS分析方法,对购房者的社会属性特征、工作地、原居住地等微观因素与居住地选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微观居住区位的选择上,具有相同社会经济属性的群体趋向于选择相同的居住区位,社会经济属性的作用和居住分异现象在居住区位选择中开始凸显;受房价和经济实力的约束,年轻型家庭居住区位的选择方向已向郊区外移;对于有子女的家庭来说,教育资源的丰富与否则是居住区位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工作地和居住地之间的通勤时间对居住区位的选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家庭生命周期、原居住地、消费观念和信息搜寻等对微观居住区位的选择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罗楚亮 《财经科学》2011,(10):82-88
本文在四省农村住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讨论了农村居民收入和外出行为对于家庭财产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财产分布不均等程度要高于收入的不均等性,金融资产的不均等性尤其要高一些;财产不均等与收入不均等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联性,收入不均等将转化为财产不均等。本文的结果也发现,家庭的外出决策对于财产积累,特别是金融资产的积累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结构差异成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旨在立足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转型期的国情特殊性,从消费发展的角度,论述我国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结构差异成长特征与趋势,剖析这种结构差异成长的因素与动因,从而为我国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健康发展和消费结构升级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面板协整的地方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构建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跨期替代模型,并利用1990—2005年27个省(市、自治区)相关数据进行面板协整检验和完全修正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地方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呈现较弱的互补关系。因此,需要改变地方政府的投资结构,提高政府支出的消费效应。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变化的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江苏省城镇居民收入和支出概况基础上,采用LES系统方法对该省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结构的边际预算、基本需求支出及需求总支出弹性变化进行分析,并采用改进的回归模型对未来该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水平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7.
公共绿地具有承载居民休闲活动和自然生态功能的双重属性,是低碳生态城市发展中压缩能耗和吸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手段之一。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融合生态网络功能、产业发展以及创造城镇特色等因素进行一体化规划设计,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首先,小城镇公共绿地需要深化与延伸上一层次生态网络的格局,充分体现镇区在低碳建设区域分工中的生态职能;其次,镇区公共绿地必须与该板块农业产业布局相融合,实现清洁生产,发展生态经济。在嘉泽镇区公共绿地实践中,从构建网络化的绿地系统格局入手,通过产业化的经营思想和低碳生态化的布局手法进行滨水绿地设计,配以本地花卉苗木与景观小品,最终形成特色化的滨水公共绿地景观。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10年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情况"问卷调查数据,建立多分类因变量Lostic模型,从消费社会学角度,对新生代农民工消费方式转型与身份认同困境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在消费行为和身份认同上具有自我的、个体化特征;他们试图讲上海话、和上海人交朋友、模仿上海市民的消费方式,不断加强和建构对自身"新上海人"身份的认同;由于受到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消费方式呈现农村与城市特征并存的"二元化"状态,这种情况抑制了他们对自身的新市民身份认同。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开征遗产税 调节中国居民收入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辉  张清  何伟 《经济与管理》2006,20(7):68-70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开征遗产赠与税对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具有现实意义。开征遗产税,应构建科学的遗产税嗣,遗产税实行专款专用,用于农村社会保障,同时应建立相应的配套措施,以保障其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