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外的理论和实践表明,MBO是改善公司治理、提高公司绩效的重要方式,而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引入MBO以来,因其造成新的管理层“内部人控制”问题而备受争议。本文对MBO“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成因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实施混合型MBO模式及合理确定MBO的有效边界,以此对“内部人控制”问题进行控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一、国企改革的过去和现在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先后经历了“放权让利”、“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即MBO)由经济学家迈克.莱特(Mike Wright)于1980年首次发现。随着MBO理论的发展,MBO被广泛应用,并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企业实行MBO不仅有利于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而且能够使股东和管理者的利益趋于一致,有利于公司制定长期发展计划,提高企业的业绩。MBO在我国的应用首先是从中小企业开始的,当前,以"企业全员持股,经营者持大股"的方式对企业国有股权的收购,已经成为一种全国性的现象。本文首先梳理国内外MBO的研究进展,其次,论述MBO在国内外的发展进程,最后,从国内外MBO的发展吸取经验,对MBO今后在我国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业银行“十五”规划中明确界定,农行组织机构改革模式为“扁平化”管理模式,即按规模效益和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建立农总行垂直领导、以二级分行为基本核算单位的“扁平化”组织机构体系。本文就二级分行“扁平化”管理改革的问题谈一些看法。一、“扁平化”管理的基本含义所谓“扁平化”管理,是相对垂直式、等级森严的“金字塔”管理而言的“横向管理”。在企业组织结构理论的争论中,多少年来一直是“一条路的神话”———即以管理金字塔思想为代表的传统的官僚组织形式。到了上世纪80年代,这个神话才被打破,以美国诺恩特公司、北欧航空公…  相似文献   

5.
作为优化企业治理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MBO在推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经济从一般竞争性领域和中小企业退出的过程中,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以上市公司为例,从1999年6月粤美的吹响上市公司MBO的号角开始,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已经有粤美的、深方大、TCL、洞庭水殖、胜利股份、特变电工、佛塑股份、红豆股份、杉杉股份、大众科创、大众交通、永鼎光缆、全兴股份、芜湖港等十几家上市公司或其母公司进行了MBO。2002年12月1日正式施行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首次对上市公司MBO和员工持股等问题作出了规定。2005年上半年因国家机构改革财政部曾一度要求暂缓实施MBO,从而使一些企业采取曲线MBO的方式将MBO的活动转入隐蔽状态。2005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重新对企业改制过程实施MBO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再次使MBO从隐蔽走向阳光。  相似文献   

6.
金融双语     
MBO亟须规范 MBO(Management Buying Out)意为管理层收购,即公司的董事和高管购买本公司所有或部分股权的行为.作为一种实现产权多样化的途径,近年来MBO在许多国有企业的改革中被采用.然而,郎咸平教授去年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对某些国有企业在改制中实施不规范的MBO进行曝光,引发了国内对于MBO问题的激烈争论.  相似文献   

7.
马志广 《中国外资》2011,(8):247-248
<正>国有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初,出现了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企业连年亏损的局面,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改革迫在眉睫。90年代中后期,国有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加强管理,逐步扭转了亏损局面。实践证明,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在企业改革过程中,人事制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在人事制度改革中,管理人员的配置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国有企业在管理人员配置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主要是: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初,出现了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企业连年亏损的局面,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改革迫在眉睫.90年代中后期,国有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加强管理,逐步扭转了亏损局面.实践证明,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在企业改革过程中,人事制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在人事制度改革中,管理人员的配置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金融双语     
MBO(Management Buying Out)意为管理层收购,即公司的董事和高管购买本公司所有或部分股权的行为。作为一种实现产权多样化的途径,近年来MBO在许多国有企业的改革中被采用。然而,郎咸平教授去年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对某些国有企业在改制中实施不规范的MBO进行曝光,引发了国内对于MBO问题的激烈争论。  相似文献   

10.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MBO)广泛流行于欧美国家,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近几年来,管理层收购(MBO)在中国也有了较快的发展。本文的宗旨在于对管理层收购自身的优缺点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进行客观评价,进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MBO亟须规范     
MBO亟须规范MBO(Managem entBuying Out)意为管理层收购,即公司的董事和高管购买本公司所有或部分股权的行为。作为一种实现产权多样化的途径,近年来MBO在许多国有企业的改革中被采用。然而,郎咸平教授去年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对某些国有企业在改制中实施不规范的M BO进行曝光,引  相似文献   

12.
MBO是在我国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改革进入新阶段而从国外引进的新事物。通过MBO能够改善我国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增强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的经营者激励力度,从而实现国退民进,增加社会福利。但是MBO的实施会导致可能的国有资产流失、新的内部人控制等问题。如何衡量MBO的利弊成为理论和实践界的难题。本文分析了实施MBO的权益替代效应,并提出了我国进行MBO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3.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缩写MBO)是公司的管理层通过融资来收购公司的股权或资产,从而引起公司的所有权、控制权、剩余索取权和资产等变化的一种收购行为。MBO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发达国家公司重组的一种主要方式,受到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的青睐。从1998年四通公司将MBO引入我国以后,我国近年来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据统计,已有粤美的等20家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实施了MBO。另外,还有大量的国有小企业实施了MBO。  相似文献   

14.
李林 《中国外资》2008,(9):135-136
本文就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MBO)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有效提高MBO的风险防范和运营效率的一些措施,从而充分发挥MBO在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编辑手记     
《新理财》2004,(9)
许多国外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被引入中国之后其内涵都或多或少发生了变化,MBO也不例外。“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但“枳”也不是无用之物。据新华网报道,江西省新干县今年开发种植的3000亩枳壳树.3年后预计年产值将达1700万元.其潜在经济效益极大。枳为药用,而非食用.那么MBO这味药又如何呢?在我国.MBO从暗流涌动到阳光操作,处处可以感受到企业管理层与政府之间的博弈。企业管理层的利益驱动是一方面,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优化企  相似文献   

16.
管理层收购(MBO)在西方国家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企业购并方式,从理论上分析MBO对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管理者激励不足和管理者约束软化等方面问题的作用,进一步分析国有企业实行MBO的可行性.主张在实践中去解决如定价、融资、以及MBO后公司治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03年初,财政部在发至原国家经贸委关于&lt;国有企业改革有关问题的复函&gt;中建议暂停受理和审批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MBO).一时间,关于该话题的讨论褒贬不一:是管理层收购本身存在理论缺陷,还是其操作过程不当,因暗箱操作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理论界及实务界各抒己见,存在很大争议.本文认为,客观地讲,管理层收购给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带来的变革是深远的.但目前关键的问题是MBO在我国仍处于初始阶段,加上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及当前MBO实践中的不透明、不规范因素的存在,对MBO产生质疑“无可厚非“.本文试从激励企业管理层的角度出发,探询我国企业实施MBO的理论依据,以求为今后MBO的解禁及在我国的顺利实施寻找理论支撑点.……  相似文献   

18.
在河南2004年大型国有企业MB0史上,有两个公司特别引人关注,一个是被称为彩色玻壳行业老大的安彩集团,另一个是偏居济源市的大型有色金属企业集团豫光金铅.由于所采用的方式不同,所制订的价格不同,或者是所报批的时间不同,这两家企业所设置的MBO方案最终却出现了不同的结果.据说,安彩的MB0方案已经被有关主管部门顺利批准,而豫光金铅的MBO方案却暂时被搁置起来.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是一件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关系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改革,不能草率仓促地一卖了之。MBO作为对于普遍存在所有人缺位的国有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尽管我国在实施MBO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这不是MBO本身的问题,而是由我国的客观条件造成的,本文对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董宁 《西南金融》2004,(8):35-36
MBO又称管理层收购,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资本市场,90年代以后继续发展成熟,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自有资金或从外部融资去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从而达到改变目标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国外的实践经验证明,MBO在激励企业内部积极性、降低代理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