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会计——一个迫切需要我国会计界研究的新领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环境会计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进行环境会计研究,有助于遏制国外高“环境成本”产业与企业向我国的转移,与进行环境会计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GDP增长模式所隐含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走出去”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我们必须在借鉴西方比较成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础上,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来构建我们自己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我们利用并学习国外理论主要有两种思路:发掘经济发展水平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和寻求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自身特点和比较优势.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是国际产业级差与产业梯度转移.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对国际收支、国际贸易、就业、产业结构、资源利用等方面都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侯景辉 《福建金融》2003,(11):43-45
如何细分客户、细分服务,如何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使经营模式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移,管理视角从“内视型”向“外视型”转换,实现经营和服务的差异化,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当前保险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建立客户管理系统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设客户服务管理系统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波特《竞争优势》中关于产业细分的理论,对于房地产企业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有良好的启示作用。结合该书中关于产业细分的相关理论,通过对我国的房地产业产业细分和细分矩阵设计,分析研究中国房地产业的产业细分现状以及企业如何利用细分市场进一步获取各自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前,网络游戏已经成为国内互联网产业中最赚钱的细分行业,被业内人士称为“在睡觉时都能赚钱的产业”。本文对我国网络游戏的构成、发展、运营模式和行业格局做了简要地分析,希望使读者能够“以一斑而窥全豹”。  相似文献   

6.
国际制药企业继在中国开展“生产转移”后,又开始“研发试水”,纷纷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转移其研发业务,或将其研究业务外包给中国的研发外包企业。本文在分析国际制药企业向中国转移研发业务的模式、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其转移研发业务的实质,并为我国政府、制药企业、投资和研发机构等提出了积极营造适宜的发展政策环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充分利用CRO战略合作模式,加速创新药物技术的本土化产业实施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产业转移和国际收支变动的历史规律出发,使用我国长周期数据实证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产业转移与国际收支结构显著相关;国际产业转移通过改变直接投资规模、国际贸易产出等影响国际收支结构;掌握核心技术的国家对调整国际收支拥有主动权;产业链完备度、贸易开放度、优惠政策、劳动力是影响国际收支结构的主要因素。随后,使用近期高频数据分析了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产业转移形势和潜在风险。当前我国虽无大规模产业转出现象,但仍需关注外部冲击和国际收支失衡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稳产业维护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舒悦 《中国外资》2012,(12):29-30
"走出去"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我们必须在借鉴西方比较成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础上,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来构建我们自己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我们利用并学习国外理论主要有两种思路:发掘经济发展水平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和寻求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自身特点和比较优势。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是国际产业级差与产业梯度转移。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对国际收支、国际贸易、就业、产业结构、资源利用等方面都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证券导刊》2012,(34):39-40
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转移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未来经济发展的目标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体到产业和地区布局是要加快产业升级与转移,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产业有序转移。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土地与劳动力成本低,未来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0.
绿色供应链金融是绿色金融理念植根于供应链金融的一个细分方向,是商业银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路径。国外绿色供应链金融以“绿色供应链+供应链金融”的组合模式为主,侧重于产业端;国内商业银行在开展绿色供应链金融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但由于其依托产业的多样性和金融业务的特殊性,尚未形成公认的模式。总体上,我国绿色供应链金融业务存在发展模式粗放、动力不足和评价机制缺乏等方面的问题,制约了绿色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绿色银行、投研银行、数字银行和敏捷银行的建设思路,以推动绿色供应链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构建相关系数法,对中部城市群湘鄂赣三省工业和服务业产业总体分工格局、各细分产业结构相似度、区位熵、产业转移指标进行实证比较研究,研究表明三省存在规划各自为政、产业同构性强、分工格局同化、产业集群程度低、传统产业优势下降等问题。基于上述实证分析及国外产业一体化经验,本文提出应建立合作协调机制、共建区域产业联合规划,错位承接产业转移、重构产业分工链条,加快产业整合、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化服务业体系、建设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综合立体式交通网络体系,以推进三省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税收制度所法定的税负经由一定途径而发生再分配,称为税负“转移”、(个别学者认为税负转移不同于税负转嫁。本文视为同义)。由税负转移所形成的最终税收负担,称为税负“归宿”。税负转移与税负归宿是税收理论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但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一直是以纳税人为本位来研究税负转移与税负归宿问题的,而对产业税负转移问题与产业税负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首先介绍了产业组织理论在国外的发展过程,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有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新奥地利学派、可竞争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后SCP理论等。接着介绍了产业组织理论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最后介绍了产业组织优化的基本理论基础。这对我国将来在产业组织研究方面的工作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产业跨区域转移中的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及文献综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19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势头强劲,催生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三大经济高增长区。同时,经过这10多年的发展,隐藏在经济繁荣背后的问题的也逐渐显现。比如,“民工荒”、“电荒”等现象的出现,生产资料价格的飞涨,地区贫富差距的扩大等等。于是,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形成了共识。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的推进正是以产业区域转移为主要途径的。笔者认为,产业在区域间能否顺利转移取决于相关的一系列因素,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产业区域转移的动力机制。在我国,产业之所以没有顺利地在区域间进行转移,就是因为这一机制没有良好地运行。那么,这一机制为什么没有良好的运行呢?是机制本身出现了问题,还是机制的构成因素出现了问题?如果是机制本身出现了问题,怎么去完善它呢?如果是机制的构成因素出现了问题,那么,怎样改变这些因素以提高产业转移效率呢?针对我国产业区域转移效果不佳的原因,目前理论上的研究结论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1.要素流动性的影响。一种观点认为国内不同地区要素禀赋的差别对地区比较优势的影响远不如不同国家间要素禀赋的差别对国家比...  相似文献   

15.
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是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的重要手段和创新途径.按照构建方式的不同,我国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可大体划分为“传统”构建模式和“互联网”构建模式两种,其中“传统”模式又可细分为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和金融机构主导型构建模式.本文经比较后发现,“传统”构建模式与“互联网”构建模式在服务内容、载体、角色和运作方式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未来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构建将朝着移动化、电商化和自金融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的状况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以房养老”作为一种新型补充养老方式,在国外已成功运行20多年,引入“以房养老”的新模式将有效缓解我国的养老危机。本文对国外“以房养老”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其经验教训并提出对我国“以房养老”模式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王亚亚 《中国外汇》2019,(22):24-28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的大背景下,中国外贸企业承压,相应的中国制造的光环也笼上一层阴影。我国产业转移趋势越发受到外界关注。“产业空心化”“中国制造地位将被东南亚等地替代”等论调随之鹊起。就此,《中国外汇》记者走访了一些长期关注产业转移、深入一线调研的相关专家学者,通过他们的深度剖析解读我国当前产业转移的具体面貌。  相似文献   

18.
徐涛 《西安金融》2013,(9):78-80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区位条件、交通条件、经济区位均制约着整体经济发展。目前,宁夏加大与中东阿拉伯国家的经济交往力度,大力推进内陆向西开放。同时,我国面临产业结构升级和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背景下的产业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宁夏紧跟中部崛起战略步伐,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为契机,加快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本文从宁夏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现状入手,总结归纳了宁夏现有的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分析了宁夏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雁行模式"和产业梯度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研究目前条件下,在中国国内构筑"雁行模式"实现产业升级和区域均衡发展的可行性。通过实证检验证实,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开始从中国的高产业梯度地区逐步向低产业梯度地区扩散和转移,中国国内的"雁行模式"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20.
张建华  马骥 《中国外资》2009,(10):120-121,123
与国外风险投资空间区位的集聚性、产业分布的集中性相比,我国风险投资表现为空间区位的集聚性与分散性、产业分布的集中化与多元化并存。这种异质性特征的戍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说,主要是由于我国历史上对风险投资业发展的错误认识而造成的。因此,政府部门应该明确自身的功能定位,尊重风险投资的基本规律,探索正确的“政府中心”模式,引导风险投资向发达地区和高创新产业集中,加强与境外风险资本合作,推动本土风险投资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