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苗族腌汤中分离纯化到9株乳酸菌菌株,通过菌落形态、个体形态、生理生化特征鉴定。结果表明,其中3株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2株为乳球菌属(Lactococcus)、3株为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1株为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维生素B_6乳酸菌的筛选及其鉴定情况。方法:选择本地某医院内2~3岁幼儿粪便中分离出的6株乳酸杆菌为研究菌株,分析各菌株所属菌属及其维生素B_6产量,并筛选出产维生素B_6能力最强的菌株,对其属内种进行鉴定。结果:6株乳酸杆菌,经鉴定均为乳酸菌的乳杆菌属。6株乳酸杆菌均可产生维生素B_6,但是产量存在差异,乳酸杆菌N6产量最高,显著高于N1、N2、N3、N4和N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糖发酵试验证实乳酸杆菌N6能发酵葡萄糖(不产气),属同型乳酸发酵类型,同时符合植物乳杆菌鉴定标准。结论:乳酸杆菌具有产生维生素B6的能力,但是产量存在一定差异,而属内种为植物乳杆菌者具有较强的产生维生素B_6能力。  相似文献   

3.
镇远陈年道菜是黔菜中著名的腌菜制品,使用食用盐和棒菜作为原料进行发酵。本文通过对发酵前期样品中乳酸菌进行分离和鉴定,共分离得到2株菌株,通过对菌落形态、微生物个体形态、生化特性的鉴定,所得菌株分别为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和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  相似文献   

4.
黄原胶调研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性能与用途 黄原胶(Xanthan gum),又称黄胶、汉生胶、黄单细胞多糖,是野油菜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以碳水化合物(如玉米淀粉等)为主要原料,经发酵工程生产的一种用途广泛的微生物胞外多糖,简称XC。 黄原胶是一种白色或浅黄色可以自由流动的粉末,可溶于热水或冷水,它是目前国际上性能较为优越的生物胶,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集增稠、悬浮以及乳  相似文献   

5.
乳酸菌在奶酪成熟过程中至关重要。本研究从新疆伊犁地区3个县采集了3份样品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观察单菌落形态及革兰氏染色结果筛选出8株疑似乳酸菌。对其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S-3为乳明串球菌,B-9为乳酸乳球菌,D-2为格氏乳球菌,D-12为嗜热链球菌,B-6为鼠李糖乳杆菌,D-14为干酪乳杆菌,S-7为瑞氏乳杆菌,S-4为粪肠球菌。  相似文献   

6.
以蒲公英根为主要原料,添加乳酸菌进行发酵,研制一种蒲公英根乳酸发酵酸味片。以感官评定和酸味片硬度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对酸味片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蒲公英酸味片最佳工艺条件为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5∶5,乳酸菌总添加量3%,发酵时间30 h。在此条件下进行乳酸发酵之后干燥得到酸味片硬度适中,苦味柔和,乳酸风味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以发掘海洋生物资源为目标,以采集于深圳大鹏湾潮间带的12种常见海藻为材料,分析海藻多糖含量以及胞外多糖抗氧化能力的种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褐藻和红藻多糖含量水平较高,其中冠叶马尾藻多糖含量最丰富,红藻胞外多糖含量总体高于褐藻及绿藻,其中江蓠的胞外多糖含量最高。红藻胞外多糖的自由基(包括·O_2~-、·OH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也同样高于褐藻和绿藻,其中蜈蚣藻和江蓠胞外多糖的抗氧化能力突出。  相似文献   

8.
以苹果、梨、橘子、菠萝为主要原料,利用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进行复合发酵果汁的工艺研究,优化发酵工艺条件。选择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为单因素,复合发酵果汁综合感官评定得分为试验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单因素基础上确定苹果汁、梨汁、橘子汁、菠萝汁的添加比例为1∶1∶2∶3,两种乳酸菌比例1∶1,白砂糖的添加量为2%,正交试验优化出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的接种量为3%,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12 h作为复合发酵果汁工艺条件,可以得到呈橘黄色,状态均匀,酸甜适口的复合发酵果汁。本试验结果可为发酵果蔬汁的发展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发酵乳杆菌grx08、干酪乳杆菌grx12及鼠李糖乳杆菌LV108为实验菌株,对其真空冷冻干燥前后发酵性能、代谢关键酶及细胞膜通透性变化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冻干后细胞存活率降低,发酵特性上凝乳时间延长而粘度值下降,凝乳时的酸度及p H变化不大。细胞的代谢关键酶β-半乳糖苷酶及乳酸脱氢酶总酶活性均较冻干前有所减弱,冻干后乳酸菌胞内Ca2+浓度增大。冻干后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细胞膜通透性增大,可能是导致发酵性能改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了乳酸菌发酵产胞外多糖时,温度、pH、培养时间对其产量的影响;阐述了胞外多糖在改善乳品组织状态、抗肿瘤、提高免瘦力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乳酸菌素是由乳酸菌产生的细菌素的通称,目前已报道的有40多种,它们分别由乳球菌、片球菌、明串珠菌、乳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链球菌、肉食杆菌等属的菌株产生.由于乳酸菌素具有高效、无毒的特点,并对多种食品腐败菌和致病菌有抑制或杀死作用,因此可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另外,乳酸菌素不同于其它抗生素,细菌不会对其产生抗性,它比抗生素能更快更有效地杀死细菌,且用量少.目前,有关乳酸菌素的研究已引起食品及医药领域的人士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检科院测试评价中心(ACAS)的能力验证乳粉样品,参照GB 4789.14-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胞杆菌检验》第一法进行检测,进行蜡样芽胞杆菌计数,最终将VITEK 2compact生化鉴定结果符合蜡样芽胞杆菌的菌株,进行根状生长试验以及蛋白质毒素结晶试验,结果获得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副溶血性弧菌耐低盐或耐高盐菌株在不同盐度下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测定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的耐低盐和耐高盐能力,筛选出耐低盐和(或)耐高盐菌株和盐的含量,分别测定其在低盐、最适盐度和高盐APW中的生物被膜生成力、溶血素活力、产胞外蛋白酶能力。结果:在最适盐度(3%Na Cl)生长条件下,菌株生物被膜生成能力和溶血素活力最强,在低盐(0.6%Na Cl)或高盐(8%Na Cl)条件下能力明显减弱,而其产胞外蛋白酶能力在不同盐度培养条件下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采用平板涂布、划线及革兰氏染色法,从青岛市售酸奶中分离到4种乳酸菌,对其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及生理生化试验。结果表明,4种菌均能利用葡萄糖及乳糖产酸不产气,过氧化氢酶试验阴性,不液化明胶,不水解淀粉;结合《伯杰细菌鉴定手册》初步鉴定4种菌分别是保加利亚乳杆菌、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乳酸乳球菌。对4种乳酸菌进行抗生素耐药性试验,抑菌圈直径测量结果表明4种乳酸菌对氨苄西林、四环素、氯霉素、头孢唑啉普遍敏感,对青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部分敏感,对环丙沙星、万古霉素、卡那霉素存在普遍耐药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美味牛肝菌发酵过程中菌丝体生物量和多糖积累规律及相关成分变化的研究得知:菌丝体干重与氨基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胞外多糖含量与酸度呈显著正相关。三十烷醇在低浓度(1.0×10~(-6)以下)下能促进菌丝体生长,在高浓度(大于2.5×10~(-6))下能抑制菌丝体生长,但胞外多糖含量有所提高,当添加量为7.0×10~(-6)时,胞外多糖含量可提高10%。  相似文献   

16.
以小麦粉、酵母菌和植物乳酸菌M616(Lactobacillus plantarum M616)为原料制备酵母发酵面团、乳酸菌发酵面团和混合发酵面团,分别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凯氏定氮法测定面团发酵过程中清球蛋白含量。检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得发酵面团中的清球蛋白含量经多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乳酸菌发酵面团和混合发酵面团发酵过程中,清球蛋白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显著下降,而酵母菌发酵面团发酵过程中,清球蛋白的降解较少。因此紫外分光光度法可用于发酵面团中清球蛋白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正>乳酸菌饮料是含乳饮料的一种,是指以乳或乳制品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制得的乳液中加入水、以及白砂糖和(或)甜味剂、酸味剂、果汁、茶等配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调制而成的饮料。根据其是否经过杀菌处理而区分为杀菌(非活菌)型和未杀菌(活菌)型。乳酸菌饮料口感酸甜,深受消费者喜爱,其中活菌型乳酸菌饮料含有大量保持存活的乳酸菌,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等功能,符合健康消费需求。(1)购买乳酸菌饮料应注意区分产品类型。乳酸  相似文献   

18.
<正>进入夏季之后,酸奶、乳饮料由于口感酸酸甜甜、冰爽可口更加受欢迎。很多妈妈还觉得孩子喝乳饮料与喝酸奶一样有营养。但实际上,虽然两者都含有乳酸菌,但酸奶和乳饮料还是有较大的区别,前者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和钙,而乳饮料这两种营养物质含量较低。首先,我们知道酸奶是以生牛(羊)乳或乳粉为原料,经杀菌、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而制成,其富含优质乳蛋白及钙。与纯牛奶相比,酸奶不仅更易于被人体吸收、消化,且种类多样,风味独特。因而,  相似文献   

19.
综合利用蛋品加工、生化制药后的剩余鸡蛋白为原料生产乳酸蛋白口服液,不仅提高了其商品价值,而且能给蛋品加工企业带来可喜的经济效益 本文选用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喜球链菌、嗜热链球菌作为提酶粗蛋白的混合乳酸发酵菌,对提酶粗蛋白基质与主要辅料麦芽汁的配比,混合乳酸菌最适生长条件,接种时间以及发酵产酸规律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混合乳酸菌发酵过程中影响酸度变化的原因,检测了发酵原液的蛋白营养成分及卫生标准 由此证实,利用乳酸菌发酵提取溶菌酶后的鸡蛋白是可以生产出一种风味类似酸奶的新颖高蛋白滋补营养口服液的  相似文献   

20.
利用含有0.3%CaCO_3的MRS分离培养基,从鳄鱼肠道分离得到1株产酸能力强的菌株,命名E02,通过形态观察,并进行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初步鉴定为乳杆菌。以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黑曲霉作为指示菌,采用牛津杯双层平板法测其发酵产物抑菌活性。通过用乳酸调节与原发酵液相同pH的MRS液体培养基,并与原发酵液作抑菌活性对比,进行抑菌活性物质初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菌株E02发酵产物的抑菌物质主要是酸,只有少部分是其他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