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经济正面临重要历史转折机遇 全球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尚未消退之时,部分发达经济体又推出了第二轮宽松货币政策。同时有迹象表明美国并不排除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截至2010年9月,美联储总资产突破两万亿美元,而金融危机之前其资产仅为八千亿美元,期间美联储共发行了1.3万亿美元的货币。  相似文献   

2.
刘纪鹏  喻强 《经济》2011,(Z1):58-59
中国经济正面临重要历史转折机遇全球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尚未消退之时,部分发达经济体又推出了第二轮宽松货币政策。同时有迹象表明美国并不排除实施第三轮量化  相似文献   

3.
全球金融危机后,2008年11月至2012年12月美国为刺激经济、减少失业,先后启动了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着全球以及中国经济。本文首先分析了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背景和内容,然后着重分析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人民币汇率、外汇储备、进出口贸易、通货膨胀以及资产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东 《商周刊》2011,(14):43-43
在美国经济仍未走上正常轨道和就业形势依然不佳的情况下,美联储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依赖度不会减弱。截至6月底,美联储6000亿美元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行将期满,在美国经济明显放缓和通货膨胀压力抬头的情形下,美联储货币政策面临着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5.
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出台了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国为何要追加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项政策能否收到预期效果,又会给全球经济造成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6.
《经济月刊》2013,(1):104-105
2012年12月12日,美联储宣布了第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4),每月采购450亿美元国债,替代扭曲操作,加上第三轮量化宽松每月400亿美元的宽松额度,美联储每月资产采购额达到850亿美元。同月26日,新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要求内阁大臣与日本央行共同拟定2%的通胀目标。日本央行早前已决定将资产购买及贷款计划规模扩大10万亿日元至101万亿目元。英国央行目前也正准备对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进行投票表决。当前全球经济复苏面临较多困难,  相似文献   

7.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美国的消费投资与全球流动性泛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美联储试图通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刺激国内私人部门消费和投资的增长。研究表明,由于美国经济的问题不是流动性短缺,因此,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仅没有带来美国经济的复苏反而带来全球美元流动性泛滥,强化了全球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作为国际货币的主要发行国,美国应该放弃这种与邻为壑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保持全球经济和金融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2001年3月,日本最先实施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该政策真正得到推广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当时,美国经济受到重创,为了复苏经济,在面对零利率下限令传统货币政策失灵的情况下,美联储相继推出了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调整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的方式向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注入大量的流动性。之后,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开始纷纷实施该非常规货币政策。文章探究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后,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短期内会有所下降,但之后会有所上升,长期来看会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
2012年9月,美联储开始进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第三轮执行,至此,美国已经持续四年的时间实施极端的货币政策,将利率降至较低水平,对世界其他各国的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根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性质,它将首先造成美元的贬值进而向全球输出通货膨胀。本文基于此北京,对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证明,美国实施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可通过影响进口价格和外汇储备来同步造成我国CPI的上涨。  相似文献   

10.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先后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事实上遵循了"紧盯经济形势、相机而动"的基本策略,采取了"首先稳定金融体系,其次应对通缩风险,最后促进经济复苏"的具体步骤。美联储退出QE采取了"平稳退出战略",实际上选择了"首先停止资产购买,然后提高联邦基金利率,最后缩减资产负债表"这样一条路径。美国QE的退出已经对全球和中国的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影响。鉴于美元占有主要世界货币的独特地位,美国退出QE对于我国来说不仅是一种机遇,更多地还是一种挑战,必须谨慎应对。  相似文献   

11.
08年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使得全世界大部分的国家都陷入了经济的困难.为了挽救本国经济,避免陷入经济大萧条,各国纷纷出台力度空前的经济刺激计划.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尤其是11月美联储再起6,000亿美元规模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使得世界陷入"货币战争"的边缘.面对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纷纷把目光再一次聚焦到了人民币,要求人民升值的呼声日益高涨.在此背景下,本文认为人民币将遵循主动、渐进、双边波动、可控性的原则,进入缓慢的升值通道.  相似文献   

12.
梁晓 《时代经贸》2013,(4):14-14,16
2007年末由美国次贷危机}I发的金融危机至今已过去5年了,但是美国整体经济、就业仍未恢复至危机前的水平。为了拯救美国经济,美联储一次又一次的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uantitativeEasing,简称QE),至今共推出有四轮量化宽松政策,每次政策的内容和力度都不相同,并都能引发世界范围内的激烈争议。在第四轮量化宽松推出之际,本文旨在探究几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其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中国应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刺激经济增长、降低就业率和防止通货紧缩等,美联储推出了第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如果承诺机制、资产负债表扩张机制和资产负债表结构改变机制等传导机制能够发挥作用,那么第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以通过金融稳定效应、经济刺激效应、财政效应和退出效应等实现非常规货币政策操作的预期。美联储推出的第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势必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如美元资产缩水、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上涨、全球性的货币性通货膨胀、汇率战争和全球性的财富再分配效应等。为了应对QE4带来的影响,中国需要从外汇资产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管理、人民币汇率机制、货币政策制定等方面做出相应安排。  相似文献   

14.
美联储实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对美国经济复苏起到较大作用。然而,利率回归正常化后,可能对全球金融市场乃至全球经济、发达经济体及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产生影响。对此,我国应从货币政策、汇率形成机制、跨境资本监管、人民币国际化、"走出去"战略等方面采取措施以降低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14年10月14日,美联储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元进一步贬值.世界主要的经济大国汇率当天进一步攀升,从而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货币战争,导致全球经济震荡.本文试图从美元历史的发展进程,来探究美元地位变化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李全海 《经济师》2011,(11):69-70
美国实行了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救助本国经济。但由于美元既是美国货币又是国际货币的特殊性,其政策效应通过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利率和汇率的波动,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和进出口贸易,溢出到与之有经济往来的国家,使得国际流动性过剩及输入性通胀,全球大宗物品物价纷纷上扬,给羸弱的世界经济复苏蒙上了阴影。由于全球经济的联动性,作为率先走出经济危机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中国也最多受到了美国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这些影响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与金融全球化、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国际背景下,美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一直是学界与政界关注的焦点。文章基于中国的角度,采用进出口、汇率、通货膨胀等渠道刻画中国与美国的经贸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VAR模型探讨美国从2008年开始推行的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与理论探讨。实证结果表明美国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产生溢出效应为多方面且不同程度的波动。  相似文献   

18.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及中国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在采取第一轮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失效后,还可能采取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极端货币政策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并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对此,文章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产生的机理出发,在着重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造成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所应采取的应对策略,以减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鑫 《时代经贸》2010,(20):64-64
2010年10月4日,美联储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元进一步贬值。世界主要的经济大国汇率当天进一步攀升,从而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货币战争,导致全球经济震荡。本文试图从美元历史的发展进程,来探究美元地位变化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20.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的货币-物价与货币-汇率运行明显不符合经济学常理,均出现严重背离.研究显示,美国货币-物价背离的根本原因在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内生缺陷争持续恶化的金融生态,导致美联储投放的流动性被囤积、空转争外溢,无法抬升通胀水平.美国货币-汇率运行背离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对外债务扩张形成的美元需求和打压欧元导致的欧元贬值.美国货币-物价运行的背离说明,如果缺乏导流机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实现政策目标,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附带导流机制的中国定向宽松货币政策优于美国的重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国货币-汇率运行的背离说明,美元仍然是美国的核心利益,美国会采用常规和非常规的措施,以维持美元的全球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