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构造了一个股票市场均衡模型来分析非流通股的存在对中国股票市场和上市公司的影响。我们发现非流通股的存在,使得股票市场价格发现机制扭曲,一方面使得股票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另一方面使得流通股市场的股价波动与流通股比例密切相关。而且从我们的实证分析证实,非流通股比例越高,流通股市场的股价波动就越大,股票价格中含有的非流通股的放大作用越大,非流通股的存在也会影响经理人员的激励和报酬水平。  相似文献   

2.
在股权分置的情况下,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配股或者增发新股存在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剥削”,因此,中国上市公司宣告配股或者增发新股时,上市公司的股价会下跌,即公司会出现负的异常回报率,且公司的异常回报率随着配股或者增发新股前非流通股比例的增大而减少;上市公司宣告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由于不存在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剥削”,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上市公司市场绩效不会明显的下降,因此,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市场绩效要好于配股和增发新股;只有当非流通股股东看好上市公司时,非流通股股东才会参与配股,配股的市场绩效要好于增发新股;本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3.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与超额融资回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江 《经济导刊》2004,(5):63-66
在全流通市场中,所有股东的利益机制是一致的,所有的股东都会随着股票价格的波动受益或受损。在我国股权分裂背景下,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在资本形成中的资本贡献率差异悬殊,实际控制人或大股东(在中国,控股股东一般都是非流通股股东)的价值追求标准与中小股东(大部分为流通股股东)相悖。流通股股东关注公司利润提高、财务指标改善,可流通股票价格上涨,从而获利于股利和资本利得。非流通股股东则关心净资产的增值,当股票价格的波动与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无关时,股权融资所带来的非流通股股东权益的巨额增值才是其真正的价值追求。中国证…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转让交易中控制权交易与小额股权交易在转让价格上的差异,对上市公司控制权价值进行定量分析表明,上市公司控制权价值约为17.4%左右,与国际平均水平接近。根据控制权价值的影响因素分析,这种控制权价值主要来自上市公司本身具有的壳价值。非流通股股权转让的溢价水平与转让比例、流通股比例、总资产规模和净资产收益率负相关,与流通股规模、资产负债率、转让后的控股比例和每股现金量正相关;而流通股规模与控制权价值正相关,流通股比例和上市公司的总资产规模与控制权价值溢价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股权分置对中国资本市场实证研究的影响及模型修正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并存的特殊股权制度影响到中国上市公司股价和股数科学合理的确定,进而影响到几乎所有的中国股票市场实证研究结果。股权分置改革全部完成之后,涉及股改前数据的所有实证研究和数据库建设也都不能忽视改革前后的股数和股价的不可比问题。现有的基于股权分置的指标修正方法五花八门,也缺少合理的经济逻辑和数据支持。本文证明忽视股权分置现实,或者不适当的修正都将导致偏颇的结论,进而提出了一个通用的修正方法,即每股非流通股的价格相当于每股流通股的一个百分比。然后用实际数据对这个百分比的表达式进行了估计,从而对股权分置条件下价格模型与回报率模型进行了修正。结果显示,经过修正后的模型估计优于未修正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我们研究了现在的全流通改革是否公平地补偿了流通股股东。结果显示,对于非流通股比率较小的公司,补偿是公平的,但对于非流通股比率较高的公司,还是存在着大的非流通股股东剥削流通股股东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解开股票价格形成与波动之谜的关键,是如何解释上市企业的股价为什么比非上市企业的股价更容易偏离基本价值,并能持续较长时间。本分析了传统股票定价理论存在的缺陷,分析了“误价”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股票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市场,而是既存在垄断因素,又存在竞争因素的市场的观点,并根据垄断市场背景下价格运动的特点.探讨了股票价格形成与波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托宾Q值实证分析非流通股解禁对股票市场估值水平的影响.通过样本数据的对比,发现在现阶段股票市场整体价格水平下,上市公司个体和整体市场的托宾Q值均偏高.这加大了市场抛售压力,并使供求关系失衡,进一步加剧了股票市场价格波动,使股票市场估值中枢呈下移趋势.  相似文献   

8.
国家股和法人股的流动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初期,出于一些考虑,把上市公司的股份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两个部分,而且包括国家股和法人股在内的非流通股占了整个上市公司股份总量的大部分。这一划分在中国股票市场和上市公司后来的发展过程中被保留下来,成为一个悬而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上市...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率与公司基本面风险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公司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与股权价值波动性的关系,基于结构模型推导了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但股票价格变动和股权内在价值变动未必一致,因此股价波动率反映公司基本面风险的程度是需要检验的.本文以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股价的波动性与公司基本面风险的相关性受股票市场环境的影响:在股价急剧上涨的牛市中相关性低,在股价缓慢下跌的熊市中相关性较高.从交易制度和交易者行为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的基础,提出了相应理论假设。以2003年沪深股票市场电力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计量经济分析发现:股票价格与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每股收益变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流通股本规模呈显著负相关,与反映公司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的流动比率、总资产周转率和税后利润增长率变量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股权分置改革前的非流通股协议转让样本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限售股票转让样本研究中国股票市场的流通性价值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流通性存在价值,股权分置改革前,股票流通性价值水平均值约为66%,流通股市场的流动性显著影响股票流通性价值,但流通股的流动性与流通股价格波动率对股票流通性价值没有显著影响;股改后的股票流通性价值水平约为56%,流通股的流动性与波动性水平显著影响流通性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上市公司业绩与股票价格之问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的有效市场假说认为金融产品的市场价格已经包含了所有的信息,因而,在成熟的股票市场中,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应该与其业绩高度正相关。然而,在我国的股票市场中,上市公司股价与公司基本面之间却并无多大联系。通过对2001-2003年我国上市公司的市净率与净资产收益率分19个行业进行相关性分析,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当前我国股市中的大部分上市公司业绩仍与股价变动相背离,然而投资者行为正逐渐趋向于理性化。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我国股票市场重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但因为股市建立之初是为国有企业筹资之用,所以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着一些缺陷,造成非流通股占去了2/3左右的比例,而流通股只占1/3的比例,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却享有不同的权利,于是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出现了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的股权的分置现象.许多学者就这一制度性缺陷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唐国正 《经济学》2006,5(2):329-360
本文建立了股权二元结构下配股的理论模型,针对我国上市公司两类典型的公司治理结构——经理控制和大股东控制以及“一股独大”的股东结构,运用博弈论方法探讨了股权二元结构下配股对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价值的影响。本文首次提出了配股的“再分配效应”——配股导致价值在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之间转移,配股的“股权成本效应”——在非流通股股东不认购的情况下配股能降低公司的平均股权成本以及“配股中的搭便车现象”——流通股股东明知配股有损于流通股价值,在个体理性的驱使下仍然认购配股。本文揭示了股权二元结构与现行配股制度的缺陷,有助于解释我国股票市场与上市公司的一些重要实证现象。  相似文献   

15.
股票价格的非理性变化是否会对资本配制产生重要影响呢?本文试图从实证的角度回答这一问题。利用一个面板VAR模型,我们发现,对于高流通股比例的企业,与基本因素相正交的Tobin's Q冲击对投资有显著影响。但是,方差分解显示,投资波动中可由Tobin's Q解释的比例很低。这些证据意味着,非理性的股价变化虽然会对真实投资产生影响,但其作用相当有限。结果还显示,股价的非理性变化主要通过迎合渠道,而非股本融资渠道影响投资。  相似文献   

16.
柏丹  孙方方  靳鑫 《经济师》2013,(1):69-70
股票市场的发展和国家的宏观经济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我国股票价格波动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对于提高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十分重要。文章试图从影响股票价格波动的宏观因素出发来分析股票价格的波动。  相似文献   

17.
屈波 《经济经纬》2007,(3):141-143
本文基于神经网络技术,在目前我国证券市场正在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下,对我国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对价比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探讨,利用第一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来设计建立的BP神经网络,预测其他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的对价比例,并运用干扰法来测试各个影响因子影响其对价比例的权重.  相似文献   

18.
刘哲明 《经济师》2010,(8):169-170
影响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波动的因素很多,财务业绩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从反映公司业绩的财务指标出发,通过对选取的样本进行统计性描述和计量经济分析,发现股票价格与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每股收益变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流通股本规模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融券约束的视角出发,研究我国股票市场融券机制对标的股票价格发现效率的影响。相比于融券交易量,融券约束可以更好地识别融券机制的作用。因为它可以从交易渠道、信息渠道、外部监管渠道对股价产生影响。笔者利用转融通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识别出了融券约束放松后标的股票价格发现效率的变化。实证结果显示融券约束放松后:(1)在市场下跌的情况下股价的共同趋势增强,意味着此时股价中包含的个股特质性信息含量降低,而市场上涨时则不存在这种效应;(2)股价对市场信息的反应速度增快;(3)股价更加接近随机游走,即股价的可预测性降低。本文的政策启示是,适当降低融券约束、扩大机构投资者比例、保持较高的融券交易准入门槛以及加强投资者教育可以促进融券机制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1999年末我国上市公司股本构成来看,我国上市公司总股本3114.7940亿股,其中非流通股2042.8215亿股,国家股1193.7548亿股;从股本比例构成来看,A股仅占25%,B股占5%,H股占4%,国家股占38%,其它非流通股占28%。流通股比例太小和非流通股比重过大已成为我国股票市场一个显著特点。畸形的股本结构和混乱的股份设置,已成为我国股市发展的一大阻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