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对2016年的货币政策工作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今年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增长13%左右"。充分表明社会融资规模作为全新金融宏观调控指标的有效性毋庸置疑,但社会融资规模指标是我国的创新,其统计的方式方法要随着金融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宏观经济理论出发,建立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框架,探讨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政策传导关系。建模中,金融市场包括直接融资市场与间接融资市场,引入摩擦系数反映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模拟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调整对间接融资市场与直接融资市场均产生显著影响,社会融资规模指标将更能反映货币政策调整对资金供给的影响,其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要大于银行信贷变动的影响;若信贷额度控制,窗口指导等政策导致贷款难度变大,银行信贷将会向直接融资转移,从而从社会融资规模角度考察资金供给将更全面。因此,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是可行的,比银行信贷指标能够更全面地反映货币政策传导过程。  相似文献   

3.
社会融资规模已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指标。目前,随着资本项目的日益开放,境外融资已成为境内实体经济融资的重要渠道,使社会融资规模统计的居民原则面临现实挑战。本文在测算2002-2017年我国实体经济境外融资规模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口径社会融资规模概念。与社会融资规模相比,全口径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操作目标之间的相关性更强。计量分析表明,全口径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和操作目标之间存在先行、因果和长期均衡关系。本文论证了将境外融资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的必要性,分析了统计上的可行性,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社会融资”话题展开研究,探讨在社会融资规模作为监测指标和中间变量的情况下,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是否依然有效.本文首先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社会融资规模的涵义和结构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并简要介绍社会融资规模的历史变迁,分别从理论角度和实证角度分析了货币政策工具与社会融资规模的关系和影响程度,然后...  相似文献   

5.
本文立足社会融资规模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构建完善的货币政 策目标指标体系,选取M2和人民币贷款为社会融资规模的对比指标,基于向自回归(VAR) 模型,利用2002年至2017年6月的季度数据,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等方 法,对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操作目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 明,现阶段社会融资规模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评论     
《中国货币市场》2012,(11):83-83
盛松成: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政策传导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撰文指出,基于DSGE模型对社会融资规模在货币政策传导中作用的考察结果表明:一是社会融资规模与利率、产出的相关性较高。二是利率政策能够有效调节社会融资规模。若信贷摩擦系数较小,利率的正向冲击将导致银行信贷和直接融资规模均下降.从而社会融资规模下降;  相似文献   

7.
张春生 《上海金融》2013,(3):52-56,117
社会融资规模是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的融资总额,其的提出反映了货币当局对信贷市场以外的信用创造行为的关注.当外在冲击来自于商品市场时,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造成的产出波动要明显大于以货币供应量为政策中介时的产出波动,其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的效果并不比货币供应量要好,但当外来冲击发生在货币市场时,社会融资规模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如果综合考虑到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范围不精准及不可控制性,社会融资规模并不合适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而只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融资总量扩张很快,社会融资结构多元趋势明显,以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作为货币政策监测、分析和调控中间目标已不能完整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融资规模,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效应经常不能满足预期效果。最大限度地掌握社会融资规模、结构,我们通过对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分析,对健全社会融资规模统计体系,建立以货币供应量为基础,引导其他融资规模,调整控制社会融资总量,进而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社会融资规模的提出对货币政策调控有着深远的影响,央行在进行货币政策操作时不仅需要考虑银行信贷规模,而且要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资本市场融资的发展。本文首先对社会融资规模的变化趋势和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简要介绍我国现行货币政策框架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社会融资规模的引入将会给货币政策框架带来的影响,重点研究了对货币政策工具和中介目标的影响,最后针对如何完善货币政策框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融资规模概念在2010年提出后,一直在不断完善中,2014年2月,央行也首次公布了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结果。社会融资规模作为一项比新增贷款更为全面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能够反映人民币贷款体现不出来的问题,但其在要素构成方面一直有较多探讨。本文对我国2002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社会融资规模数据进行指数化研究,得出各指标的不同权重,试将社会融资规模指数化,以便更好的利用于研究分析中。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中国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对比,并与当下的中国融资背景相结合,发现社会融资规模统计的难度由来及其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不足,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社会融资结构日益多元化,直接融资所占的比例大幅度提高,新增银行信贷已经不能准确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规模,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经常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分析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意义重大.本文以朔州市为例,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结合朔州市社会融资规模、结构和特点,分析了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提出建立以货币供应量为基础,调整控制社会融资总量,优化社会融资结构,进而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评论     
《中国货币市场》2011,(5):79-79
胡晓炼:全面理解和把握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 央行副行长胡晓炼撰文指出,今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有两项具体任务:一是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二是广义货币(M2)增长目标为16%。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绝不能沿用计划经济条件下“规模切块分配”的思路和方式,而主要靠监测掌握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对应关系及变化,靠中央银行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通过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调节货币供给的量与价.以市场化手段实现对各种融资方式的间接调控。  相似文献   

14.
<正>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今年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增长13%左右。如何理解"灵活适度",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货币政策的表述有新意。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相对于此前的"松紧适度",是个新提法。这一表述也与1月4日《权威人士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所提的货币政策要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  相似文献   

15.
数月前,央行公布了社会融资总量指标,有消息说央行可能会以此作为新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社会融资总量大体指非金融部门当年所获得的全部新增融资(含股票和债券融资)。如传言属实,应该说这是一个重要变化。若此,我们不禁要问:社会融资总量是否应该且能够成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这一变化是否有助于央行实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物价  相似文献   

16.
索彦峰 《银行家》2014,(4):52-55
正继2011年发布社会融资规模指标后,2014年2月央行再次发布了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指标。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与人民币贷款相比,地区社会融资规模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各地区实体经济从整个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支持,因而,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指标必然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产生重要影响。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分类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每月、每季或每年)和一定区域内实体经济(即企业和个人)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是全面反映一定时期内金融体系对某一地区进行资金支持的  相似文献   

17.
袁鹰 《金融博览》2011,(5):14-16
"社会融资总量的提出,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意味着宏观调控思路的重大转变。4月14日,人民银行发布第一季度金融数据,"社会融资规模"这一全新指标首度亮相,并迅速成为财经界热议的话题。其中既有赞赏、期待,也不乏猜测、质疑。那么,"社会融资规模"和"社会融资总量"的提出,对宏观调控、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究竟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一个统计指标对于社会融资总量的内涵,人民银  相似文献   

18.
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量。社会融资多元化要求货币政策工具多样化,而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效率则与传导路径长短以及工具本身有关。实证结果表明,从关联性和可调控性看,社会融资规模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对社会融资的规模调控都比较有效,并存在时滞和调控力度非线性、非均匀等问题。数量型工具对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市的调控更有效,价格型工具则对债券市场、未承兑票据、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影子银行业务更有效。价格型工具时滞短,数量型工具时滞长累积作用更大;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力度在社会融资规模波动较大时的作用力度也较大。因此,须不断丰富货币政策工具,协调配合实施金融调控;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善社会融资规模指标体系,加强金融监测和统计。  相似文献   

19.
2014年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对外公布《2013年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表》,披露了2013年全国31个省区社会融资规模情况,正式推出了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概念.目前,中国人民银行要求省会中心支行按月报送并监测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数据并按季公布.当前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的编制根据《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的定义和编制方案》执行,该方案仅简要介绍社会融资规模的定义及计算公式中各项指标的含义,对完成内容丰富、涵盖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以及中间业务市场的统计指标来说,显得有些不足.因而从统计视角研究地区社会融资规模问题,对于科学、准确地衡量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实现地区间融资规模的对比分析,更好地研究经济金融的相关关系,实施差别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多变量、大规模数据的FAVAR模型研究社会融资规模对中国宏观经济系统的冲击,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都对社会融资规模的冲击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反应;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还不成熟,须进一步完善其统计口径,同时注重其各部分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更好地服务于发挥调节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