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文章简述了我国农村水污染的来源,对目前农村水污染处理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农村水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流域水污染受害者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受害程度深,应对能力差,如何使这一弱势群体走出困境,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从我国国情以及国外救助经验分析表明,当前必须尽快构建农村流域水污染受害者的社会救助机制,包括救助对象确认和监测机制,救助需求揭示机制、救助主体分工协作机制、救助资源筹集机制、救助保障机制、救助效果评价机制等.解决农村流域水污染受害者困境是一个长期、多方利益协调的过程,因此文章呼吁尽快建立这种社会救助机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跨界水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跨界水污染问题在国内广泛存在,尽管政府多次出面解决跨界水污染纠纷问题,但仍不见效果。跨界水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因素很复杂,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看,跨界河流是介于纯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的准公共物品。地方保护主义充当了跨区域环境污染产生的温床和保护伞。跨界污染问题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结合我国目前跨界水污染问题现状,从跨界河流的自然属性、环境管理体制、法律等方面,分析了我国跨界水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跨界水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薛惠锋 《环境经济》2007,(11):20-26
淮河、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个别的、片面的,而应该是我国水污染治理基本矛盾的概括。解剖麻雀式地研究淮河、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全国水污染防治形势,推进"十一五"规划确定的COD减排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明了我国水污染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及治理水污染的经验教训,借鉴世界上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解决我国水污染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水污染是世界人民所遭受的最古老的环境问题之一,而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更是一项关系广大人民群众民生问题.玉溪市要搞好农村饮用水建设与管理,要发展生态旅游业,也必须改善和保护好地表水,水污染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主要探讨污染情况已经处理方案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浅谈水污染     
水污染一般是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田排水未经处理而大量排入水体所造成的污染.目前各国由水污染造成的水危机已日益严重,它不仅时农业、渔业、工业有危害,也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制约了各国的经济发展.所以应切实行动起来,加强水污染治理与防范,保护我们的水资源.我国水污染的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从我国水污染的现状、水污染的危害、水污染治理措施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经济总量不断增加,资源环境的约束尤其是水污染却越来越严重,水污染减排形势严峻。导致水污染减排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其一是水污染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其二是水资源监管水平不高。但这只是表面原因,造成这些问题的渊源是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根源是制度。必须构建以政府为主体的水污染减排体制,由地方政府(财政)而不是企业为水污染减排负责,由地方政府缴纳水污染排放费,为本辖区的环境污染“买单”。  相似文献   

9.
以政府为主体的水污染减排体制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经济总量不断增加,资源环境的约束尤其是水污染却越来越严重,水污染减排形势严峻.导致水污染减排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其一是水污染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其二是水资源监管水平不高.但这只是表面原因,造成这些问题的渊源是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根源是制度.必须构建以政府为主体的水污染减排体制,由地方政府(财政)而不是企业为水污染减排负责,由地方政府缴纳水污染排放费,为本辖区的环境污染"买单".  相似文献   

10.
征收水污染税的设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水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措施来保护水环境,改善水质。在诸多的保护措施中,征收水污染税已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举措。在我国,水环境污染已相当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因此,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开征水污染税,在不断完善防止水污染的法律法规的同时,充分发挥税收杠杆的调节作用,是我国治理和保护水环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广大农村地区,落后的水环境治理与日益膨胀的污染负荷之间的矛盾使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并且呈现出迅速恶化的趋势。从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出发,基于公共物品理论深入分析当前农村水环境治理中存在的治理主体缺失、治理资金投入不足、环保意识薄弱、二元化的环境治理政策等一系列问题,指出市场失灵和政府缺陷是导致农村水环境治理不足的最重要原因,并依此来构建我国农村水环境治理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The shale oil and gas boom has had large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impacts on rural commun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is study provides novel estimates of the impacts of shale oil and gas development on light pollution in rural areas of the United States. Using nationwide, time-calibrated DMSP-OLS database from 2000 to 2012, we find robust evidence that the shale oil and gas boom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light pollution in rural areas. We then assess associations between horizontal drilling and subjective self-rated health using nationwide data from the Behavioral Risk Factor Surveillance System (BRFSS) from 2000 to 2012.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insufficient sleep and poor health (physical or mental) a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drilling in rural areas. These results provide support for drilling-related light pollution as an additional environmental pathway of concern for public health beyond the mechanisms of air or water pollution.  相似文献   

13.
胡翠华 《经济研究导刊》2011,(24):58-59,133
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川中丘陵区农村生活污水产生量与日俱增,污染不断加重。在川中丘陵区选择较为典型的生活污水处理模式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该模式具有资源利用与污水处理的双重作用,工程成本低、效果好;但有季节性、食品安全性等局限,最后提出了应当研究的新方向。旨在希望人们对川中丘陵区的农村生活污水更多的关注,让更多的力量加入到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当中来。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12年7月我国环境保护部公布的重点环境整治行业信息数据及2001—2010年《浙江统计数据》,对浙江省城乡工业污染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动因进行系统考察。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绝大部分重点污染企业都分布在乡村,且呈分散独立经营状态,这增加了工业污染源整治的难度;政府对乡村地区的环保投入较少,导致城乡工业污染转移态势加剧、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以污染密集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与城乡二元结构下的污染天堂效应是浙江城乡工业污染转移的最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农民的互动视角,采用博弈分析方法,系统考察了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污染的逻辑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污染的根源在于规制失灵;农村人居环境公共资源的“公地悲剧”不是必然现象,可以在农民之间建立一种自实施的自治机制,避免导致“公地悲剧”;由于利益目标的差异,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激励问题、地方政府与农户之间的博弈行为,导致了农村人居环境规制失灵。研究启示是,制度的建立健全是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顺利推进的保障,更将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制约因素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耀军 《生产力研究》2005,(5):36-38,F003
农村地区城市化,是指在以农村和农业人口为主的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小城镇,使城镇人口比重逐渐上升,并将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渗入到广大农村地区的过程。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以拓宽国内市场,扩大内需;有利于农民素质的提高,促进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城乡二元结构,建设资金短缺,户籍和剪刀差政策,土地制度,农村劳动力素质,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制约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最后,文章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些制约因素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现。日趋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河北省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其制度缺失的认真分析,课题组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要通过干部选拔考核机制、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管体制、财政税收政策、科技支持保障机制以及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构建起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大城市边缘区作为城乡功能过渡与要素交汇区,经济社会持续演变,空间冲突日趋激烈,生态文明与城乡共同繁荣语境下加强空间冲突与协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典型案例韶关市转溪村,主要采用2008与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2018年问卷调研数据和环境抽样检测数据,从用地空间、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等维度,解析大城市边缘区城乡空间冲突特征及成因机制,提出城乡统筹与空间协调发展路径。研究表明:(1)研究区用地变化与冲突明显,城镇用地快速增长,侵占优质区位,农村用地空间明显缩减,生态位不断缩窄。2018年村域建设用地中城镇用地占比高达60.79%。(2)城乡经济差距与冲突显著,外来企业带动作用小,村庄经济发展滞后,城乡收入和公共服务差距大。转溪村人均收入仅为曲江区农村平均水平的50.94%,村民对公共服务满意度低。(3)城市工业等企业嵌入,导致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水污染,61.37%的受访村民认为外来企业破坏环境或干扰生活。(4)城乡空间冲突是多维冲突的交织复合体,主要受城乡地域功能分工、乡村多元价值认知、空间组织与统筹治理、城乡协同发展制度供给等因素影响。(5)应基于生态文明进行功能协调,促进城乡等值发展。基于城乡统筹开展空间重构,优化三生空间治理。基于共同繁荣建立协同机制,保障乡村发展权益。  相似文献   

19.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出发,通过引入以政府与私人投资者为主体的博弈关系,分析博弈各方投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收益和在现实供需关系下的收益格局,特别是私人参与供给下的博弈均衡,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给机制进行研究.结合国内的经验借鉴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提出创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给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村应对循环经济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可以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生产环境,能减轻农业环境污染,更好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在我国农村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障碍是农民过于注重短期利益,政策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发展循环经济技术比较落后,多数农民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为此,必须转变农民认识观念,建立健全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保障体系,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分工与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生产先进技术体系建设,增强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并搞好农民生产技能培训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