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考察了关联交易公司之间信息的溢出效应对分析师的影响。研究发现:若分析师跟踪了关联交易的一方,则该分析师更可能将另一方也纳入跟踪范围,且更倾向于跟踪属于同一行业、交易频繁的关联交易方。相对于其他分析师,跟踪了关联交易双方的分析师(即关联交易分析师)对交易双方的预测准确性更高,这个效应对于缺乏经验的分析师、小规模券商的分析师以及跟踪会计信息质量较差公司的分析师更为显著。研究表明,关联交易公司之间的信息溢出效应为分析师提供了有益的增量信息。本文为优化分析师跟踪决策、改善预测准确性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使用2005年35家券商对我国上市公司做出的每股盈余预测数据,考察了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相对于统计模型的相对准确性及其决定因素。我们发现,我国证券分析师做出的盈余预测,同以年度历史数据为基础的统计模型得出的盈余预测相比,预测误差较小,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某些以季度历史数据为基础的统计模型得出的盈余预测相比,预测误差较大,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不具有优势。我们同时考察了决定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相对准确性的决定因素。我们发现,公司每股盈余的波动性越大,公司上市越晚,跟踪公司的分析师越多,证券分析师的优势就越大。我们的研究对证券分析师以及投资者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文以2006—201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管理层盈余预告消息性质、盈余预告披露精确性对分析师预测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坏消息,管理层对好消息的预告会得到均衡透明的披露,因此分析师跟踪人数更多,预测更为准确,分歧度更小。另外还发现盈余预告精确性的提高对分析师跟踪人数并无显著影响,但是随着管理层盈余预告精确性的提高,分析师的预测误差和分歧度均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4.
利用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外生冲击带来的分离均衡场景,本文实证检验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分红变动与未来盈余的关系。研究发现,未来盈余“较好”公司事前提高了分红水平,而未来盈余“较差”公司则没有正向分红变动,公司分红变动可显著预测未来盈余;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预测修正受到分红变动的正向影响,分红的信号传递被分析师所捕捉并用以修正公司估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从公司出口行为的角度重新理解造成中国本土分析师盈余预测偏差的原因。主要的发现有:(1)本土分析师对于有出口业务公司的盈余预测偏差显著高于无出口业务的公司;(2)与国内分析师相比,海外分析师在预测有出口业务公司盈余时更具信息优势;(3)在进一步考虑宏观经济冲击与国内外会计准则差异后,发现2008年金融危机加剧国内本土分析师对出口企业盈余预测的偏差,而海外分析师凭借信息优势和能力优势,更不易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同时,新准则实施后,海外分析师的预测偏差显著降低。本文的研究发现从中国作为出口大国的宏观经济背景出发为理解本土分析师的决策行为和后果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从公司出口行为的角度重新理解造成中国本土分析师盈余预测偏差的原因。主要的发现有:(1)本土分析师对于有出口业务公司的盈余预测偏差显著高于无出口业务的公司;(2)与国内分析师相比,海外分析师在预测有出口业务公司盈余时更具信息优势;(3)在进一步考虑宏观经济冲击与国内外会计准则差异后,发现2008年金融危机加剧国内本土分析师对出口企业盈余预测的偏差,而海外分析师凭借信息优势和能力优势,更不易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同时,新准则实施后,海外分析师的预测偏差显著降低。本文的研究发现从中国作为出口大国的宏观经济背景出发为理解本土分析师的决策行为和后果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手工收集了2006—2016年我国各地级市市委书记变更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官员变更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市委书记变更会显著降低分析师对当地上市公司盈余预测的准确性,而且,相对于本地升迁,外地调任的市委书记对于分析师预测准确性的影响更大。进一步分析显示,地方官员变更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的影响对于处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国有企业和政府管制行业的上市公司更加明显。路径分析表明,官员变更加大了企业的经营不确定性,进而降低了分析师的盈余预测准确性。最后,我们考察发现在官员变更去向为晋升时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券商为上市公司大股东提供的股权质押融资服务是否会影响其分析师荐股评级的乐观偏差呢?本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6年间的数据对此问题展开了研究,结果发现,相较于非质权人券商分析师,质权人券商分析师对出质人公司的荐股评级更加乐观;且这一关系在规模较小的券商中更为明显。本文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质权人券商分析师的荐股评级乐观倾向主要存在于大股东股权质押期间,而在相关股权质押发生前和股权质押解除后,没有证据表明质权人券商分析师与非质权人券商分析师的荐股评级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券商作为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的质权人会带来利益冲突,并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损于其所隶属分析师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9.
盈余质量、制度环境与分析师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丹  贾宁 《中国会计评论》2009,7(4):351-370
本文通过研究2003-2007年证券分析师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预测的特征,发现公司财务报告中的盈余信息质量对分析师预测表现具有显著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司盈余质量越高,分析师预测越准确,分歧度越小。研究还发现,宏观制度环境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同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制度环境越好,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准确度越高,分歧度越小。同时,完善的制度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削弱盈余信息质量对于分析师预测表现的影响。本文的结论对于加强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监督和健全宏观制度环境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董望  陈俊  陈汉文 《金融研究》2017,450(12):191-206
本文以2007-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分析师跟踪、盈余预测精确度和分歧度三个方面考察了内控质量对分析师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控质量越高的公司能够吸引更多的分析师跟随;内控质量更高的公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也显著更为准确,不过上述经验关系只存在于高估实际盈余的样本组中;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内控质量影响了分析师预测分歧度。本文在拓展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研究和分析师决策过程研究的同时,研究结论也对当前的市场监管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使用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99家券商对我国上市公司作出的每股盈余预测数据,考察了证券分析师对于统计模型的相对准确性及其改进模型的准确性。研究表明,我国的证券分析师预测同以年度数据为基础的年度统计模型相比具有显著优势,同以季度数据为基础的季度统计模型相比也具有显著优势,只是优势相对较小。在考察改进模型与证券分析师预测的相对准确性时,我们发现以季度统计模型和证券分析师预测为基础的改进模型战胜了证券分析师预测,而以年度统计模型和证券分析师预测为基础的改进模型的准确性则依旧小于证券分析师的预测。  相似文献   

12.
以2009—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ESG表现对于分析师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良好的ESG表现能显著提升分析师关注度和预测质量。机制检验表明,盈余波动性和信息不对称程度是ESG表现影响分析师行为的重要中介机制,内部控制质量是ESG表现影响分析师行为的重要调节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明星分析师和国有产权性质均削弱了ESG表现对分析师预测质量的积极效应。分项检验表明,不同于环境与社会责任表现对分析师行为的有限影响,公司治理维度的表现对分析师行为的积极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许阳  赵爽 《金融与经济》2021,(12):23-30
以企业配置金融资产作为研究对象,选用2009—2018年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探究金融资产配置水平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企业配置金融资产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之间呈倒"U"型关系,且真实盈余管理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企业配置金融资产与分析师预测准确性间的倒"U"型关系主要存在于内外部治理程度较差的企业.同时,分析师实地调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对过度配置金融资产企业盈余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前瞻性信息,是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证券分析师作为资本市场的信息中介,对缓解信息不对称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厘清上市公司前瞻性信息披露能否影响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准确度,以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前瞻性信息披露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前瞻性信息能够显著提高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约束低、机构持股比例高、年报可读性高和股价同步性高的上市公司,前瞻性信息披露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从前瞻性信息的信息含量视角丰富了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的相关研究,为全面注册制背景下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事件对证券分析师的行为及预测精确度会产生什么样影响,是解读许多上市公司估值超常变更的关键。本文以2010-2019年分析师跟踪人数和私有信息精度数据为研究样本,结合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信息,探讨了事务所变更对证券分析师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事务所变更事件会导致分析师减少对公司的跟踪,负向影响公司的市场关注度和估值;而仍保持跟踪的分析师则会加大信息收集和分析力度,增大私有信息精度。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事务所、分析师和公司三个层面的异质性都会对上述关系产生影响:事务所从大所变更为小所的降级变更中,分析师的跟踪数量显著减少,而小所变更为大所的升级变更中,分析师的私有信息精度显著增大;相比明星分析师及来自大券商平台的分析师,非明星分析师和来自小券商平台的分析师呈现出明显的“重升弃降”特征;公司的国有属性和信息披露透明度可以缓解事务所变更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杨青  吉赟  王亚男 《金融研究》2019,465(3):168-188
本文搜集了2006-2016年中国201个地级市高铁开通的情况,并匹配了A股1,244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DID)模型,研究了高铁开通对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高铁通车之后,分析师盈余预测的精准度显著提升,分歧度和乐观度显著下降。进一步考察高铁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发现高铁开通显著增加了对沿线公司进行实地调研的分析师数量及人均调研次数。高铁开通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处理成本较低的企业、公司治理水平较好的企业以及分析师面临买方压力较小的企业中。动态地来看,高铁开通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通车两年以后。此外,在利用工具变量法、控制飞机出行以减少内生性问题之后,上述结论仍稳健。这说明高铁的开通改善了资本市场的信息环境,使得分析师能够更好地扮演信息中介的角色。文章较早研究了高铁开通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揭示了高铁在金融市场的信息传导效应。  相似文献   

17.
现有研究表明,在股票市场中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盈余的预测与资产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以2008-2012年中国企业债券为样本,本文的研究发现,分析师预测在债券市场中,同样影响债券市场中资产的价格。具体包括:分析师预测分歧度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分析师预测偏差度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跟踪一家上市公司的分析师人数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跟踪同一公司的分析师中明星分析师所占比例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本文的研究拓展了对分析师预测的研究与对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外部治理的角度考察了分析师对业绩预告违规的影响及其对监管制度的替代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分析师跟踪可以显著降低上市公司业绩预告违规的概率;进一步控制分析师跟踪规模后发现,有明星分析师跟踪以及来自高声誉券商的分析师数量越多、分析师预测分歧度越低,预测越准确,这种治理作用越显著。但是分析师的监管作用仅在上市公司受监管较弱时有效,对受监管力度较强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违规行为则没有显著影响,表明分析师对业绩预告的治理效应仅在监管力度较弱时发挥作用,成为监管制度的有效替代。本文拓展了我国分析师研究的领域与视角,并为监管部门信息披露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07—2011年间证券分析师发布的现金流预测数据为研究样本,系统考察了证券分析师预测经验和历史预测准确性对现金流预测准确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析师公司层面经验与现金流预测准确性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分析师跟踪特定上市公司年限越长,分析师能够掌握更多的私有信息,对获取该特定公司的私有信息更能有效处理,作出准确判断的可能性越高。上年度现金流预测准确性与当期现金流预测准确性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分析师在进行现金流预测时会理性地根据自己的预测准确性记录来更新其现金流预测。  相似文献   

20.
本文考察了地理邻近性、会计准则差异对分析师行为的影响,具体关注以下两个问题:国内分析师在预测本地上市公司盈利上是否比海外分析师有优势?这种优势是源于地理邻近性还是会计准则差异?通过对比会计准则前后国内外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的差异发现:在会计准则变革以前,国内分析师比海外分析师预测准确度更高;会计准则变革虽然使国外分析师面临的会计准则差异减少或消失,但国内分析师的预测优势仍然存在,只是这种优势的程度显著减少了。这些结果意味着,地理邻近性和会计准则差异都是解释国内分析师比海外分析师具有预测优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