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鉴于房地产一直是我国的热点话题,本文选用面板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通过数据整理、估算、检验等步骤,并结合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建立了我国华东七省的商品房销售额与相关影响因素的模型.本模型包括一个被解释变量、十一个解释变量.检验结果较好,结论基本与常理相符,而剩余的略有相悖的解释变量会进一步解释.  相似文献   

2.
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分位数水平下各因素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传统的回归模型只能描述因变量的条件均值受自变量的影响,而分位数回归模型能够依据因变量的条件分位数对自变量进行回归,从而更加精确地描述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选取截至2013年6月30日的355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截面数据,从分位数回归的角度研究了不同分位数水平下各因素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并且加入了地区虚拟变量,研究了区位因素与盈利能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03—2011年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在考虑省份存在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基于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检验农业高效用水水平和物质资本投入、农业产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农业高效用水水平、物质资本投入均对农业产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农业高效用水水平和农业生产的物质资本投入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变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03—2011年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在考虑省份存在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基于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检验农业高效用水水平和物质资本投入、农业产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农业高效用水水平、物质资本投入均对农业产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农业高效用水水平和农业生产的物质资本投入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变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协整理论与方法,对1952年以来我国长期经济数据进行了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建立了我国流通货币和广义货币需求的长期均衡方程与短期误差校正模型(ECM),依据于模型较好地解释我国货币需求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以及货币需求短期变动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开放式基金"赎回之谜"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开放式基金是否存在"赎回之谜"以及存在的条件和范围尚无明确的结论.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面板数据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三种方法对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之谜"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分位数模型能够捕捉基金业绩对基金净申购率的非对称性影响,这是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无法实现的.通过将分位数模型和对应分析方法结合使用,发...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货币需求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变动的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协整理论与方法,对1952年以来我国长期经济数据进行了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建立了我国流通货币和广义货币需求的长期均衡方程与短期误差校正模型(ECM),依据于模型较好地解释我国货币需求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以及货币需求短期变动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人口出生率波动呈现出一定的时空规律。根据出生率与相关解释变量之间表现出来的相关性差异对近年来人口出生率波动阶段予以划分,并就出生率随时间波动的宏微观影响因素展开分析,运用岭回归模型揭示中国出生率波动的时间规律。同时利用面板模型,收集29个省、市、自治区19902012年面板数据对出生率近年来的影响因素及程度差异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中国人口出生率波动的空间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面向未来人口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金融生态与中国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中国29个省区2005~2009年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对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运用单向及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计量结果发现,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与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考虑了主要解释变量内生性问题的稳健性检验再次支持了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与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正向关系。改善金融生态环境能够为地区微观经济主体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市场激励,并在对技术创新的供给推动与需求拉动的合力作用下,最终达到提升一个地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财税政策下的产业结构升级非线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2000~2012年中国31个省域面板数据,以政府财政收支、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本水平、技术进步水平等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多因素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研究并检验了我国财税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消费水平阀值转换条件下,我国财税政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平滑转换机制效应,即财政收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呈现出阀值转换特征;在参数异质性假设条件下,实证结果揭示出财税政策在影响我国省域产业结构升级上具有非均衡特征。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能否降低城市环境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2003—2012年28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随机效应模型与分位数回归等方法检验信息化与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SO2)、工业烟尘等三种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关系。研究发现,信息化能够有效降低工业SO2与工业烟尘的排放强度,对工业废水排放强度的作用效果并不明显。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当污染排放强度较低时,信息化对降低污染排放强度的作用十分明显;当污染排放强度较高时,信息化的作用不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最低工资标准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全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96—2007年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我国就业量与最低工资标准之间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就业量与最4~-r-资变量以及其他控制变量存在稳定的关系,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虽然会对我国就业产生负面影响,但影响程度很小;从短期来看,最低工资标准的波动对就业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教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空间面板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面板数据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计量分析,但变量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各省间存在明显的政策模仿和科教成果外溢作用,所以本文引入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并使用Matlab软件及其空间计量经济学工具箱研究中国科教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借用中国大陆31个省份1998—2005年的空间面板数据进行的分析表明,中国的科教支出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和外溢性,政府有进一步加大科教支出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基于我国3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对单位劳动力成本、汇率风险与我国出口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单位劳动力成本与出口存在双向抑制作用,即工资上涨不利于出口规模的扩张,出口也无法促进工资增长率的上升,但出口显著地提升了劳动生产率;汇率变动对出口脉冲响应函数值正负交替,呈现出不确定性,出口对汇率变动产生了超调现象;我国存在"进口引致出口"机制,且出口也能通过收入效应和汇率两条路径影响进口;产出对出口的影响关系呈现不确定性,但出口可以带动产出。在方差分解中,单位劳动力成本变量对出口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是导致我国出口变动的主要因素,汇率变动对出口的短期解释能力较强,进口在长期解释能力较强,产出在三个不同时期解释能力基本一致,但出口对其他变量的解释能力普遍较低。  相似文献   

15.
普惠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2017年、2019年三年的数据构造家庭普惠金融指数,匹配省级层面政府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指标,合成面板数据,通过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和门限面板回归模型,检验政府支持对普惠金融影响家庭收入的调节效应。政府支持通过发挥成本效应、预期效应和生态效应来影响普惠金融发展,进而影响家庭收入。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低水平的政府支持下,普惠金融对家庭收入促进作用较弱,随着政府支持水平的提高,普惠金融对家庭收入的促进效果增强;在改变计量模型、调整解释变量滞后阶数、更换被解释变量后,这一结论仍然稳健;政府支持对普惠金融影响家庭收入的调节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和城乡异质性,在西部和农村地区,政府支持的调节效应较高,意味着在这些地区,较高水平的政府支持更有利于促进家庭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16.
基于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利用HLM与OLS方法建立企业利润率回归模型,分析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且比较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的差异.通过分层线性模型分析了第三产业中行业因素对企业利润率水平的影响,发现作为层-2变量的行业背景因素对企业利润率存在影响,如:行业之间的竞争程度、技术水平、资产总额以及不同行业之间企业的稳定性对企业利润率起着显著正向关系.在研究分析中发现HLM方法在研究意义、模型解释、统计检验等方面比OLS方法更加丰富和完整.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期间,陕西省经济的持续发展为陕西省人身保险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人身保险需求是度量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文章以陕西省人身保险保费收入作为衡量人身保险市场需求的变量,参考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等指标,选取1990—2009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协整检验,利用自然对数模型对陕西省人身保险市场需求进行实证分析,并据此对"十二五"期间陕西省人身保险市场需求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旨在为陕西省人身保险业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将环境作为一种要素纳入生产函数,以各省市2006-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建立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了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地区要素禀赋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地区差异。结果表明,劳动力、实物资本及环境投入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人力资本由于尚未满足经济市场的需求并没有像我们预期的那样显著促进经济增长。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加大实物资本投入,带动产业升级是促进经济增长最有效手段;经济发展中位地区,劳动和实物资本投入均能明显拉动经济;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实物资本投入作用减弱,市场对于创新技术和人才的需求是经济继续增长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2005~2010年中国28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工具变量方法及结构方程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及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东西部地区差异和城市间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提升第三产业的比重存在显著的正效应。同时受地区区位因素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具有内生性,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深度发展背景下,人力资本已逐步取代物质资本成为制约现代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研究微观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后果具有重大意义。选取2007-2010年沪深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人力资本投资作为解释变量,通过构建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人力资本投资与公司市场份额和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是否会因公司产权性质和所处行业特征而有差异。实证检验发现,相对于竞争对手更高的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带来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高的市场价值,不同产权性质和不同行业特征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价值具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