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欧盟极为重视科学文化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把欧盟科学文化资源数字化看作是对欧洲未来的投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组织机制、政策法律、技术研发等方面大力推动科学文化资源的传播、保护和再利用。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进文化强国的战略,因此,推动我国科学文化资源数字化,对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意义重大。通过对欧盟利用ICT技术推动科学文化资源数字化的政策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使我国相关机构了解欧盟文化资源数字化的发展动向,促使我国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采取积极措施,推进其科学文化资源数字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欧盟积极推动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共享,甚至将"地平线2020"计划资助的科研基础设施免费开放共享。除了制定条例或章程指导开放共享外,欧盟还采取了制定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共享参考范本、建设科研基础设施电子地图、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制定不同的开放共享政策、强化科研诚信意识等做法,这对我国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共享工作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公共财政资助科研项目的科学出版物开放共享是开放创新的重要内容。欧盟推出"S计划"促进科学出版物免费即时开放共享。该计划重视发挥科研项目资助机构在规则制定、经费保障、监督管理等环节中的作用。尽管目前各方对"S计划"态度不一,但可以看到的是,科学出版物开放共享有助于扩散科学出版物,提升创新整体效能,加强国际合作有利于科研人员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我国可结合现有科学出版物管理制度和实际情况,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有序推动科学出版物开放共享。  相似文献   

4.
欧盟及其成员国掌握大量的科学研究资金、机构和知识储备。为有效统筹科研创新资源和能力,优化研究政策战略和重点领域,促进欧洲研究机构体系的健康发展,欧盟提出了建立"欧洲研究区(ERA)"的战略设想。20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欧洲研究和技术组织(RTO)是欧洲研究区建设的有力支撑。经过80多年的发展,欧洲的RTO逐步凭借目标公益性、功能独特性、管理独立性和中立性等特点,发展壮大,成为欧洲科研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政府、企业和其他组织提供了广泛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服务。"欧洲研究区"在全面统筹优先领域、建设和共享高端研究基础设施以及向全球开放等战略性设想,通过RTO体系得以全面阐释和实施,对我国未来科研体制改革和发展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数字转型背景下,科学数据已成为科学研究和创新发展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加快推动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对促进创新体系演化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梳理总结了中国科学数据的发展现状与问题,表明中国已在科学数据资源的积累和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但在科学数据的存储积累、产权归属、范围边界、国际合作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建议加强对科学数据的保存、积累和分析挖掘,加强对科学数据权利进行合理界定和有效保护,逐步推动科学数据的分级分类开放,提升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国际合作实践。  相似文献   

6.
科学数据开放共享近年成为开放获取的重点。英国率先提出e-science概念,在科学数据管理和共享方面有很多实践经验。本文概述了英国科学数据管理情况,包括管理与共享政策、科学数据中心建设、国家财政支持的科技项目产生的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机制、科学数据保密与安全管理等情况,并对我国科学数据管理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欧盟框架计划等资助下,欧盟发布了欧洲科研基础设施分布图,这些设施在欧洲及全球范围内的开放共享已成为现实。欧洲科研基础设施依据战略路线图,吸纳多元化的建设、投资和管理主体,分阶段推进各类科研设施的新建或改建。对于我国科技资源共享有如下启示:通过开发科研设施共享地图,提升共享和管理效率;建立多层次的科技资源体系;突出建设与运行并重的全成本预算;通过与欧盟的国际合作,提升我国重大科技设施的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8.
刘丹 《当代经济》2010,(11):36-37
根据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的现状特点和需求,本文首先分析了政府信息资源的类型和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现实意义,接着从政府信息公众开放系统、政策研究信息共享系统、政府业务自动管理系统三方面分析了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模式,最后提出实现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形势下,为尽快摆脱危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欧盟国家在采取严格财政紧缩政策、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将研发与创新作为摆脱危机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战略措施.创新联盟作为欧洲2020战略的旗舰倡议之一,在原材料、农业和老龄医疗卫生领域推行创新伙伴关系,为推动创新与研发而发挥了积极作用.欧洲研究区能否预期建成,目前还无法预料.欧洲研究区创建中面临国际人才交流、研究设施与知识共享、科研体制、研究经费等方面资源整合上的诸多障碍.  相似文献   

10.
欧盟鼓励中小企业创新的政策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了欧盟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与创新的政策和措施。“首先想到小的”已成为欧盟制定政策的原则。本文指出,《欧洲小企业法》总结了多年来欧盟积极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些好做法,是欧盟第一个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框架,该文件提出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十项原则。介绍了欧盟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主要措施,并提出了成立政策性金融中介机构、扶持中小企业创新要有针对性以及加强政策集成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欧盟是现代工业制造业的发源地,长期保持着工业技术的世界领先水平。欧委会根据全球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及其重要性,以及欧盟相对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技术优先领域,扬长避短确定了欧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六大关键势能技术(KETs)。工业生物技术,作为欧盟优先确定的六大关键势能技术之一,欧盟己制定具体的优惠政策和行动举措给予重点扶持,旨在提升欧盟先进制造业的世界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通过综合研究分析欧盟工业生物技术及产业的发展现状、研发创新、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战略性新兴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路径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欧盟研发框架计划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的官方研发计划,具有研发领域广、投资规模大、延续时间长、参与的机构和人员多等特点。自欧盟第四研发框架计划正式对欧盟以外的国家开放以来,其开放的领域不断扩大,包括信息通讯技术、纳米技术、能源、环境等众多领域。从我国参与欧盟第四至第七框架计划的情况来看,参与项目的数量增长较快,但经费增长缓慢;合作领域由以传统领域为主向高技术领域扩展;参与主体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主。目前,欧盟已开始实施"地平线2020"计划,并将推行对等开放、双向合作的国际科技合作方式。我国应认真总结前期参与欧盟框架计划的经验,积极应对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相对较高的年收入和稳定的工作、可以自由探索的科研环境以及个人社会荣誉感,促使日本很多高素质人才选择在研究机构工作,为日本确保其在科研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围绕"薪酬制度",对日本独立行政法人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的收入情况进行介绍和分析,旨在借鉴日本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推进我国科研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我国研究人员长期潜心科研工作营造宽松稳定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4.
先进科学仪器对科学研究重大突破所起的关键作用日益凸显,先进科学仪器的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从发展战略与政策、发展重点与布局和基本数据统计等3个角度对美国先进科学仪器资助政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并且从长期规划、科学目标、优先领域、发展定位、组织模式和管理办法等6个方面对美国先进科学仪器资助政策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期望所做研究和分析,为我国先进科学仪器资助战略和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欧盟研发框架计划项目的组织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研发框架计划是欧盟主体科技计划。为提高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科技质量,欧委会对项目制订了严格的组织管理办法。欧盟研发框架计划所有项目均实施合同管理,负责计划实施的机构与项目主持单位和个人签订资助协议,其内容涉及项目期限、资金拨付、报告制度以及相关法律等内容,还涉及费用、资金转移、成果使用和获取、成果扩散及产业化等条款。借鉴欧盟研发框架计划项目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经验,我国在加强科技项目管理方面,应实行规范的合同管理,实施严格的报告制度,充分发挥项目主持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欧盟是现代工业制造业的发源地,长期保持着工业技术的世界领先水平。光子学技术,作为欧盟优先确定的六大关键势能技术(KETs)之一,欧盟已制定具体的优惠政策和行动举措给予重点扶持,旨在提升欧盟先进制造业的世界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欧盟光子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医疗保健、知识型社会建设、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以及先进工业制造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综合研究欧盟光子学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现状、研发创新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战略性新兴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路径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
The dramatic rise of Chinese direct investment into the European Union (EU) has sparked a debate about the control that China may be seeking to take over European economies. Quite naturally, these concerns have led to repeated calls that action be taken to slow down, if not to halt entirely, this growing trend. The objective of the article is to shed light on this debate. Following a thorough analysis of Chinese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EU,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these inflows are widely overblown. Despite this,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regulating inbound foreign investment (including from China) in the EU. Such an approach may help guard against the risk of a protectionist drift inside the EU, as well as the possibility that some investors may one day pose a threat to national security. This article concludes that although the current fragmented regulatory approach is unsatisfactory, because of the difficulties associated with a unified EU-wide review process, the most realistic option is to promote a more systematic and coordinated use of existing mechanisms such as competition policy. Also, pushing for the negotiation of a China–EU BIT is certainly a promising avenue to enhance the EU’s bargaining leverag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positive reciprocity.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欧盟在信息与通信领域的科技合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多年以来,信息通信一直是欧盟直接对华投入最大的科技合作领域。中国与欧盟信息通信技术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合作方式日益多样化。中国与欧盟互有需求,法律框架提供了制度保障,合作机制日臻完善,加之中国与欧盟成员国之间有友好合作的基础,种种有利条件使信息通信合作成为中国与欧盟科技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并具有很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