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元视角下的旅游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旅游供应链存在问题分析,结合旅游供应链的独有特点,选取了供应链中的产品流、信息流、资金流、知识流为协调机制要素,结合契约理论、市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对旅游产品的推动协调模式、信息不对称的"逆向选择"、旅游企业资金收益等问题进行相关探讨,构建了针对旅游供应链中的产品、信息、资金和知识的协调机制,通过旅游产品的推拉模式、信息平台的构建、旅行社与旅游产品供应商的收益模型及知识分享等手段实现旅游供应链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2.
选择旅游活动已成了现代大多数人的主要休闲方式.旅游活动的兴盛使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旅游经济的有效运行、旅游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就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现实经济中,旅游经济因为旅游业、旅游产品的特殊性使旅游市场存在着市场失灵之处.以下从解决信息的不对称方面探讨旅游经济实现其有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一、现代公司治理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自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分别探讨了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保险及资金市场等领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来,信息不对称理论一直是分析现代经济问题的重要工具(1).而且该理论在对现代公司治理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行为的分析也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在公司治理中,信息不对称现象主要存在于利益相关者之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旅游企业信用缺失的现象也较为严重,不利于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我国旅游市场的信用博弈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造成我国旅游企业信用缺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直接原因是旅游企业与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根本原因是信用的有关法律和制度的缺失或不完善。因此,要解决我国旅游企业信用缺失的问题,必须建立健全信息传递机制,加强信用的法律和制度建设,并需要政府、旅游企业和消费者均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现代经济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1、信息不对称理论交易参与中的一方比另一方知道的信息更多,这就是信息的不对称 (Pindyck,2000)。信息不对称是许多商业交易存在的特点。通常,销售者对于一个产品的质量比消费者知道得多;工人对自己的技术和能力比他们的雇主知道得多等等。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危害可以分为两类: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出现在交易发生之前,称为事前风险。比如,知道自己具有高风险的群体,才  相似文献   

6.
李赛琴 《企业导报》2014,(16):39+36-39
本文就体育旅游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介绍了体育旅游信息的不对称对旅游公司、导游、体育旅游市场、旅游行业等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惠  马斌  刘晓宇 《物流技术》2014,(1):345-348,353
针对山西省旅游资源丰富但起步较慢,各主体间信息不对称问题逐渐凸显这一现象,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现状及弊端,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即利用互联网、手机通讯手段辅助旅游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股票市场也存在信息不对称,本文所讨论的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指股票持有者和公司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公司管理者通过操纵信息来控制股票价格,导致股票价格异常波动,使股票市场价格严重脱离其内在价值,破坏股市资源优化配置这一基本功能,导致股票市场失灵.换句话说,充分的信息是实现市场有效性的前提,这一点在股票市场上尤其重要.股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低市场效率,使股票市场失灵.  相似文献   

9.
在普华永道发布的一份关于"不透明指数"的报告中,中国的不透明指数位列该报告所评估的35个国家之首,为最不透明的国家.这一研究结论引起了人们对于中国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状况的关注.中国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如此糟糕吗?本文基于有关学者以中国上市公司信息不对称为研究对象的实证文献,从强制性信息披露质量和自愿性信息披露数量两方面对中国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状况进行考察,结果发现,中国上市公司信息不对称确实相当严重,主要表现为强制性信息披露质量低下,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极低.  相似文献   

10.
产权式酒店是分时度假产品的一种特殊模式。作为一种新颖的投资方式和新型的旅游消费产品,产权式酒店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很快。文章分析了我国产权式酒店发展的现状,并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从深层次上剖析了我国产权式酒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管制来解决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我国产权式酒店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在信贷过程中常常面临着借款人可能违约的风险,称之为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不对称信息在交易发生前后分别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因此,要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必须降低信息的非对称化程度.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形成机制,并提出了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对策建议.一、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形成机制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不对称信息在交易发生前后分别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逆向选择是交易前发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交易发生后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在商业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借贷关系中,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2.
析信息不对称下的营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加洲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克洛夫教授对"柠檬市场"的研究让人们感受到了信息不对称对正常交易活动的威胁.一个企业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上开展营销活动,来利用或者克服信息不对称,实现正常的销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提出 信息不对称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美国加州大学的乔治·阿克尔洛夫等人提出的,它是指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具有不相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牛君仪 《物流技术》2014,(13):376-379
以非对称性质量风险为基础研究了旅游产品供应链运作问题,建立了制造商和供应商共同组成的供应链模型,同时利用博弈方法探讨了面对不对称质量风险时为了得到最大的利益旅游产品供应链成员所作出的相应决策。  相似文献   

15.
许多市场都具有信息不对称的特征.信息不对称会引起两个问题:(1)道德风险,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欺诈另一方的做法.(2)逆向选择,当拥有信息少的一方由于一次次上当而把拥有信息优势的另一方都作为诈骗者时,市场上就会存在排斥交易的现象.因此,当信息不对称时,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的存在会使市场机制无法正常运行,市场机制就会失灵.  相似文献   

16.
信息不对称现象在社会上普遍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信息不对称经济学的两个重要理论课题.研究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实质是为了从制度的角度解决由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在财务管理中,投资、筹资等财务管理行为都存在大量信息不对称问题,这是财务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一、中小企业营销的信用风险及其产生的原因1.市场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信息获取使用的双方由于处于不同的地位或角度,造成一方处于信息优势,另一方处于信息劣势;或者双方的信息量一致,但由于认识的不同,对相关信息的理解不同造成的差异。信息不对称导致机会主义行为,一般情况下,信用  相似文献   

18.
信息对称是相对的,信息不对称是绝对的.因此,金融市场上广泛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受到很大影响,并且成为金融风险的主要原因,信息不对称在金融系统产生两个问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是交易发生之前的信息不对称,本文主要研究逆向选择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一.证券市场监管的理论基础 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市场是资源配置的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但市场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信息不对称、垄断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缺陷,被称为"市场失灵".  相似文献   

20.
以"农业、农村、农民"为核心的"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如何围绕"三农"问题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和内部控制改进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在现实经济中,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于市场经济环境中,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之下,经济难以实现均衡,即使可以实现也是低效率的.目前金融机构在对金融商品的经营中就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种状况在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中表现得较为明显并产生诸多风险.本文就农村信用社信息不对称及其风险问题进行了探讨.简要概述了农村信用社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及其产生的风险分析和如何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