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作.福建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全面实施四年,本文通过对闽四山区农村低保保障力度的实证检验和骗保行为的博弈模型分析,指出其实施效果如何偏离了政策目标,进而提出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障农村贫困人口最低生活水平的一道安全网,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然而其在运行过程中,因村委会的信息垄断,加上制度本身存在漏洞,"伪低保"现象屡屡出现,公正政策在执行中产生了不公正的结果。这不仅偏离了政策目标,也损害了国家福利政策的严肃性。低保制度要达到社会公平这一目标,就必须从多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农村贫困问题是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也一直是我国“三农”政策所关注的焦点。,农村贫困问题的化解,有赖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其中关键是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本文阐述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确定的理论依据,分析了目前国内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确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资金筹集是农村低保制度顺利实施的核心问题.由于缺乏完善的资金来源制度保障、财政分担模式不合理、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以及配套措施不完善等原因,我国农村低保资金缺口仍然较大,现有保障效果较差.政府必须多措并举,建立和完善农村低保资金筹集机制,尽快实现"应保尽保"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历史沿革的回顾,发现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东西部发展不平衡,最低生活保障线、社会保险、最低工资标准三个标准不连接,保障对象的隐性收入难以统计等问题。提出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和落实与低保相配套的的救助政策,在保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确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相似文献   

6.
农村贫困人口的大量存在及其生活困难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农村反贫困的重要手段,在实施中普遍存在保障范围有限、保障水平不高以及保障资金不足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保障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必须通过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标准、实行分类救助、建立多渠道的筹资机制,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7.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目标是克服现实中的贫困问题,而完善农村低保必须明确政府责任,包括直接的财政责任、管理责任和实施责任。其中政府确立全面建立农村低保理念是基础,提高资金投入比例是关键,健全实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是保障。  相似文献   

8.
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在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时,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部分困难人口未能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特别是大量无收入、生活困难的农村老人与儿童急需救助;二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低保覆盖率要高于落后地区;三是在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监督与回馈制度不健全.解决这三个问题,将有效地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做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基础,也是缩小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本文就辽宁省营口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进行分析,试图探索符合营口实际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财政对策。  相似文献   

10.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保障对国家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农村的社会保障是国家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目前,我国农村绝大部分地区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可试行农民退休金制度、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农村贫困户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制度等.  相似文献   

1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困难居民,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给予差额补贴的社会救助制度。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山东省农村低保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城市养老保障已逐步完善,但大多数农村的养老保障还不健全.为了解决农村老年人口的安置问题,实现社会稳定,农村的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及完善迫在眉睫.从分析农村养老保障建立的必要性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一些富有建议性的对策思考,旨在为推动农村社保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经济增长中的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计量经济模型估计河南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的最优规模,并针对河南省各地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实际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与测算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最优规模相比,河南省实际保障水平偏低;经济发展水平与最低生活保障支出规模有一定的负相关性;落后地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多、过度依赖救助等道德风险是可能的原因。进一步优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规模应采取加大财政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投入、建立和完善道德风险预防机制、改变救助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农村低保设置的初衷是保障农村贫困人口最低生活水平,然而事与愿违,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农村中却产生了诸如拼保、骗保、轮保、人情保等一系列异化现象,背离了此项制度所追求的保障公民生存权的基本价值取向。我们从农村低保制度的实施理念、方式入手,结合西北农村地区低保制度实施的特有情况探究了该异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本质,并基于此提出可以从保障理念、政府投入、管理监督及对象识别等方面予以矫正。  相似文献   

15.
继续实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加速提高我国农村经济效益、实现农民增收的有力保障,是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有效途经.本文介绍了当前湖南省湘西落后发展山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农村扶贫开发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缓解农村贫困两种手段,在遏制农村贫困现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泽库县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试点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调研了泽库县两项制度衔接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完善两项制度衔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意在保障居民最低生活水平, 而低保配套政策措施为低保对象提供了更为实际更有价值的配套救助。本文从低保配套政策的意义着手, 从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方面描述了武汉市低保配套政策的实施现状, 并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政府持续推行大规模、制度化的城乡反贫困战略。从1994年开始,在农村已经连续部署实施了三个有组织、有目标、有系列政策措施的扶贫开发规划。在城市则以1999年国务院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为标志,开始了以救济救助为核心的一系列制度化的城市反贫困行动。迄今为止,中国政府的扶贫政策业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于是,怎样看待及如何评价政府扶贫政策的绩效和管理水平,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对政府扶贫政策绩效管理的评价,学术界有从扶贫资金  相似文献   

19.
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呈现城乡发展失衡的现象。本文从需求和供给层面展开经济学分析,指出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保障需求较为强烈,但目前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供给存在区域差异显著、农村投入不足等问题。因此,在完善城市低保制度的同时,应重点关注农村低保的发展,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障农村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同时大力构建梯度式低保体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法律严禁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特.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虽然提出要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依法保障农民宅基地的用益物权,但是关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并没有像会前公众预期的那样给出明确规定.作者认为,严禁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带来了诸多现实困惑,因此,我国有必要从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赋予农民完整的宅基地用益物权、构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及加强集体土地监管等方面,建立和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逐步流转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