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战国时期,圜币主要流通于秦国以及与秦相邻的韩国、魏国的一些地区。公元前336年,秦惠文王颁行“初行钱”,为圜币的流行提供了法律的保障。到秦始皇时代,圆形方孔的秦半两的诞生成为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在这之后,秦半两凭借其独特的优势,伴随着秦始皇一系列强化统一的政策措施,迅速成为通行于神州大地的货币。  相似文献   

2.
青铜铸造的半两和两甾钱,都是战国晚期秦用于商贸流通的货币,每甾六铢,两甾12铢与秦半两计量等同。在秦统一六国后。便退出了流通领域。  相似文献   

3.
杨槐 《青海金融》2007,(B08):30-35
“径寸二分”秦半两的称呼,来源于历史文献记载。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转引《古今注》云:“秦钱半两,径寸二分,重十二铢。”就其重量而言,鉴于战国半两和秦代半两自身的发展规律使然,留给后人的半两钱实物,到司马迁写《史记·平准书》时已认识到“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了。至于什么是“径寸二分”秦半两,或者说秦时的一寸到底有多长,在一定范围内,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一、秦初的半两钱旧时学术界认为秦半两是秦统一六国后的第二年 (公元前220年 )始铸。现据出土文物 ,佐以历史文献 ,可以确认秦半两始铸于秦惠文王2年 (公元前336年 )。秦统一货币的政策由来之久 ,秦灭六国后 ,将这一政策和半两钱在全国范围推广 ,为统一货币奠定基础。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5.
齐斌 《理财》2011,(11):85-85
由秦始皇到汉武帝,钱法多次变化,秦半两、汉荚钱、汉四铢、汉三株,品类繁多。到武帝元狩三年,由上林三官铸造的五铢钱才成为定制,并通行天下,从此绵延两汉三国南北朝直至隋代,五铢钱成为中国历史上发行量最大,使用时间最久的铜铸货币。  相似文献   

6.
透过历史的沙尘,我们往往可以看到许多千古奇观。与万里长城同时崛起,纵贯祖国南北的巨龙——秦直道,它的不少壮观的痕迹迄今犹在,令人穆然追思。  相似文献   

7.
马晓曦 《中国金融家》2013,(11):127-128
无论是远古时代的自然贝币,还是秦半两、汉五铢、唐开元等广为流通的古代货币和突骑施、甘肃司钞等珍稀货币……走进坐落在古代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金城兰州的甘肃钱币博物馆,那里展出的珍贵的历史货币都令人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8.
计渊 《理财》2007,(7):83-84
白起之死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除白起外再也找不到一个将领可以凭一己之力左右一个历史时期的演进,战国时期具备与秦对抗实力的国家魏、楚、赵先后崩溃于白起指挥的军事力量下。史书记载,当时六国无一敢与秦作战,因为秦有白起。  相似文献   

9.
战国中期,从秦惠文王二年(公元前336年)始铸方孔圆钱秦半两,到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改铸五铢钱止,半两货币经历战国、秦、汉三代,流通218年,在中国货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资料显示:在秦惠文王二年颁布钱法、实行中央政府统一铸币之前,圆孔及方孔半两钱已在秦国地方城邑铸造流通.  相似文献   

10.
金立扬 《深交所》2005,(4):58-65
“读史可以明志”。我们是谁?我们来自何方?我们祖先的流脉何以承继?我们民族的昔日多么辉煌?开卷有益,在浩瀚的史海中畅游,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会逐渐清晰浮现在我们面前。读史,并非是钻入故纸堆中沉迷徘徊,而是要钩沉数千年中华民族的兴衰浮沉,吸取和寻找历史有益的经验,再转回头沉思“太阳底下的新鲜事物”,在追溯中反思,在回顾中总结。鲁迅先生讲,我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于写作。深交所也有不少同仁,别人休假享受闲暇,他们却埋首于卷轶浩繁的史籍中自得其乐,不做则已,一做就成为专家。本刊上期李鸣钟、文华等先生已经牛刀小试,博到不少同行的赞赏之声。金立扬先生海外归来,在发审部繁忙工作之余,笔耕不辍,春节放假期间,挥毫立就,写出三万余字有关汉朝的历史研究文章,该涉广博,融会贯通,读之令人耳目一新。我们衷心希望所内、业内同行皆可在繁忙工作余暇,一现身手,展示你们对历史和文化的思索。“学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大家尽可畅之快之,可以从更新更奇的角度阐释我们民族伟大历史的精华。  相似文献   

11.
毕夫 《金融博览》2014,(6):81-83
两个半世纪之前,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率领着自己的团队穿越太平洋,取道印度洋,继而横跨大西洋,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一个又一个的航海奇迹。  相似文献   

12.
由于篇幅较长,本文被分为了上、下两部分。继第2期作者在上半部分中对我国政府采购中心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后,本期刊登的下半部分着重介绍了《实施条例》与《政府采购法》关于采购中心内容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一、两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现状分析 两省发展农田水利历史悠久,秦、汉时期就有农田水利灌溉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两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组织下,经过广大干部群众数十年坚持不懈地努力,甘陕两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4.
吴葛 《金卡工程》2010,14(2):311-312
唐朝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初统治者制订了一系列法律制度,为唐朝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打下了艮好的体制基础。Ⅸ唐律》是中国封建法典的集大成者,是中华法系的代表作,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立法者及有关学者都给《唐律》以极高的评价,它不仅具有典型的封建立法价值,而且也被后人证明了其是世界封建社会中最辉煌的一部法律。《唐律》在立法原则、篇章体倒、形式及内容上至今仍然有值得我们肯定和借鉴的,肯定它的历史价值,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进行法制建设。本文以唐律及其疏议的立法特点和历史影响为研究对象,结合法学和历史学的知识,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方法,在对唐律及其疏议的内容和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参考了众多法制史专家的著作和论文,重点探讨了唐律及其疏议的立法特点和法律适用上的特点,以及它对唐朝经济、后世封建朝代和东亚各国法律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作为党的重要领导人,为党和国家作了许多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为维护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所作的贡献更是功不可没。他曾同“左”、右两种不同的错误倾向作了坚决的斗争,为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了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王燕之 《中国金融》2007,(15):48-50
2007年6月28日,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在巴黎召开的第十八届三次全体会议一致决定接受中国为FATF正式成员。至此,历时两年半的中国加入FATF的工作进程被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中国成为FATF正式成员对中国自身的反洗钱和反恐融资工作,对FATF今后的发展和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相关国际标准的实施,都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青花瓷     
《中国信用卡》2006,(2S):56-61
中国瓷器的历史源远流长。原始瓷器出现于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制瓷工艺到东汉时期开始渐渐成熟,而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瓷业最繁荣的时期,名瓷名窑遍及大半个中国。  相似文献   

18.
法治和人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我国正处于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依法治国对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具有保障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的铜钱多为外圆内方,所以人们常戏称钱为"孔方兄".而且一般认为,"孔方兄"源自"秦半两".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20.
《投资与合作》2005,(11):30-32
许如孟的特质是新加坡国家人才竞争力的缩影:华人血统的他精通普通话、广东话、上海话、英语、日语、德语,他当过军人、国家公务员,同时在美国、欧洲从事过成功的投资工作,他受着正统的英国教育,同时对于中国历史甚至是《孙子兵法》有着认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