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韦学德 《农家之友》2006,(7S):62-62
在各地各级政府落实“十一五”规划过程中,穷人尤其是农村的穷人有三盼: 一是盼望在落实“十一五”规划中能在解决两极分化、缩小贫富差距上有重大突破。 二是盼望在落实“十一五”规划中能在解决就业问题上有重大突破。 三是盼望在落实“十一五”规划中能在解决贫困学生上学、贫困患者就医问题上有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
针对太湖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太湖流域“十一五”规划总体思路和规划目标,从防洪减灾体系、水资源调控体系、水资源保护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太湖流域“十一五”规划的总体布局及太湖流域“十一五”规划的实施重点。  相似文献   

3.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从土地、矿产资源等方面对国土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地的“十一五”规划从耕地保护、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土地规划计划等方面对国土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了解各地“十一五”规划,将有益于推进国土资源工作。  相似文献   

4.
《农村财务会计》2007,(1):19-19
本刊讯 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精神,结合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和经营管理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农业部最近编制了《全国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规划共分四部分:一是“十一五”农村经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如何让人民群众更充分地享受到改革成果,共同享受美好生活,是《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当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十一五”规划明确了未来国家工作的核心任务,在社会 各界中引起强烈反响。 在“十一五”规划的第三部分专门提出了设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规划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 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来描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前景。这对拥有9亿人口的农村来说不啻为一声春雷。 而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面对“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任务应该怎么做?“十一五”规划的出台,为金融 行业以及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本刊邀请了部分经济专家、理事长和基层工作者,从 不同角度对“十一五”规划进行了解读,以期抛砖引玉,为农村信用社未来的工作理出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6.
奶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畜牧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奶业节粮高效,市场潜力巨大,是充满活力、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中国奶业“十一五”规划制定了奶业在未来五年内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简称《规划》)日前正式发布,这是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后,农业部门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规划》对未来五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针、目标、战略、重点进行了总体部署,是农业部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行动指南。为了使广大读者更全面了解《规划》,近日,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回答了记者的提问。[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中国粮食经济》2007,(10):9-11
近日,国家粮食局发布了《全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规划》的主要内容,推动《规划》的组织实施,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对《规划》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9.
史京文 《广东土地科学》2006,5(1):F0002-F0002
2005年12月29日广东省国土资源"十一五"、土地利用"十一五"规划评审会在佛山召开。省厅助理巡视员马竹敏作了讲话,会议由省厅规保处处长谢自力主持。规划编制具体工作由广东省土地勘测规划院承担。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减少湿地旅游开发中对湿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改变"先破坏,后修复"的传统旅游规划弊端,文章将反规划方法应用于湿地旅游规划中,旨在建立有利于湿地旅游规划可持续发展的控制指标体系。[方法]运用了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湿地旅游生态规划控制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和构建,计算指标权重并排序,并据此提出重点控制指标指导湿地旅游规划。[结果]利用上述方法,筛选了生物、水系、生态景观、社会作为湿地旅游反规划控制指标体系准则层并筛选了15个指标层,得到了湿地旅游反规划控制指标权值排序图,并将其应用到湿地旅游功能分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品设计等旅游规划具体环节中去。[结论]本着"优先控制"的原则,对湿地旅游规划中优先控制指标进行了筛选,构建了湿地旅游反规划控制指标体系,反规划方法应用于湿地旅游规划中,既利于维护湿地自然生态系统安全,又是对湿地旅游规划方法途径的创新,也是对反规划方法的应用范围的拓展。  相似文献   

11.
总结兵团“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经验,精心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对促进兵团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该文主要兵团“十一五”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和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了“十一五”期间兵团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对于促进兵团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发挥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作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该文主要就兵团“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以及取得的经验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对精心做好“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工作提出了强化规划管理的制度化;处理好5年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关系;建立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和评估制度;完善规划政策支撑体系;建立和落实规划带项目、项目带资金机制和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等观点。进而就当前认真组织好新型团场规划的编制工作提出了规划要突出经济发展;规划要突出改善团场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职工收入;规划要突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规划要突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要突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分步骤实施和规划既要实事求是,也要适度超前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总体看,我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呈现出了明显提速的发展态势。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35.8亿元,比“十五”末增加1135.64亿元,年均增长11.5%,高出规划11%的年均增长速度;两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33.2亿元,完成规划任务41.6%,超规划年均进度4.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6.6亿元,增长22.3%,增速比2005年提高9.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7亿元,年均增长14.2%,增速比规划高出3.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将传统规划布局理论中的"龙、砂、水、穴、向"五大要素,分别与农业园区规划中的大环境政策分析,地形地势定位,实地调研与自然、社会资源分析,空间规划以及产业规划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创新性提出"规划五纲"概念。[方法]运用交叉比较法,结合农业园区规划中"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传统哲学中关于"天人合一"理论,对中国传统村镇营建经验与农业园区规划进行比较研究。结合"地理五诀"相关知识,分析传统规划布局理论与农业园区规划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尝试运用到规划实例中去。[结果]解析了传统规划布局理论与农业园区规划要素之间的关系,以"龙、砂、水、穴、向"对应"政策定势、资源勘查、要素配置、空间布局和产业路线",即在农业园区规划实践中,依托地理五诀,以龙作为政策定势的依据,以砂进行自然资源勘察分析,以水进行流动要素配置,以穴确定空间规划布局,以向规划产业特色路线。[结论]古为今用,实践创新,"规划五纲"在河南淅川福森丹江生态农业园区进行了规划实例验证,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对未来农业园区规划工作,具有有益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各类规划拥有自身理念和功能,在"多规并存"的现实需求下,"用地"协调成为各类"空间规划"协调的关键。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总结法,探索了"用地"类型、"用地"规模、"用地"布局以及规划年期等在"空间规划"协调中的现实途径。结果表明:"用地"类型要做到宏观上有统一、微观上有特色,一、二级地类强调一致,三级地类彰显特色;各类用地规模,尤其是农业用地和未利用地规模,应在区域规划宏观指导下由土地利用规划总体上统筹,用地规模管控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用地布局做到各类规划合理分工,土地利用规划实行"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土地利用分区,城市规划依据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合理确定每个城、镇、村的布局;同时保持各类规划的基期、近期和远期年份应至少有一个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农业及粮食科技发展规划(2009-2020年)》和《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国粮展〔2011〕224号)的任务要求,制定本粮食科技"十二五"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7.
自然资源规划评估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套“三期十步法”的评估模式。文章以总结国内外规划评估经验为基础,具体阐述自然资源“十三五”规划评估开展的基本内容和任务,并结合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完善“十四五”规划评估的建议:一是推动自然资源规划评估标准化建设;二是构建完善的评估数据信息系统;三是建立良好的评估运行监测机制;四是加大规划评估的宣传引导。  相似文献   

18.
制定“十一五”规划是2005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作者分析了兵团农七师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该师“十一五”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对策,并对2010年和2020年的发展指标提出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2010年3月18日至19日,国家粮食局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粮食行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编制"十二五"规划的决策部署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工作要求,研究布置全国粮食行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明确规划编制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0.
与以往的五年计划比较而言,“十一五”规划具有若干重要的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下三点:第一,从”计划“转变为”规划“;第二,强调了以科学发展观统率全局,实现从粗放增长到集约增长的转变;第三,突出了以改革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从经济发展的总体上看,转变增长方式实现从粗放增长到集约增长是“十一五”规划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