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文)表明:政府希望建立一套有效的住房保障体系或采取“双轨制”的方式来解决低收入家庭居住问题,我国的房地产调控进入了一个由“主调市场”转向“主调保障”的新阶段。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是国家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住有所居是目前阶段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住房保障制度被明确定性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事实上,24号文的新内涵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住房保障重点由经济适用住房转向廉租住房建设,廉租住房受益群体扩大,由最低收入扩大到低收入。  相似文献   

2.
《山东房地产》2007,(3):21-23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近几年来,尤其在今年我市住房工作会议后.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和稳定住房价格等一系列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不断完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加快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让群众安居乐业,而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就是为了保障“居者有其屋”。前不久,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省里也下发了《关于加快城镇廉租住房建设的通知》,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从张家界市目前的情况看,自2004年实施住房保障以来,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这个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市住房保障体系,本文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住房是一种特殊商品,其价值大,使用期长,既是人民的生活保障,又是一个普通家庭最大的有形资产。“居者有其屋、居者优其屋”这个群众安居的梦想,在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中,已在绝大部分中等收入以上家庭实现。但一部分低收入家庭,目前完全依靠通过市场来解决自身的住房问题还有困难,政府必须对中低收入阶层居民的住房供应提供多种方式的支持,这就是进行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近来,关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问题的议论甚多,主要有廉租房建设进展缓慢,效果不足;经济适用房未能真正满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要等。由此,有些专家提出应取消“经济适用房”制度,有些专家甚至提出要“二次房改”,要为60%的中等收入家庭提供住房等等。关于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笔者有以下几点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8月13日,被业界称为“24号文”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出台;8月24日至25日,全国城市住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以落实“24号文”及此前出台的“国八条”、“国六条”中的住房保障措施为主要议题,决定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廉租住房制度建设,解决好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至此,住房保障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此番以国务院名义而不是部委名义统领住房保障工作。意味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调控方向将发生重大变化,一段时间以来“重市场轻保障”的住房模式也有望得到根本性转变。不过,不少普通百姓对此似乎表现冷淡。在他们看来,“保障房”针对的只是少数低收入人群。 不可否认,对于大多数城市人而言,我国现有保障体系的惠及面有限,依然有许多“夹心阶层”家庭,诸如无力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又不符合目前廉租房制度保障条件的家庭,超出了保障性标准、靠收入又暂时无法或无力贿买商品房的工薪家庭,城市中的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等,面对住房困境,无能为力。 换句话说,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依然存在不少“短板”,目前走出的只是第一步。问题的全面解决,有待政策的进一步细化、完善和落实,其中的关键,就是建立多层坎的保障,加快住房分类供应体制的实行,真正实现“应保尽保”。  相似文献   

7.
《湖南房地产》2007,(5):48-48
“最低收入家庭租住廉租房;低收入家庭租住经济租赁房:中偏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中等以上收入家庭购买普通商品房,我市将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城市住房保障体系”,这是长沙市房屋产权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石长松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所说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完善住宅保障体系是当前我国住宅建设的重要课题。为了建设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解决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的一系列不和谐因素和存在问题,就必须进一步完善住宅保障体系,更好地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这已经是全社会所有人的共识。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重要任务。近几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其最终目的也是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中央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必须控制住房价格增长过快的势头,房价必须与居民收入水平相适应;要加强公共住房保障制度,切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并做出明确规定。中央不断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力度越来越大,一方面体现了中央的决心,另一方面也给地方政府增加了压力和紧迫感,为建立和完善住宅保障体系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建立住房保障体系的总体思路是:以市场为主体,多渠道、多层次。对高中收入家庭坚持走市场化的道路;中等偏低和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房;“双困家庭”由政府提供保障性廉租房:对于“夹心层”,政府提供政策性租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杭州市的房地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价格失控、供需失衡的问题。杭州市政府结合实际创新思路.一方面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增加商品房有效供给,并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税收杠杆扼制房价过快上涨和炒房等恶性投机;另一方面.切实履行政府取能,加大经济适用房开发招投标和委托加工方式,降低造价,确保低收入家庭和低保家庭实现户均一套成套住房。通过建立相互作用,相互支撑的市场和保障两大目标体系,即供需市场面向全国的充分市场化的房地产市场体系,以及面向本市居民以居住、解困、救济为内容的住房保障体系。在保障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同时,有效解决中低收入家庭和外来创业者的住房难问题。在最近召开的“中国住宅产业与城市发展高层论坛”会议上,杭州市市长茅临生作了题为“坚持商品房市场和住房保障体系两手抓,满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的讲演。介绍了他们的创新做法与经验.现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2007年8月13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或24号文)。《意见》明确要求,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也就是说,面对各地房价快速上涨的趋势,政府不会坐视不管,希望建立一套有效的住房保障体系来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并由此来稳定房价。  相似文献   

12.
马骁  孙玉娟 《上海房地》2009,(12):15-18
我国廉租房制度是针对住房困难的最低收入家庭实施的一种社会救助,是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政府在创立城镇廉租房保障制度时,受“双重逻辑”影响,一方面要实现社会公正,一方面要追求效率。这种“双重逻辑”起点使得廉租房在制度设计和执行上呈现出内生矛盾。因此,虽然政府把廉租住房政策视为解决城市“双困”家庭居住困难的基本方略之一,  相似文献   

13.
邹毅 《房地产导刊》2006,(19):86-87
在国内资金流动性无较大程度减少的前提下,房价上涨或许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所以说,宏观调控需要时间,只有通过较长时间的不懈努力,才能逐步解决国内房地产市场存在的种种问题,包括建立起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切实保障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房地产的强大刚性需求决定了房价的走势适度上涨,这是市场经济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浙江房地产》2006,(1):38-40
住房供应保障体系建设是政府发挥保障职能、健全解决住房难工作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工作。住房供应保障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近年来,宁波市遵循“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政府的保障和调控职能,大力构建和完善城镇住房供应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廉租住房制度是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解决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确保“居者有其屋”、共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但是,国家和地方注入资金把一幢幢廉租住房建起来,一批批不同情况的最低收入保障家庭入住廉租住房之后,建立一整套切合实际的廉租住房管理体制,是我们当前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廉租住房后期管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在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特别是在廉租住房后期管理的具体实践中,我们主要是力求自我管理为主,强化四个层面的管理体系,推进廉租住房小区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先哲孟子千年前对个人财产的形象表述,既是对个人财产的鼓励,也是执政者的治国诀窍;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杜甫留下了千古名句,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代又一代的无奈。 如今,随着十七大报告“住有所居”的提出,改善民生住宅条件这个古老的梦想,正在一步一步变成现实。 报告中将廉租房提到住房保障方式的首位,同时保障对象也由原来的“中低收入家庭”转变为“低收入家庭”,这意味着中国住房保障体系揭开了理性、务实的新一页。 “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燃起多少低收入群体“安居”的希望;“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焕发起多少志士聚集财富的想象力与激情。 居者有其屋,安居才能乐业,这大概是古今中外众多人士的共识。那么,如何解读十七大报告关于房地产发展的“新意”?“住有所居”的保障标准是什么?如何有效实现中央所提出的这一宏大梦想?一系列疑问正是本刊封面话题所探讨与研究的。  相似文献   

17.
张冰 《上海房地》2014,(8):32-33
一、“四位一体”、租售并举住房保障体系初步形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民群众的住房问题,通过特困家庭住房解困三步走、”365”危棚简屋改造和大规模推进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等,帮助上百万户家庭改善了居住条件。1999年全面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后,上海积极探索解决居民住房困难的新途径,聚焦基本住房需求,从2000年起在全国率先对城镇户籍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施廉租住房制度。  相似文献   

18.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切实做好住房保障工作,近期宁波市出台了《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和《宁波市市区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宁波市市区经济适用住房销售管理办法》,对住房保障体系及政策进行了调整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三、探索住房保障新思路 (一)现有保障对象群体划分标准及其弊端 在现有住房保障体系下,各个城市根据自身情况,按照居民(家庭)的人均收入水平与人均居住面积划分中低收入群体,实行分层供应;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或单位提供廉租住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  相似文献   

20.
郑世刚 《上海房地》2010,(10):23-24
目前我国的住房供给体系和保障体系中,中高收入者购买商品房,由市场供给。低收入群体住房通过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解决,由政府直接或间接供给。介于商品房市场和政策保障房之间“高不成,低不就“的群体,我们通常称为“夹心层”.是“买不起商品房,又没有资格申请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