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区域金融竞争力能够为区域发展提供持久的发展潜力,也能够通过金融竞争力的分析,来观察金融市场的控制、占有能力,有利于提高自身的资源配置能力。文章为了研究辽宁省区域金融竞争力水平,构建金融竞争力的指标体系,研究证明:东北三省中辽宁省占据优势地位,金融竞争力较强,区域金融竞争力整体呈现出"中部突出,两翼凹陷、北弱南强"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金融稳健指标体系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涛 《西南金融》2008,(4):63-64
面对不断发生的金融危机及其严重后果,国际社会对以系统方式监测金融机构整体稳定性问题更加重视。在此背景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了一套新的金融统计指标——金融稳健指标体系,以实现对金融风险全方位、多层次的监测和评估。本文对金融稳健指标的发展背景、基本内容、数据来源、特点等内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建立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建立一个科学适用的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是预防和化解区域风险的关键.从我国的实情况出发,创建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全面性、准确性、科学性、互补性和显著性等原则,其基本架构应由核心指标和相关指标两个部分组成.同时还需要优化区域金融运行环境,建立高效的评价指标信息系统,强化区域性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4.
建立一套客观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测评指标体系,有利于增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本文以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为基础,对建立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若干难点问题进行了讨论,构建了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逻辑结构,提出了评价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操作思路。最后,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成都市区县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测评和检验,验证了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资源配置之间的理论联系。  相似文献   

5.
金融安全区是指建立在金融机构安全运行基础上,实现一定区域金融整体安全运行的地区.其内容包括金融机构稳健运营,金融资产质量不断提高,金融秩序稳定,社会信用良好,无重大金融违法违纪案件,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等.  相似文献   

6.
完善区域金融支持政策,是促进中原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实现中部经济崛起的一个核心要件.本文以中原城市群的金融发展现状为切入点,采用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中的部分指标对中原城市群的金融发展现状进行了度量,并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其金融支持政策的局面;进而从区域金融制度、区域金融组织结构、区域金融市场体系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四个方面来构建基于中原城市群的区域金融支持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围绕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展开研究,提出了建设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并设计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指标,旨在有助于维护区域金融的稳定,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金融企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银行和保险等已经成为金融服务业的核心,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进程.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常会因为区域、地区资源基础的不同而使区域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以城市金融竞争力为基础构建多层次金融中心体系,以便为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本文主要以苏州金融竞争力为主,从城市竞争力概况、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多层次金融中心体系构建等方面出发,对基于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我国多层次金融中心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海南金融生态环境的历史和现状的分析,有针对性地从区域角度提出营造绿色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区域金融稳健发展的新思路,旨在为全国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探索一条通过着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吸引资金,促进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新路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金融国际化进程中的国家宏观金融稳健性问题一直备受各国关注.本文基于金融国际化的视角,构建了宏观金融稳健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了中国1982-2009年的宏观金融稳健性状况.研究发现,中国在金融开放与金融封闭条件下,均存在金融安全问题,但宏观金融稳健性的表现特征显著不同;随中国金融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宏观金融稳健性先恶化、后改善,内源性(外源性)金融危机的爆发概率会降低(升高).本文认为,不能因为金融开放进程中出现的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问题束缚了金融国际化的步伐,在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应在金融国际化加速的进程中,动态地维护国家宏观金融稳健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金融稳定统计的框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金融稳定统计是中央银行实施维护金融稳定职能的重要基础工作。该文对国际货币基金的金融稳健指标体系进行了简要的评价,对我国金融稳定统计定义和框架以及金融稳定统计与相关金融统计的关系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2.
大量研究表明,金融竞争力与经济综合竞争力之间呈现出相当强的正相关关系,因此,研究一个区域的金融竞争力对于促进该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总体竞争力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东部十个省市金融竞争力研究的指标体系,然后运用模糊数学中的判断矩阵法[1]对东部十个省市的金融竞争力进行排名,结论是广东,北京和上海名列前三位,辽宁省位于第七位。最后给出了提高东部地区金融竞争力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吴田 《时代金融》2014,(8Z):71-73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体的稳健运行。基于此种原因,试图从经济基础、金融发展、社会环境三个层面探究陕西省金融生态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体的稳健运行。基于此种原因,试图从经济基础、金融发展、社会环境三个层面探究陕西省金融生态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深化金融生态研究的角度出发,通过借鉴生态学关于生态风险的评价理论,提出了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概念,分析了其与传统金融风险以及金融生态评价的联系和区别,并探讨了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评价原则和基本评价方法.为降低风险评价的难度,进一步建立了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评价的简化框架以及相应的指标体系;并且利用生态学前沿研究成果-能值分析理论,刻画区域金融生态整体发展质量,促进金融生态观念在金融发展实践层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围绕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展开研究,提出了建设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并设计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指标,旨在有助于维护区域金融的稳定,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何晓夏  章林 《时代金融》2009,(5X):149-151
结合金融发展理论和区域金融理论,本文从金融结构的多个层次建立了系统评价区域金融结构的指标体系,并选用其中的重要指标对云南省金融结构做出评价,得出的结论是云南省金融结构在各个层面上与金融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其金融结构还处于不发达银行导向型结构,基本不具备市场金融功能结构。  相似文献   

18.
广东区域金融生态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假说为理论基础构建金融生态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计量方法评估金融生态环境,并提出比较不同区域金融生态状况的方法——评级方法和同一区域不同时期金融生态的变化情况的比较方法——金融生态指数。最后本文运用上述方法对广东省内各地市金融生态状况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湖南省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运行良好,金融机构实力稳步提升,金融市场深度不断拓展,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健全,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总体来看,湖南金融运行稳健,区域金融稳定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20.
区域金融稳定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台州的经济金融特点出发,建立区域金融稳定预警指标体系.首先,本文开创性地将央行纳入指标体系考察范围,为区域金融稳定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其次,参考KLR信号分析法,设定指标的临界值和报警区间,并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再次,计算预警合成指数,建立区域预警模型,计算下一期的预警合成指数预测值,为预测未来区域金融稳定状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