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
目前在农村社区权力体系中同时存在三种权力,即乡镇政府的行政管理权、村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权和村民自治组织的村民自治权,前两种权力与第三种权力之间没有贯通性,从而产生了乡镇政府与村民自治组织之间的功能冲突、村民自治组织的政务与村务的角色冲突和村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之间的权力冲突.本文在分析这三种权力冲突的基础上,提出了重构农村社区权力体系,实现村民自治与党组织的整合,共同治理农村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自治权主要由村民委员会行使,村民委员会基于本村的具体情况,对村内事务进行管理。由于其本身在履行其职能时具有较大自治性,如何防止其权力的滥用、做到对权力的有效监督至关重要。乡镇政府作为与村民委员会关系最为密切的国家行政机关,是对村民委员会职权行使的监督方面的重要一环。文章从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两者的性质、职权出发,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乡镇政府如何对村民委员会进行监督的相关问题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乡政村治"即指在乡镇建立基层政权,对本乡镇事务行使围家行政管理职能,但不直接具体管理基层社会事务:乡以下的村建立村民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对本村事务行使自治权.这样,在基层农村管理体制中并存着两个处于不同层面且相对独立的权力载体:一是代表国家自上而下行使行政管理权的乡镇政府,二是代表村民行使基层社区自治权的村民委员会.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实际包括乡镇政权和村民自治组织两部分.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张力或矛盾,严重阻碍着乡镇行政职能的有效履行和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本文从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出发,着重分析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关系张力或曰冲突的主要表现、制约因素及成因,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实际包括乡镇政权和村民自治组织两部分。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张力或矛盾,严重阻碍着乡镇行政职能的有效履行和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本文从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出发,着重分析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关系张力或曰冲突的主要表现、制约因素及成因,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村民自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积淀了不少问题: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对村民自治的支持作用薄弱;相关法制建设存在缺陷,影响村民自治的顺利推进;村委会与乡镇政府权力不平衡,导致村民自治中附属行政化倾向比较严重;村委会与党支部争夺自治权,造成部委权力冲突;部分村干部和农民文化水平较低,限制了村民自治的深入发展等。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正视这些问题,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才能推动村民自治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村民对乡镇政府信任度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友宾  李强  王征兵 《乡镇经济》2008,24(12):69-74
基于对镇安县杨泗环乡、岐山县蔡家坡镇、武功县大庄镇及杨陵区“四地”村民及基层干部的调查,文章分析了村民对基层政府信任度的影响因素,以乡镇政府干部、乡镇政府政策、乡镇政府财务、乡镇政府服务、乡镇民主建设和乡镇经济建设六个指标体系中的21个指标进行量化研究,定量分析得出村民对乡镇政府的信任度是0.705,结果可以看出村民对乡镇政府的信任达到了良好。作者借助DPS软件以多元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把影响村民对乡镇政府信任度的非主要影响因素剔除,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单独分析,最后针对性提出提高村民对乡镇政府信任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乡镇政府是我国政权结构的最基层,是连接国家政权和乡村社会的纽带,背负着治理与发展地方的重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了我国乡镇政府的行政权力有七项,旨在放权乡镇,让乡镇政府有一定的自治权。乡镇政府要想实现自治,就要有坚实的经济基础。我国乡镇政府在财政自治的落实方面却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针对乡镇政府的"财政自治"发展现状展开论述,列举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左然 《当代陕西》2007,(10):57-57
湖北省试点地的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成效显著,同时也遇到一些具有普遍性意义的问题,需要在下一步的改革中注意解决: 一是乡镇政府的定位,以及由此所涉及的乡镇政权架构的相应调整和完善.农业税取消后,乡镇机构的内部关系、乡与县之间的关系、乡与村之间的关系、村与组和村民之间的关系,乡镇政府与农村农业农民的关系等等,都需要重新定位,乡镇政府需要探索开展农村工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乡村社会逐步形成了以国家行政管制和村民自治为核心内容的“乡政村治”的政治格局。乡镇政府是农村最低一级国家政权,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二者之间是“指导—协助”关系。然而,现实中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简称乡村关系)却存在着“偏离”成文法律规范的现象。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乡镇行政职能的有效履行和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文章着重分析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关系“偏离”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并提出理顺乡村关系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党政权力高度一体化与地方政府体制高度统一的金字塔式权力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地区”一级已经演变成了实体型政府,其工作重心也转向城市建设与市政管理;而过去由议事、决策、行政、司法、财政为一体的县级行政体系却被肢解,逐渐形成了“双重衙门体制”;乡镇政权基本处于一种责任大、权利小、效率低的被动施政状态;村民自治又一直受到地方行政权力的制约,自身也缺乏财力的保障,几乎变成了“空壳民主”。下一步,中国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从高度集权走向合理分权,按照地、县、乡、村四级连动的整体改革思路,撤消地区一级,强化县一级,精简乡一级,充实村一级,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及中国国情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公共财政制度,提高整个社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I. Introduction Prior to 2002 there was a rural electricity administrative system at the county level andbelow, which was separated from the urban (or state) electricity system. In 1949 when the People’s Republic was founded, there were only 33 small hydropower stations in rural China, with a total installed capacity of 3.63 MW, and total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n rural areas was 20 million kWh. Since 1949, rural electrification has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 and contributed a lot to the …  相似文献   

13.
张继兰 《乡镇经济》2009,25(4):54-57
新农村建设、村民自治、政府职能的转变为乡村治理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基础,但乡村社会自主性缺乏、乡村组织不健全、治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又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障碍。要早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需要构建相应的乡村治理机制。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应该通过建设服务型政府、培育乡村治理的主体、完善乡村治理的协商互动机制等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组织作为社会的基层民主形式,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民自治组织能够调整干群关系,增强农村社会的凝聚力,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但是,村民自治组织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政府和各部门给予大力支持,才能充分发挥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庞娟 《改革与战略》2010,26(3):25-29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事权和财权上都有了较大的自主权。在地方公共品供给中,当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目标不相一致时,中央和地方的博弈便不可避免。在政治与经济双重竞争的博弈背景下,地方政府作为公共品主要提供者的角色常常被忽视了.地方公共品供给出现结构失衡。因此,在中央与地方博弈的视角下,针对我国地方公共品供给的困境,研究地方公共品有效供给的激励模型,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形成地方公共品有效供给的激励制度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姚莉 《改革与战略》2010,26(2):82-85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是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必然发展。文章认为,基于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行政体制改革在理论上需解决改革的目标、实质、条件和制约因素等基本问题,在实践上有上海功能区域改革和浙江“强镇扩权”两种模式。改革的主要思路是,以浙江模式为基础借鉴上海模式的优势,重点解决阻碍体制改革的制约性因素。具体建议包括合理划分城乡公共服务的供给和管理职责、公共财政从重视城市发展转变为城乡协调发展、统一城乡公共服务机构等。  相似文献   

17.
农村信用社变迁进程的政府行为与效率因应:鲁省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岩 《改革》2012,(3):90-96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制度变迁过程中,政府采用资金扶持、利率优惠、差额准备金率、税收减免以及管理权下放到省政府等系列措施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对改革进程中的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进行跟踪的结果显示,强制性制度变迁背景下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其经营效率提升不显著,农村信用社决策指令化、管理粗放式、公司治理薄弱等问题和矛盾依然较为突出。应转变农村信用社管理模式,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免征农业税后公共服务型农村基层政府建立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征农业税会带来农村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地方财政与债务危机。因此,迫切需要农村基层政府进行职能转型,建立公共服务型农村基层政府。本文提出,要推进我国农村基层政府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必须精简政府机构,增加公共品供给,同时改变对农村基层政府的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作为日本中央省厅改革的重点之一,日本的科研院所也进行了重新整合。并且为了增强科研院所的自主性、灵活性和提高业务运营的效率,日本实施了独立行政法人制度。在此,我们以日本独立行政法人制度的评价机制为中心,阐明并分析了该制度所特有的评价机制.探讨了日本的独立行政法人制度对我国科研院所改革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纪荣荣 《乡镇经济》2009,25(7):30-32,37
文章针对当前村民自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从立法层面进行分析,提出若干解决思路:一是要进一步从立法上厘清村民自治与基层政权之间的关系,村民自治是一种非政权性质的社区民主;二是要进一步完善选举相关法律法规;三是要科学设定选举操作程序规范;四是要增加对村委会选举违法行为的认定和处理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