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应建立国际化人才流失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指导下,逐步加快了国际化进程,国际合作、跨国并购案例层出不穷.2005年,继TCL、联想集团成功并购后,海尔竞购美泰克、中海油竞购优尼科、阿里巴巴"吃掉"雅虎、南汽并购英国:MG罗孚汽车及中石油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等一系列大型跨国合作、并购案例正吸引着全世界的眼球.  相似文献   

2.
2005年上半年,南汽集团斥资5300万英镑从破产的英国MG罗孚集团手中收购了久负盛名的英国跑车品牌MG罗孚和生产设备。消息一经传出,便引起极大轰动,有人担忧南汽在宝马收购罗孚失败后将其收购,前途堪忧;有的则对南汽击败上汽,成功收购罗孚的背后故事充满兴趣。几家欢喜几家愁,南汽收购罗孚,是2005年车市的一枚重镑炸弹。时隔一年,南汽集团又给我们带来了更刺激的品牌故事。  相似文献   

3.
2005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动作连连,引人注目。在TCL、联想集团并购后,涌现出系列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事件:海尔竞购美泰克、中海油竞购优尼科功败垂成;阿里巴巴“吃掉”雅虎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大并购案,南汽并购英国MG罗孚汽车扑朔迷离,中石油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等。据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在其发布的一份名为《向世界舞台迈进:中国企业的对外并购》的报告说,中国目前处于对外并购的第四次热潮,今后几年对外并购将继续发展并日益活跃。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刚完成的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FDI)方式中,跨国并购和股权置…  相似文献   

4.
2005年7月22日中国南汽在英伦三岛战胜了来自国内国际的多家竞争对手.成功收购了英国的百年老厂——MG罗孚(MGR)公司.包括其全套的研发、制造、检测设备和MG、Austin等世界著名品牌以及MG品牌下4个系列车型产品技术的完整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5.
编辑指引7月22日,中国南汽集团成功竞购了英国罗孚汽车公司,历时甚久的上汽、南汽罗孚竞购战就此结束。中国汽车业的并购重组从未像今天这样热烈,本土汽车企业希望借此扩大规模、获取优质资产、打造强势品牌的愿望也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跨国汽车巨头中国布局的初步完成已将国际化竞争引到了中国本土,本土汽车企业突围在即。在这新一轮竞争中,中国汽车企业如何能利用并购占据先机?还有没有可能打造出强势品牌?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何抓住全球采购的机遇,促使中国成为全球零部件业的重要生产基地?罗兰·贝格公司的专家根据全球经验从三个方面为中国的汽车企业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7月22日,中国南汽集团成功竞购了英国罗孚汽车公司.历时甚久的上汽、南汽罗孚竞购战就此结束。中国汽车业的并购重组从未像今天这样热烈,本土汽车企业希望借此扩大规模、获取优质资产、打造强势品牌的愿望也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跨国汽车巨头中国布局的初步完成已将国际化竞争引到了中国本土.本土汽车企业突围在即。在这新一轮竞争中.中国汽车企业如何能利用并购占据先机?还有没有可能打造出强势品牌,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何抓住全球采购的机遇.促使中国成为全球零部件业的重要生产基地?罗兰·贝格公司的专家根据全球经验从三个方面为中国的汽车企业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刘涛 《中国企业家》2005,(15):24-24
这是一起一成交便不被人看好的收购北京时间7月22日凌晨,出现在BBC 电视画面上的南京汽车集团公司英国谈判小组的成员显得极为兴奋。他们挥拳庆祝在与上汽集团等对手的竞购中最终胜出, 南汽以5078万英镑的价格“无附加条件要约”成功并购了有着百年历史的英国老牌汽车企业罗孚。  相似文献   

8.
为何罗孚品牌依然光鲜,而企业却要重组。罗孚汽车集团(MGRoverGroupLtd.,RVR.YY),这一象征着尊贵与荣耀的百年企业,不得不面临一个严酷的现实,进入破产管理程序。而来自中国的两家汽车集团,上汽和南汽,竞相将成为罗孚的白衣骑士,拯救罗孚的工人失业问题。北京时间7月23日,负责英国罗孚汽车公司破产托管事务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宣布,南京汽车集团击败上海汽车集团,成功中标英国百年汽车企业。在这一收购悬案结束之际,我们能从罗孚失败的教训中得到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周力军 《经营者》2005,(8):103-104
<正>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趋势在2004年已初现端倪,如联想集团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中海油在海外并购油气资源等。2005年,中国企业到海外并购资产的趋势加剧:大的有上汽集团并购韩国双龙、大宇,小的也有奇瑞在马来西亚、伊朗设厂生产。一向吸引外资的中国汽车行业突然大幅迈出海外并购的步伐,跻身到世界汽车的大潮之中。TCL先后收购施耐德、汤姆逊的彩电部门和阿尔卡特的手机部门,则是中国企业向世界级企业进军过程中通过跨国并购、迅速扩大规模的典范,开创了海外大规模并购的先河。海尔收购美国家电巨头模式美泰克更成为近期传媒关注的焦点。去年中国公司已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了330亿美元,中国将在今后四年成为全球第五大外国直接投资供应国。市场需求是中国公司全球并购行动的根本动因。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收购技术先进的欧美企业是迅速拉近中国企业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的有效办法,快速做大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并购迅速扩大规模。海外并购,其战略意义显而易见, 被收购的跨国公司拥有大量的知识产权,广大的海外渠道和知名的品牌,这些都是中国企业所缺乏的,加上中国企业的低成本优势,国际竞争力似乎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0.
颖一  四海 《英才》2005,(9):58-59
不论各方对于南汽收购罗孚的目的.资金来源,幕后推动者有多少猜测, 南京汽车集团成功竞购罗孚以事实宣告.上汽在这场争夺罗孚的大战中落败。然而,胜利之后是否应当再冷静一下? 想当年,宝马接过罗孚时也曾认为  相似文献   

11.
李彤 《中国企业家》2006,(19):23-23
世界汽车领域的“水太深”,而涉世不深的中国汽车企业要当心了去年,宣布倒闭的英国老牌汽车厂成了中国业界的香饽饽。上汽和南汽先是在竞购中让世人再次见识了中国人的“窝里斗”。结果,上汽以6700万英镑购得罗孚25和罗孚75两款车的知识产权,南汽则以5300万英镑收购了位于长桥的生产线、引擎业务及相关资产。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近几年,海尔、中石油、中海油、京东方、TCL等许多企业走出国门,开始了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特别是2004年12月联想集团斥资17.5亿美元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一举跻身世界第三大PC厂商之列的举动,更是掀起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高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一方面是并购案例、并购规模、交易数量的不断攀升,另一方面却是并购成功率不高,这一矛盾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从成本和收益两个方面,结合中国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案例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进行财务分析,揭示了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对于提高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率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浪潮风起云涌,几乎每隔几个月就会传出中国企业收购欧美知名企业的消息.去年TCL收购了法国汤姆逊公司的电视业务,随后又收购了阿尔卡特的手机部门;今年5月,17.5亿美元收购IBM公司PC业务的新联想正式起航.  相似文献   

15.
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国企业实力不断提升,瞄准海外市场走出去成为许多有实力的企业的选择。近年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取得许多成绩,但实践过程也出现不少问题。并购后的整合问题是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本文对企业并购后整合问题进行分析,并以TCL和联想案例为案例进行对比,以期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有所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胡祥宝 《英才》2009,(7):50-51
TCL所遇到的问题,也是其他中国企业在跨国收购中遇到的问题。李东生力挺国际化的同时,从2009年春天开始,中国企业家纷纷进入海外市场,跨国大收购滚滚向前。在北京锡恩管理顾问公司首席顾问、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专家姜汝祥看来,“TCL国际化是中国企业国际化最重要的一笔财富。”TCL所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MG罗孚集团(MG Rover)作为英国制造业的重要象征,在20世纪末已成为英国本土硕果仅存的独立汽车制造商.但是,这位英国汽车工业的幸存者业已沉沦,MG罗孚集团在2005年4月7日进入破产保护程序,同年7月罗孚不得不将自己仅以5000万英镑(约合8700万美元)的价格转卖给中国南京汽车集团.罗孚汽车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迅速衰落直至破产,其原因值得我们深思.同时.在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之下,MG罗孚的失败经验对于其他公司,尤其是中国新兴的汽车企业们,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并购当作持续发展甚至是海外扩张的重要手段,也符合中国"走出去"的战略。成功高效的并购不仅有助于整合资源,也有利于企业的增值和市场份额的扩大,通过光明乳业收购新西兰Synlait Milk的案例,对乳制品行业海外并购进行动因及绩效分析,为日后乳制品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提供指导经验。  相似文献   

19.
有关上汽、南汽、英国本土财团Projectkimber 三方共同角逐收购英国“百年老厂”——罗孚汽车的事件已告一段落。南京汽车集团以5078万英镑及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出价成功中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跨国并购呈现强势增长,遗憾的是跨国并购失败率居高不下,远远超过并购的成功率.从TCL收购法国汤姆森、联想收购IBM的PC事业部、吉利收购沃尔沃,到2012年5月21日,大连万达集团以26亿美元购买全球第二大院线集团AMC100%股权,这些皆是大家熟知的案例,有的并购是失败的,有的在成功与失败中徘徊,或许是成功的,有的还不知结果. 如将并购比作婚姻,再恰当不过了.婚后能否美满不仅在于婚后的精心经营,更重要的是婚前配偶的选择问题.先恋爱后结婚,还是先结婚后恋爱,对婚姻成功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显然是前者.婚姻有"七年之痒"之说,并购双方没有五年光景,成功与否难以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