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森林作为大自然的绿色使者,生态系统的调解屏障,成为可持续发展中十分重要而关键的环节。为此,国家正式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给林业进行了重新定位:由是一项产业转向主要是一项公益事业;由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转向既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更是生态建设的主体;由以木材生产为中心转向三大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用材型林区转向以加强保护、休养生息为主的林业建设区;由混合经营转向分类经营;由基本以人工造林为主,造乔木为主转向按经营目的的不同采取不同的作业方式和植被组合。这是林业进行战略大转移的一次划时代的大动作。国家林业局从全国的发展战略来考虑,提出了“突出布局调整,加速生态建设,努力实现新世纪林业的跨越式发展”的目标。这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加快可持续发展步伐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缓解林业“两危”,最终根治“两危”的宏篇巨制。  相似文献   

2.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关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核心工作,是研究企业如何进行财务决策才能使企业的价值达到最大化的一门科学。随着人类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提高,“天保工程”的实施,林业企业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重大转折,由一项产业转向主要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由单一的国民经济组成部分转向既是国民经济组成部分,又是生产建设的主体;由以木材生产为中心转向“三大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要实现上述目标,企业经营机制要有新的变革,企业管理水平要有新的突破。一、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1.只注重货币资金管理,轻视其他资金管…  相似文献   

3.
1998年特大洪水后 ,国家对林业进行了重新定位 ,林业的功能从以提供木材为主转向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这在林业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转折 ,它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给中国林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重新定位后的中国林业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应该是一个“特业”。首先 ,因为林业经营管理的对象是一个以森林为主体的生物群落 ,有着生物的多样性 ,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 ;它是可再生的资源 ,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可借助人工的力量使其恢复和发展 ,在开发利用森林的同时 ,必须给它足够的投入 ,以保证经营的永续 ;它有着生长周期长 ,破…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了林业“三定”,落实了农村林业生产责任制,使农村林业生产由以集体经营为主,转向以千家万户经营为主。从1981年以来,林业又经历了由“各自为战”到联营的转变过程。武宁、修水两县根据自己的特点,在发展国营、集体和农民个人造林的同时,实行了一种国乡联营造林的新形式。实践证明,在林区县,实  相似文献   

5.
<正> 几点认识一,现代林业有两大基本特征:一是由重点开发原始林向大力发展工业人工林过渡;二是由单一的木材利用逐步转向生态与经济利用相兼顾。现代商品林业经营思想及其经营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以需定产,以产定造:定向培育,集约经营;林工结合,综合发展。二,从宏观看,林业改革将主要面临两大基本任务:一是以理顺林业内、外部主要经济  相似文献   

6.
正林业是对森林的种植、养育、保护、采伐以及对林木产品采集和加工的部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兼具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林业统计作为林业部门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林业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通过数据搜集、整理、分析来反映林业经济现象的数量状况和特征,认识林业经济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进而作为行动决策的依据。国有林场是我国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业生产的基层单位,在现代林业建设及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中发挥着龙头和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类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提高,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对林业的主导需求,林业正在由以木材生产为中心转向三大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正在由产业、事业混合经营向分类经营变化.商品林是以提供木材及其他林特产品,获取最大经济产出为主体功能.对其经济管理应以市场为导向.公益林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公益效能为主体功能.商品林经营和公益林经营的目的不同,对它们应采取相适应的资金来源渠道、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在此基础上,二者会计目标不同,建立在会计目标基础上的会计核算体系也是不同的.商品林生产是以企业方式经营、核算,核算应真实反映企业的成本、收益及林木资源价值的增减变化等.公益林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来经营,按事业会计进行核算.本文只探讨商品林企业特殊会计目标、会计核算对象、会计核算难点等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时期.林业经营管理体制的变革给林业会计核算带来了崭新的课题.一方面是林业会计的核算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等六大工程的相继启动,林业正由以企业性经济活动为主向事业性经济活动为主转化,以林业产业建设为主向林业生态建设为主转化.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指出:“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林业正经历着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这些论述,明确了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明确了林业的性质。但生态优  相似文献   

10.
林业会计是国民经济部门会计的一种,是林业生产经营单位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林业生产经营单位的资本(或资金)及其运动为核算对象,对林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和经济活动及其结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和监督。对于总体性要求的准则方面,必须遵  相似文献   

11.
建国后,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源性特征由于利益主体和具体的利益内容不同而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征,而党的领导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为指导,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对人民内部矛盾根源性问题的解决也反映了党执政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执政能力的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2.
效率与公平历来都是经济学界争论最多的问题,本文从区域开发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内涵和关系入手,从理论、实践和社会主义本质等方面论述了西部开发应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近年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效力纠纷案件大量发生,其中不乏当事人"恶意"起诉的案件。但因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规定与法院对宅基地相关法条强制性规定分类的不同理解,导致案例判决结果差异较大。对比学说且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将公法权益与私法权益的对比权衡作为强制性规定分类的主要标准,赋予法官在此类案件中的自由裁量权,即依据实际情况认定转让合同效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港口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有统计显示,我国近90%的对外贸易是通过海运实现的,航海业的快速发展使港口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加重要。而港口对腹地有吸引和辐射作用,腹地的发展又是港口发展的动力来源,为了实现"港城互动,港城共荣"的目标,因此探讨港口与腹地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农七师位于新疆天山北坡综合经济带,怎样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二次创业,壮大农场、企业,富裕职工呢?一、机遇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是农七师千年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从国际上看,美国西部开发、巴西亚马逊地区开发、日本北部地区开发、前苏联西伯利亚地区开发、意大利南部地区开发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从根本上改变了该地区的面貌。回顾农七师1950年以来的屯垦戍边创业史,军垦儿女在千古荒原上,开拓了一片片绿洲,创办了一座座工厂,建起了一幢幢商厦、学校、医院,兴建了奎屯新城。特…  相似文献   

16.
初探三峡水库湿地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峡水库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大的人工湿地,库长约650km,平均水面宽1 500m,具有脆弱性、不稳定性及其多功能性的特征;分析了三峡水库湿地面临的3个问题:水污染现状及新污染问题的预测、泥沙淤积及其发展态势、生物多样性危机及其增多的趋势;提出了保证三峡水库湿地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制定三峡湿地地方性保护法、建立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加强三峡湿地重要性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及搞好长江上游生态恢复重建等。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的20多年,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为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农业的各项配套政策,从而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作为推动农业前进的重要措施之一--农业投资体制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现行的农业投资体制在某些方面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试论贫困地区农民采用科学技术的心理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从搞好农业推广的角度出发,阐明了分析农民采用科学技术心理特点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论述了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农民采用科学技术的心理筘特点;进而提出了促使其采用科学技术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从主要利益相关者看国有林场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有林场改革发展中,从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分析在改革推进过程中所遇到的动力和阻力因素,从而完善动力机制构建;同时也利用博弈理论的研究方法,分析国有林场改革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的博弈关系,并根据Nash均衡策略的最优解,给出了国有林场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夯实基础创新管理 建立出租屋流动人员长效管理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发展时期,如何充分发挥国土房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建立起出租屋流动人员的管理机制?本文通过总结实践经验,围绕构建和谐黄埔,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