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沪深证券交易所374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持股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及管理层持股的内生性。结果表明:管理层持股与公司价值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说明在我国管理层持股制度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并未发挥作用。同时还发现管理层持股与公司价值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联立方程研究发现外部审计、管理层持股以及公司价值三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内生互动关系.研究显示,外部审计与管理层持股之间既存在互补效应也存在替代效应;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对提升公司价值有积极的作用;管理层持股与公司价值之问存在倒u型关系,当管理层持股较低时.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有利于提升公司价值,但管理层持股超过一定比例后,二者之间表现为负相关关系.分组研究显示在资产较高的公司中,如果外部审计更严格且公司价值较高,管理层更容易受到股权激励;在资产较低的公司中,外部审计对管理层持股比例的约束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现有理论和实证分析框架基础上,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331家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非线性回归模型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公司绩效与管理层持股之间存在三次曲线关系:管理层持股在0%—0·1376%之间时,公司绩效随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而下降;管理层持股在0·1376%—0·7462%之间时,公司绩效随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而上升;管理层持股超过0·7462%时,公司绩效再次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我国298家管理层持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与公司业绩关系。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管理层持股比例决定公司业绩,而不是公司业绩决定管理层持股比例;并且两者存在非单一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运用我国414家上市公司1999~2005的数据,对管理层持股水平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存在显著的N型关系,但国有上市公司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的最优管理层持股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当前我国管理层持股水平与公司绩效处于同向变动阶段,因此,上市公司应该通过积极增加管理者持股水平来提升公司业绩。  相似文献   

6.
首先根据该领域的经典理论建立若干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竞争性假设;进而以组织行为学的公平理论为基础,建立若干管理层持股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假设。以沪深两市的24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在解决自变量界定、因变量匹配、控制变量选择和时滞因素等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总体上对企业绩效存在正向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比较微弱,而且在管理层持股比例低于万分之一情况下这种影响并不显著;更为重要的是,研究发现了管理层持股离散度这一结构变量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种影响甚至超过了管理层持股比例的正向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在管理层持股与绩效关系研究中结构性因素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郭鑫 《会计之友》2013,(9):101-104
公司治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提升公司绩效。对公司绩效进行量化研究,是分析其与股权结构及资本结构之间互动影响关系的关键。文章在论述国内外学者对三者之间联立关系研究的基础上,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从内生性视角选取2005年至2009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利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研究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三者之间的联立关系。实证研究表明,三个内生变量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影响关系,即同时存在促进效应与反馈效应;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具有正向影响关系,而资产负债率与管理层持股比例及公司绩效之间具有负向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围绕管理人员和大股东所产生的两类代理问题,分析了股权结构中的管理层持股、股权集中和股权制衡等方面影响公司绩效的机制,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述方面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民营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介于20%和50%之间时,股权制衡度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宋芸 《财会通讯》2014,(2):36-38
本文以托宾Q为公司价值的衡量标准,对在沪、深股票交易所发行A股692家上市公司20lO年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管理层持股与公司价值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公司规模、财务杠杆与公司价值显著负相关,国家持股比例、无形资产比例与公司价值的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我国2011年创业板上市公司财报数据为样本,通过分析管理层是否持股、持股比例、成长能力等因素与公司绩效的相关关系,研究管理层持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程度问题。实证分析表明,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管理层持股的公司在绩效表现上要好于管理层未持股的公司,公司绩效与管理层持股比例未呈现出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且前者受后者的影响程度随后者所处比例区间的变化而变动。研究结论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会影响公司绩效,前者对后者的影响程度呈区间效应。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代理理论为基础,实证检验了不同控制权性质下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发现无论是国有控股公司还是非国有控股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和管理层薪酬均与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但相对于非国有控股公司而言,提高管理层持股比例对国有控股公司业绩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2008—2010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信息披露、管理层持股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信息披露质量与现金股利政策显著正相关;管理层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政策显著正相关,且在管理层持股比例一定的条件下,信息披露质量好的公司股利支付水平低于信息披露质量差的公司。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代理理论为基础,实证检验了不同控制权性质下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发现无论是国有控股公司还是非国有控股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和管理层薪酬均与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但相对于非国有控股公司而言,提高管理层持股比例对国有控股公司业绩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企业投资价值最大化和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在股票市场不景气情况下,对管理层薪酬激励与企业投资之关系,实证分析了代理理论中的投资冲突以及管理层持股与企业投资的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管理层持股与企业投资之间不存在正相关性——这与股票市场好的情况相反,证明了股权激励在市场低迷时可能会失效。  相似文献   

15.
《企业技术开发》2015,(35):120-122
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文章主要从股权集中度和管理层持股两个维度,探究所有权是否具有对债务与企业价值关系的调节作用。在对主要学术文献数据库中有关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检索与汇总分析的基础上,利用Meta统计学方法进行了定量的综合分析,通过随机效应Meta回归分析探究所有权是否是影响资本结构对企业价值关系的异质性来源。研究结果显示,债务对企业价值存在较为显著的消极影响;股权集中度和管理层持股在调节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上起到了核心的作用,减轻了债务对公司价值的不利影响;同时,所有权具备调节作用,表明所有权存在对债务的一种补充作用,所有权和债务之间的互补性特征,建议我们需要共同研究这两个变量在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相互依存作用。  相似文献   

16.
骆希亚  施文 《价值工程》2015,(22):64-69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通过管理层持股将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堑壕效应转化为利益协同效应,能有效减少管理层的过度投资行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与企业过度投资—自由现金流存在二次曲线关系,过度投资对自由现金流的敏感性与管理层持股呈正U型关系。当管理层持股达到一定比例时,企业过度投资对自由现金流敏感度最低,对企业抑制过度投资的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我国民营企业2008—2019年的数据为样本,从避税代理观和利益趋同效应视角研究企业税收规避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以及管理层持股对税收规避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税收规避显著降低了民营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管理层持股有助于提高民营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可以抑制税收规避对民营上市公司企业价值的负相关关系.上述结果表明,税收规避行为侵害了民营上市公司企业价值,适当对管理层进行股权激励能够对这一影响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罗敏 《财会通讯》2014,(10):61-63
本文通过采用2009年至2013年国内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对股权激励作为减少代理成本的长期激励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管理层持股与否对改善公司的长期业绩效果不明显,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企业长期业绩经营绩效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公司采用管理层持股激励模式时要恰当提高管理层持股比例并采用恰当的股权激励方式。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系统回顾国内外有关上市公司管理层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沪深两市487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检验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特征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显示:总经理和董事长的两职合一与公司绩效关系不显著;而高管持股比例随着其不断增加,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呈现出"三段波浪线"特征。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中国泛农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泛农业上市公司中,管理层持股有助于协调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国有股股东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着"攫取之手",国有股股东对公司治理有着消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