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7 毫秒
1.
目的评价贝前列腺素钠分别对比西洛他唑和沙格雷酯在治疗外周动脉疾病(PAD)方面的经济效益,为PAD患者的治疗及医保支付提供循证决策依据。方法利用决策树模型,模拟6个月用药周期内的健康经济产出。模型结果产出包括直接医疗成本、生命质量调整年(QALYs),以及增量成本-效用比(ICUR)。临床疗效数据和患者医疗成本数据通过15位分布全国的PAD领域的临床专家访谈得到,其职称为副主任及以上;效用数据和药品价格分别通过已发表的文献和药品招标采购价格数据库获得;严重不良事件的分支概率进行了网状Meta分析和合理假设。最终对所有的模型参数进行单因素敏感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以检测模型的稳健性。结果对于PAD患者,与西洛他唑比较,6个月贝前列腺素钠的治疗方案将会产生0.026 QALYs的健康获益,对应减少806元成本,即ICUR为-31 247元/QALYs;与沙格雷酯比较,贝前列腺素钠将会产生0.017 QALYs的健康获益,对应额外479元的成本产出,即ICUR结果为28 778元/QALYs。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显示,模型产出的ICUR值对药物的成本和严重不良事件处理成本最为敏感。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2000次迭代的ICUR均值与确定性结果误差小于5%;成本-效用可接受曲线显示,在一倍中国人均GDP的支付意愿阈值内,贝前列腺素钠的成本-效用有100%的概率占优。结论从中国医保支付的角度,与西洛他唑和沙格雷酯比较,贝前列腺素钠在治疗PAD上具有成本-效用优势。  相似文献   

2.
在药物经济学评价中,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和成本-效用分析(cost-utility analysis)是两种最常用的评价方法。这两种评价方法比较类似,甚至很多学者将成本-效用分析看成是成本-效果分析的一种特殊情况,即不采用单个的临床效果指标,而采用QALYs这个综合指标时的成本-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疼痛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根据随机、双盲双模拟临床试验获得的疗效结论,结合成本信息,以帕米膦酸二钠为对照,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模型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唑来膦酸的成本-效果比为28.54,而帕米膦酸二钠的成本效果比为34.58。结论:与帕米膦酸二钠相比,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具有更优的成本-效果,可以为临床节约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防治药物利伐沙班与华法林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本研究对心房颤动卒中的患者制订了两种治疗方案,华法林片(A组)、利伐沙班片(B组),运用药物经济学知识(成本-效果分析及敏感性分析)对利伐沙班和华法林预防心房颤动相关卒中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利伐沙班组与华法林组比较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是508565元/QALYs元,即每多获得1个QALYs需要多花508565元。结论我国大部分地区华法林用于预防心房颤动卒中与利伐沙班比较具备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介入治疗与药物保守治疗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以入选的243例N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种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分为介入治疗组(173例)和药物保守治疗组(70例),从中国医疗保障角度出发,基于Markov模型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和医疗成本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 Markov模型分析显示,NSTEMI两种治疗方案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82 549.47($/QALYs)。在WTP=139 836.00的阈值标准下,ICER远小于阈值标准,介入治疗组比药物保守治疗组更具有经济性。结论当WTP=139 836.00阈值标准(2014年3倍人均GDP),介入治疗方案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实例研究结果可以为医疗卫生决策部门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介入治疗与药物保守治疗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以入选的243例N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种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分为介入治疗组(173例)和药物保守治疗组(70例),从中国医疗保障角度出发,基于Markov模型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和医疗成本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 Markov模型分析显示,NSTEMI两种治疗方案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82 549.47($/QALYs)。在WTP=139 836.00的阈值标准下,ICER远小于阈值标准,介入治疗组比药物保守治疗组更具有经济性。结论当WTP=139 836.00阈值标准(2014年3倍人均GDP),介入治疗方案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实例研究结果可以为医疗卫生决策部门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天麻醒脑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经济性,为国家医保政策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卫生体系角度出发,构建决策树模型,对天麻醒脑胶囊对比复方苁蓉益智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进行成本-效用分析,产出指标为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对天麻醒脑胶囊对比通心络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产出指标为临床有效率。成本数据根据药智网药品价格进行计算,效果数据来源于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并利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方法分析结果稳健性。结果与复方苁蓉益智胶囊相比,天麻醒脑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当治疗周期为24周时,成本低(997.92元vs4213.44元),效果高(0.3354 QALYs vs 0.3313 QALYs),ICER<0;当治疗周期为36周时,成本低(1496.88元vs6320.16元),效果略低(0.5044 QALYs vs 0.5062 QALYs),ICER=2604809.84元/QALY,明显高于意愿支付(WTP)阈值(2020年3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16000元);天麻醒脑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与通心络胶囊对比,成本低(166.32元vs295.68元),效果高(87.5%vs80.0%),ICER<0;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具有稳健性。结论天麻醒脑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与复方苁蓉益智胶囊相比具有经济学优势;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与通心络胶囊相比具有经济学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社会角度,通过成本-效果分析和成本-效用分析评价奇正消痛贴膏与双氯芬酸钠乙二胺乳胶剂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经济学优劣,为急性腰扭伤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和通辽4个城市5所三级医院的急性腰扭伤患者295例,其中奇正消痛贴膏治疗组152例,双氯芬酸钠乙二胺乳胶剂治疗组143例。选取疼痛消失时间为效果指标,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为效用指标,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及成本-效用分析。结果与双氯芬酸钠乙二胺乳胶剂治疗组相比,奇正消痛贴膏治疗组疼痛消失时间显著缩短(8.26 d对9.23 d,P<0.001),且获得更多的QALYs(0.0362对0.0359,P=0.597),但治疗成本也更高(308.52元对297.43元,P=0.697)。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11.43元/d,即减少1天疼痛时间需多花费11.43元。增量成本效用比(ICUR)为36 966.67元/QALY,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建议的成本效用阈值115 000元(人均GDP的3倍)。结论在急性腰扭伤的治疗中,外用止痛药物奇正消痛贴膏是非常具有成本-效益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已在中国上市的泛基因型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方案与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为基础的治疗方案用于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经济性。方法 从中国医疗卫生体系视角出发,以中国初治CHC患者为目标人群,构建Markov模型。分别模拟非肝硬化和代偿性肝硬化CHC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案下获得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和所花费的直接医疗成本,并计算增量成本-效用比(ICUR)。采用敏感性分析验证结果的稳健性。结果 对于非肝硬化CHC患者,与传统的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PR)方案比较,3种泛基因型DAAs方案均增加了QALYs而显著降低了终身医疗成本,均为绝对优势方案。对于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方案的QALYs最高而终身治疗成本最低,依然是绝对优势方案。格卡瑞韦/哌仑他韦和索磷布韦联合达拉他韦方案与传统PR方案比较,ICUR分别为3 106.09元/QALY和80 843.45元/QALY;前者小于本研究设定的意愿支付阈值70 892元/QALY(2019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后者明显小于2019年国内人均GDP的3倍(212676元/QALY)。因此与传统PR方案比较,格卡瑞韦/哌仑他韦和索磷布韦联合达拉他韦方案亦具有显著的药物经济学优势。敏感性分析结果验证了基础分析结果的稳健性。以最具经济学优势的索磷布韦/维帕他韦为对照方案,通过成本-效用分析和阈值分析,测算若格卡瑞韦/哌仑他韦和索磷布韦联合达拉他韦方案达到同等经济性,格卡瑞韦/哌仑他韦、索磷布韦和达拉他韦需分别降价80.5%、80.0%和82.3%。结论 对于非肝硬化和代偿性肝硬化CHC患者,所有泛基因型DAAs治疗方案均具有显著的药物经济学优势,其中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最具成本-效用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分析苯环喹溴铵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与经济性,为临床提供更加经济、合理的AR用药方案。方法 构建苯环喹溴铵和布地奈德治疗AR的Markov(马尔可夫)模型对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生存状态进行模拟,根据AR的疾病特征,模型包括疾病发作和疾病控制两种健康状态。选用决策树模型进行成本-效果分析;采用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作为健康产出指标,以2021年1倍人均GDP作为意愿支付(WTP)阈值判断不同方案的经济性。结果 对比两方案成本和疗效指标数据,苯环喹溴铵治疗方案相较布地奈德治疗方案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值为4 915.87元/QALY,小于既定的1倍人均GDP的WTP阈值,苯环喹溴铵方案与布地奈德方案相比具有成本-效果优势。敏感性分析显示,布地奈德和苯环喹溴铵方案第4周患者的鼻部总症状视觉尺度量表(Multi-VAS)评分是对ICER影响的主要因素,在既定WTP下,苯环喹溴铵对比布地奈德具有经济性的概率为99.98%,苯环喹溴铵作为优势方案结果具有一定稳定性。结论 对于AR,抗胆碱能药苯环喹溴铵对比鼻用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更具有成本-效果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阿普米司特治疗中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方法 以中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医保视角,设置阿达木单抗为对照方案,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构建Markov模型并分别对各参比方案下患者治疗状态进行模拟,根据增量净货币收益(INMB)评价阿普米司特相比于阿达木单抗用于中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治疗中的经济性,并进行敏感性分析来验证结果的稳定性。结果 阿普米司特治疗方案的总成本为384 602.41元,总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为13.16,阿达木单抗治疗方案的总成本为405 920.65元,总QALYs为13.19。阿普米司特方案相比阿达木单抗方案的增量成本为-21 318.24元,增量QALYs为-0.04,INMB为18 414.12元/QALY。敏感性分析中各因素对研究结论无明显影响。结论 在对中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的治疗中,阿普米司特方案相比阿达木单抗方案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PUB)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PUB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成本-效果,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25%vs. 78.75%,P<0.05);将两组成本和效果参数代入模型进行成本-效果分析,观察组成本高于对照组,同时所获得的效果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对两组方案进行增量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7 195.71元;单因素敏感性分析与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均与基础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PUB的临床疗效优于奥美拉唑,若患者的意愿支付(WTP)阈值高于7 195.71元,埃索美拉唑更具有经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艾普拉唑、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3种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成本-效果,为临床制定合理用药方案。方法抽取2011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例119例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患者均予黛力新片2片,早晨及中午各服1片。A组45例给予艾普拉唑5mg,早餐前1片,B组40例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早餐前1片,C组34例给予雷贝拉唑10mg,早餐前1片,三组疗程均为28d。各组结果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B、C三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率分别为95.5%、92.5%、91.2%,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7.67元、6.06元、6.83元。结论 3种方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从药物经济学角度考虑,B组方案较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医保续约后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对比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经济性。方法 采用医保续约调整后最新医药价格,运用IQVIACORE糖尿病模型,计算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治疗30年的健康产出和卫生成本,并进行增量成本-效果分析。研究基于卫生体系角度,成本包括降糖治疗、疾病管理及并发症治疗的直接医疗成本,健康产出指标为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 adjusted life years, QALYs),贴现率使用5%。通过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概率敏感性分析、情境分析验证评价结果的稳健性。结果 基于医保续约调整后的价格,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组与甘精胰岛素组比较,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减少了20 595元,QALYs增加了0.133,敏感性分析显示基础分析结果稳健。结论 与甘精胰岛素相比,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用于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治疗中可以改善患者健康产出并节约成本,是经济性更优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国产肠溶阿司匹林与拜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药物的不同随机将其分成A、B两组,每组45例,A组患者服用国产肠溶阿司匹林,B组患者服用拜阿司匹林,随访总结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发现,A组和B组患者在被迫停药、急性心肌梗死(AMI)、病死、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肠溶阿司匹林和拜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相当,说明国产肠溶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值得肯定,且服药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背景:类风湿关节炎(RA)的治疗,已经从传统的"症状缓解性抗风湿药"(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扩展到了DMARDs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目标:评价医学文献中DMARDs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济价值,尤其是3种TNF-α抑制剂(Adalimumab、Etanercept和Infliximab);并与传统的DMARDs,[如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抗疟药(antimalarials)、青霉胺(Penicillamine)、金制剂(gold)、甲氨蝶呤(Methotrexate)、硫唑嘌呤(Azathioprine)、来氟米特(Leflunomide)和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等]进行比较。疗法:从MEDLINE和HealthSTAR数据库中榆索有关成本-疗效(cost-efficacy)、成本-效果(cost- effectiveness)和成本-效用(cost-utility)研究的英文文献(从1966年到2004年11月)。在题目中查找的关键词和/或医学主题词(MeSH)为"cost-benefit analysis"、"rheumatoid arthritis"、"antirheumatic agents"、"antineoplastic"和"immunosuppressive agents"。批判性地对所有文献进行了评论,并采用卫生经济学研究质量评价(Quality of Health Economic Studies)量表进行了评价。多数文献评价了DMARDs生物制剂对传统DMARDs治疗无效患者的疗效。文献评价考虑了比较药物、疗效测量、研究角度、模型期间、治疗期间和贴现率等因素。结果:共检索到180篇题目相关的文章,其中155篇被手工排除。对剩余的25篇文献的摘要进行考查,其中13篇文献符合要求,全文纳入了综述。最终.我们选择了2篇成本-效果分析和6篇成本-效用分析的文献作为本文综述的主要对象。其中,一篇研究时间为6个月的报告指出,用DMARDs三联疗法(甲氨蝶呤 羟氯喹 柳氮磺吡啶)对单用甲氨蝶呤治疗无效的患者较经济,这与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治疗指南中报告的三联疗法优先于生物制剂使用相一致。与非二线药物相比,每增加一个病人达到ACR20反应时,三联疗法的增量成本一效果比(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ICER)为1500美元。生物制剂疗法的成本高于传统DMARDs,但是给患者带来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的增加也更多。尽管各研究的设计和假设有所差别,发表文献中的经济学模型一致认为,生物制剂相对于传统DMARDs治疗的ICERs小于每QALYs50000美元,尽管在敏感度分析中有报告ICERs大于每QALYs100000美元的可能。结论:临床治疗指南中推荐,生物制剂疗法在传统DMARDs治疗失败之后使用。文献中报告的生物制剂相对于传统DMARDs的ICERs在其他可接受的医疗干预措施的ICERs阈值之内。生物制剂治疗增加的成本所带来的价值,最终需要由药品目录制定者和政策决策者来判定,因为没有一个最高合理成本的绝对衡量标准。这些模型可以给决策者提供信息,但是在解释和应用这些结果的时候需要谨慎。我们还需要有更多的研究,采用各种治疗指标来评价不同DMARDs生物制剂在治疗RA时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贝米肝素钠预防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成本-效果,以更好地做出临床用药决策。方法 构建决策树(预防阶段)和Markov模型(长期模拟),基于中国卫生体系视角评估贝米肝素钠与依诺肝素钠的成本-效果,研究时限为15年。转移概率数据主要来源于临床试验和文献,成本和效用数据主要来源于文献和调研。结果 基础分析结果显示贝米肝素钠具有绝对优势。模型预测贝米肝素钠组相比于比依诺肝素组,15年内可额外增加0.000 4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且节省2 179元。概率敏感性分析显示,当意愿支付阈值为85 698元/QALY时,贝米肝素钠相比于依诺肝素钠具有成本-效果的概率为98.8%。结论 在中国情境下,骨科大手术后采用贝米肝素钠预防VTE具有成本-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带量集中采购(简称集采)前后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等五联药物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药物涂层支架植入术后治疗的疗效和经济性。方法收集2018年1—6月和2022年1—6月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行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的1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治疗药物是否使用集采药品分为非集采组31例,予以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琥珀酸美托洛尔、瑞舒伐他汀和厄贝沙坦五联药物;集采组76例,予以集采阿司匹林、集采替格瑞洛、琥珀酸美托洛尔、集采瑞舒伐他汀和集采厄贝沙坦五联药物。比较集采组和非集采组的临床疗效、成本-效果、出血发生率,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集采组和非集采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37%和96.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集采组CER显著优于非集采组(P<0.05),集采组与非集采组比较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12476.9元;敏感性分析结果与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一致;非集采组和集采组随访12个月期间无出血相关事件(需就医或住院)发生,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采和非集采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等五联治疗方案的效果无显著差异,但集采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等五联治疗方案的经济性更优,为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长期研究视角出发,对将七价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纳入免疫规划方案开展经济学分析,探讨对疫苗产品开展成本-效果分析时进行长期评价的重要性。方法从支付方的研究角度,构建Markov模型,结合北京市的成本数据和我国台湾地区健保局的流行病学数据,模拟在北京市将PCV7纳入免疫规划方案,实施10年后的成本效果进行研究。结果经过成本-效果分析得出,免疫规划方案实施10年期间,在北京市共避免6390人死亡、获得6393个QALYs,其中以2岁以下儿童和65岁以上老人受到的保护效果最显著。而且从长远来看,对全人群而言,方案实施10年使得总成本可节约7.14元/人。结论在进行疫苗类产品成本-效果分析时,关注其对成本、效果长期影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添加达格列净治疗中国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成本-效益。方法 基于DAPA-HF试验数据和相关文献,构建循环周期为3个月、时限为10年的多状态Markov模型,以医疗卫生系统为研究角度,根据是否添加达格列净,分为达格列净组和对照组,模拟添加达格列净治疗HFrEF患者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和直接医疗成本,比较两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并用敏感性分析验证结果的稳健性。结果 与标准治疗方案相比,添加达格列净治疗中国HFrEF患者增加0.46 QALYs,直接医疗总成本增加9 976.01元,ICER值为21 649.33元/QALY,低于我国2022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85698元;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显示对照组的心血管死亡下限值对ICER值影响最大,概率敏感性分析显示在意愿支付(WTP)阈值为85 698元/QALY时,添加达格列净具有经济性的概率为70.4%。结论 在我国标准治疗方案基础上添加达格列净治疗HFrEF极具成本-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