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6月3日美国举行关于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听证会得出结论 :美国还不到讨论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时候。紧接着 ,6月28日 ,欧盟对中国一年前提出的“市场经济地位”申请的初步评估结果 ,决定暂时不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一时间 ,市场经济地位成为我国对外经济交往议论的大事。有说 :没有市场经济地位 ,无疑将严重影响我国企业的产品出口 ,尤其是我国企业在反倾销应诉中将长期处于不利地位。有说 :反倾销可能导致投资的转移。有说 :中国入世时承诺的代价太大 ,等等 ,不一而足。媒界的讨论 ,学者的判断 ,让我们清醒。但某些…  相似文献   

2.
对华反倾销与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玉婧 《生产力研究》2004,(6):102-103,122
我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主要原因是被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视我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而受到歧视性待遇。本文探讨了非市场经济的认定和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成果 ,提出了我国应对反倾销中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际反倾销调查中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是影响中国外贸持续稳定发展的障碍因素之一。中国“入世”后,困扰多年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依然存在。为了有效克服并最终解决中国“入市”的问题,我国应该以此为契机加快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争取通过谈判以各国国内法的形式解决问题;加强出口行业竞争秩序的管理,尽快建立出口反倾销监督预警机制;积极进行市场经济地位抗辩。  相似文献   

4.
欧盟的反倾销法中对我国企业存在明显的歧视,突出的就是拒绝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解读欧盟对华反倾销调查有关案例,有利于应诉企业依据反倾销规则来发挥会计智慧,维护中国企业申请市场经济地位的会计权益。  相似文献   

5.
目前 ,欧美等主要贸易进口国的反倾销策略对中国商品的出口和经贸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和损害 ,如何应对反倾销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加入世贸组织后 ,欧美主要贸易进口国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认定是中国企业遭遇反倾销的首要风险。积极应对反倾销 ,一方面中国政府通过国际贸易谈判 ,努力争取更多的国家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应当加强自律和自我完善 ,通过苦练“内功” ,提高企业防范反倾销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入世之初没有取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致使在反倾销中处于被动,屡遭反倾销指控和败诉,制约出口快速增长,这引起了中央政 府、企业和社会广泛关注。2004年,争取早日取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努力已经展开。在中外博弈中,我们必须清楚谈判的底线。没能以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是个历史遗留问题。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被称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在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成立了巴黎统筹委员会,封锁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冷战结束后,这一机构虽然已经过时,但对中国、苏…  相似文献   

7.
试论反倾销会计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周友梅 《当代财经》2003,(11):109-113
中国严峻的国际反倾销形势,迫切需要建立反倾销会计。本文就国际反倾销与反倾销会计保护机制、反倾销会计信息平台与竞争对手会计、国际反倾销法会计规则的解读、市场经济地位的会计要求等反倾销中的会计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磊 《时代经贸》2009,(12):57-58
经过30年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但由于经济政治等方面原因,在反倾销调查中关国仍将我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借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适用替代国制度,给应对反倾销及我国经济贸易发展带来极大不利影响。本文试图分析问题的由来,阐明它影响应对反倾销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并揭示其实质,以期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促进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张艳  李莉震 《经济管理》2006,(14):60-64
反倾销作为一种行政裁决处罚措施,其特征是程序性强,处理周期长,在反倾销行政主管当局做出终裁后,还有可能进一步进入司法复审程序。就我国的受调查企业而言,在一系列应诉程序中,通常会涉及到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争取“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事实上,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我国企业出口的瓶颈,面对严峻的被提起反倾销的形势,本文拟就我国企业应诉时如何争取“市场经济地位”,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据中国经营报报道,9月4日,印尼贸易和工业部部长里妮·苏万迪在雅加达举行的东盟和中日韩经济贸易部长会议结束后宣布,东盟十国已经正式承认中国的全面市场经济地位。相对于美国提出的“非市场经济国家”概念,这是中国第一次获得世界区域性合作组织对自己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中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团一位法律事务官员曾撰文指出,解决“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应限制在反倾销领域,它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有限。为此,有观察家认为,此次东盟承认中国全面市场经济地位,也更具“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郑伟 《新经济》2015,(2):16-17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经济建设不完善,我国许多企业内部出现了问题,加之歧视性对华政策的出台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针对我国反倾销的国家和立案不断增加,国内的许多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涉及范围较广,损失严重。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和企业的反倾销应诉能力,力促其他国家对中国市场经济和中国产品的肯定,摆脱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12.
反倾销会计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姣红 《经济师》2007,(6):169-170
文章分析反倾销会计和其他会计相比的特殊之处,以及反倾销会计的作用,就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待遇,在非市场经济地位待遇下的对策等问题展开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对华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越来越多。这项贸易保护措施的频繁使用使中国企业蒙受巨大损失,也成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重大障碍。对华反倾销调查的国际方面的原因是:在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认同问题上的差异,贸易保护主义增强,中国对外出口的较快增长;国内方面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各级政府不正确的政绩观,中国企业的低价策略,个别企业的倾销行为。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争取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入世之初没有取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致使在反倾销中处于被动,屡遭反倾销指控和败诉,制约出口快速增长,这引起了中央政府、企业和社会广泛关注.2004年,争取早日取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努力已经展开.在中外博弈中,我们必须清楚谈判的底线.……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入世之初没有取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致使在反倾销中处于被动,屡遭反倾销指控和败诉,制约出口快速增长.这引起了中央政府、企业和社会广泛关注。2004年,争取早日取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努力已经展开。在中外博弈中,我们必须清楚谈判的底线。  相似文献   

16.
反倾销和反补贴是西方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向中国企业频繁挥舞的两根贸易保护的"大棒",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更为这两根"大棒"增添了"威力".本文从反倾销、反补贴与"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关系着手,分析了"非市场经济地位"和"市场经济地位"对中国企业的影响,进一步对中国企业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加入WTO后,15年内其他成员方在对华反倾销调查中仍可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继续采用“替代国”办法,这将直接导致高额反倾销税。但若中国被诉企业能够证明自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则其实际价格和生产成本将被采信为“正常价值”,从而得到相对公平的待遇。本文结合两个案例,讨论在反倾销应诉中,中国企业应该如何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待遇,以及应诉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蒋燕 《经济师》2006,(9):45-46
印度已成为对华提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从总量看,中国是印度提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目标国;从年度看,印度对华反倾销调查数呈波动式前进态势;从裁决结果看,印度对华反倾销案终裁基本上都维持了初裁的反倾销事实的裁定;从趋势看,印度将继续是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化工产品仍是被调查的主要产品。印度并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正常价格”的衡量上以替代国为准,这需要引起中国企业的注意。中国企业应对印度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对策有:通过FDI规避反倾销诉讼;合理利用价格承诺;新出口商积极提出NSR;建立健全预警机制;掌握必要的上诉程序;警惕倾销引诱。  相似文献   

19.
王爱东  齐建民 《经济师》2002,(12):61-62
国外企业对我国企业的反倾销诉讼已经给我国的有关企业造成了损失 ,我国加入WTO后应充分利用WTO的有关规则 ,从完善我国出口企业制度建设、努力争取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健全应诉机制、寻求多方支持、认真研究WTO《反倾销协议》、尽量在当地设厂生产等方面做好反倾销的应诉工作。  相似文献   

20.
反倾销等贸易壁垒与中美双边贸易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沈国兵 《财经研究》2007,33(1):101-111
文章经研究发现:(1)1995~2005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位,主要来源国是印度、美国和欧共体等;中国遭受的反倾销调查、最终措施指数分别为3.43和3.89,表示中国出口强烈地遭受到国外反倾销的影响。而同期美国遭受的反倾销强度指数小于1,表示美国出口较少受到他国反倾销的影响。(2)1995~2005年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最终措施对称率均较低(0.26和0.20),而美国发起的对称率均较高(2.26和2·46)。并且,中国对美反倾销调查、最终措施对称率均较低(0.33和0.20)。基于反倾销对称性,入世后中国应加大反倾销应诉和起诉力度以抑制对华反倾销活动,并且应积极谋求WTO承认其市场经济地位。(3)1995~2005年美国对华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最终措施指数分别为1.72和2.20,表示美国对华反倾销行动强烈地影响到美国从华进口。美国对华反倾销调查、最终措施对称率分别为3.05和5.00,表示美国对华反倾销强烈地影响到中美双边贸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