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8,(1):9-12
城市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同收入群体的职住空间分化与通勤行为差异增加,目前已有研究对于收入对通勤的影响存在争议。基于2014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定量描述和分析了全国、区域和省级尺度下居民的通勤格局,并探讨了居民收入与通勤时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我国城市居民2014年平均通勤时间为20.68分钟,并且存在较大的区域与省级差异。(2)收入对居民通勤行为具有正向的影响,收入越高通勤时间越长。(3)通勤还受到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社会经济属性和住房属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伦敦居民就业通勤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回顾伦敦区域构成与就业人口变动趋势的基础上,对伦敦居民的就业通勤状况进行了介绍。从出行方式和居住区位、就业通勤与非就业通勤、内向通勤与外向通勤,以及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之间的关系视角,对伦敦居民就业通勤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居民通勤与健康的关系逐渐受到重视,但已有研究缺乏基于全国跨城市居民通勤时耗与居民全方位健康关系的检验,也缺乏对性别和通勤经验的异质性分析。使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实证检验了通勤时耗与居民自评健康、客观健康、健康行为与结果、心理健康的关系,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通勤时耗会显著降低居民自评健康、增加居民感觉身体不适的可能、减少居民睡眠时间、降低居民心理健康。异质性分析发现,通勤时耗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即通勤时耗对健康的负面效应对男性居民更弱。除客观健康外,通勤经验能够缓解通勤时耗对居民健康的负面效应。因此,缩减居民通勤时耗、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4.
厘清城市居民通勤出行特征,揭示其内在规律,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重要依据。基于天津市居民通勤特征调查,综合考虑智能手机信息化效应,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城市居民通勤方式选择的典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城市居民的个人属性、家庭现状、住房类型、职住地附近公共交通环境等因素对居民通勤方式与通勤时间作用显著,现阶段地铁分担率较低,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覆盖不足;智能手机的信息化效应对公共交通模式较为显著,对居民通勤时间、路线选择具有显著影响。最后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促进职住平衡、减轻低收入群体通勤负担、加快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等。  相似文献   

5.
基于出行链的居民行为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空间与居民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活动分析法(Activity-based Approach)是将时间与空间、活动与移动、选择与制约结合起来分析人类行为的有效手段.基于出行链(Tour-based)分析思想,以2007年北京城市居民活动日志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次序Logit模型对居民工作日出行的多目的性、交通方式机动化程度的决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个人社会经济属性对居民出行链的决策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居住空间由中心向外缘扩展,居民出行的多目的性增加、机动化程度提高,扩展至五环以外有所回落;活动时间、移动时间、出行距离对出行链的多目的化、交通工具机动化具有正向影响,晚高峰的机动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7年天津市居民住房与交通状况调查问卷》微观数据,利用空间插值法刻画天津市居民通勤特征,并构建MNL模型分析居民通勤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天津市居民通勤距离由内向外呈跳跃式衰减圈层结构,居住中心性与就业岗位郊区化并存;跨区域通勤以内部通勤为主,侧面通勤、逆通勤为辅;非机动化程度较低,以共享单车为主体的绿色出行模式初现;通勤距离、私家车及自行车、电动车拥有状况、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居民通勤方式选择行为影响显著。基于此,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打造慢行交通系统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市通勤问题不仅影响着居民的幸福指数,而且还决定着城市的运行效率以及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因此是提升居民生存质量,提高城市运行效率继而整体功能的关键切入点。近年来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交通拥堵、通勤不畅,已经成为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困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设置通勤时间、通勤距离、通勤类型以及居民满意度等指标,揭示北京市通勤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功能更新、城市交通规划以及居民职住均衡抉择,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城市空间扩展造成了通勤距离、通勤时耗的不断增加.近年来,由于行政中心、高等院校等纷纷外迁和城郊大型住宅区的开发建设,形成了很多规模较大、配套不完善的单一功能用地或功能区.居住与就业功能的双重空间失配和出行时间、方式具有规律性的通勤交通,不仅导致高昂的通勤成本,还表现出明显的双向流动特征.以济南为例,通过对典型功能区居民通勤的抽样调查,分析了出行者属性和通勤特征以及双向通勤现象对交通成本、道路负荷和城市运行效率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和交通规划等角度,提出了保障功能布局与交通互适、居住和就业平衡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住区视角研究家庭非通勤出行能耗影响途径对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石家庄、郑州和太原三个城市家庭的非通勤出行能耗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住区建成环境、家庭社会经济特征、生活方式和交通工具均对非通勤能耗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建成环境的总体影响略低于其他三个方面。住区建成环境对非通勤能耗的作用形式以间接影响为主,提高路网密度和均衡度,增加住区周边商业及公共服务设施混合度有助于减少私家车购买和使用频率,进而降低非通勤能耗。机动车补助和停车便捷程度也是影响家庭购车决策和出行模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基于北京市双井街道居民的活动日志调查、惯常活动空间调查和深度访谈,研究疫情前、疫情严重时期、复工时期居民时空行为的变化特征及其制约因素.疫情制约下的居民活动从家外转向家内,各类活动的时间分配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在疫情严重时期的休息日,居民的家庭事务时间显著增加,出行和购物活动时间大大减少.疫情期间,居民休闲活动的空间范围大大压缩,而对工作活动空间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居家办公;人均出行次数减少并主要表现在公共交通出行上;而复工时期的居民活动尚未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从常态到应急态下,权威制约增加并且显著抑制居民的家外活动,组合制约和能力制约凸显,ICTs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居民克服了时空制约;从应急态到常态,以健康信息认证为代表的权威制约仍然存在,而组合制约和能力制约则逐渐与疫情前的状况相似.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7,(27):205-206
职业能力评估是残疾人就业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残疾人职业选择及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残疾人提供职业评估,有助于准确了解残疾人的兴趣、特长和不足,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提高就业成功率。本文分析了残疾人职业能力评估的内容、意义和应用现状,并根据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发的建筑物偏斜及基础开裂,是岩土工程界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文章从不同基础受力特点、结构受力等角度对沉降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独立基础产生偏斜的的原因,为基础纠偏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科学地界定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各国在经济发展中有各自的特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因此,不应该简单地通过应用某一种政策主张,来解决一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而应实事求是地分析一国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适当的政策组合,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广州工业文化遗产保护方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州在中国近现代工业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梳理广州工业遗产的固有脉络,找出现阶段研究的要义和难点,坚定传承历史文化的立场,实施保护利用双赢的方略,对维护城市个性特色、提升城市价值品位很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制约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自营物流、市场交易成本,物流企业规模,信息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分析了制约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适应高技术战争需要,加快我军装备物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大的军事物流体系已经成为高技术战争强有力的支撑。军事物流的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决定战争进程和结果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本文从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出发,提出了高技术战争对军事物流的需求;基于对美军军事物流的分析,对装备物流的基本内涵、装备物流建设的发展战略和需要重视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从颁布的时间看,我国迄今为止发布过的会计准则体系均是在国际会计准则作修订之后发布的,可以认为,我国的准则是在充分考虑了我国国情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本文以存货这一有代表性的准则为切入点,将我国新旧存货准则及IAS2作比较分析,试从我国存货准则的变化及与IAS2的差异来探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势及规律。  相似文献   

18.
模拟计算毒气扩散事故后果,可以为事故应急处理提供依据。文章就有毒物质泄漏及扩散模型进行了探讨,并建立了有毒物质在空气中扩散危害性的查询系统。  相似文献   

19.
杨立峰  李政 《价值工程》2006,25(12):106-109
企业成长的源泉始终是企业成长理论研究的主题,近年来研究更加深入。本文回顾与分析了企业成长理论关于成长动力的研究,认为资源、能力、及知识是企业成长的动力与源泉,提出了企业应不断吸收、转换、创造知识,促进企业成长。  相似文献   

20.
建立并完善董事会是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内容。已改制企业在董事会建设中存在着董事结构不合理、董事作用难发挥、治理责任不清晰、缺乏必要的办事机构和议事规则等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根本途径是塑造真正的多元投资主体。从更深层次看 ,更需要树立公司治理上的法治思想、提高董事的内在素质并真正设计出合理的董事会运行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