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环境经济》2007,(8):70-70
瑞士将对进口化石燃料征收二氧化碳排放税瑞士联邦能源局6月28日宣布,瑞士将从2008年开始对进口化石燃料征收二氧化碳排放税,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据悉,瑞士将对进口化石燃料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税为每吨12瑞士法郎(约合10美  相似文献   

2.
能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近几年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化石燃料的不断开采,全球在未来可能会产生能源危机,随着中国和东盟经济的发展,近几年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往来密切,而中国和东盟都面临能源短缺的问题,中国和东盟开展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将会有效的促进两国的经济发展,缓解能源短缺的问题,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本文以中国和东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耗、和新能源合作指数来分析中国和东盟开展新能源合作的潜在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开展新能源领域的合作能促进双方的经济发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经济的发展又会增加中国与东盟开展新能源合作的潜在利益.  相似文献   

3.
在统计数据库的数据基础之上,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石化行业的消费量与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通过ADF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检验方法得到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碳排放量与GDP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086,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化石燃料的消费量呈现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1.072。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中国由于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导致化石能源使用量大幅增加,二氧化碳(CO2)排放量也快速上升,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CO2排放国。为此,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随着低碳经济时代到来,中国可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减少化石能源需求,从而减少CO2排放,并对全球减缓气候变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2000年,世界能源消费量约为14115万亿瓦时,其中85%来自化石燃料或核能。初级能源的一个最重要的消费者是电力部门。到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预计将增长20%,如无有效的措施,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增加14%。根据《京都议定书》,欧盟承诺2008年至2012年期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90年低8%,为此,可再生能源所占份额要从6%升至12%,并提高能效。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解决方案不仅仅包括技术手段,还包括改变能源输送和利用的潜在方法。因此,促进能源部门的研究与技术开发是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6.
化石能源使用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产生了温室效应,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造成了重要影响。研究能源供给结构低碳化问题,有助于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政策以及科技发展水平是中国能源供给结构低碳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实现能源供给结构低碳化,应提高能源工业的科技发展水平,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和实施能源可持续供给计划。  相似文献   

7.
低碳交通是为了倡导人们减少传统高碳化石能源的高强度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缓解因城市机动车辆急剧增加带来的一系列城市交通问题。低碳出行意识是影响人们出行交通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文章从思想意识角度,调查了天津市民低碳交通意识现状,并对现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天津低碳城市发展战略,从政府、环保组织、媒体和个人等角度提出了促进低碳交通发展、提高市民低碳意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构建扩展STIRPAT模型,使用1995—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中国城镇化对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及地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率的提高加强了能源消费需求的刚性——这在中、西部地区尤为明显;中国城镇化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区域差异,即东部地区的城镇化率与二氧化碳排放量成正比,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率与二氧化碳排放量成反比。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广州市2010—2013年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特征的分析,发现:(1)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呈总量上升、强度下降态势,4年间能源活动以年均3.33%的二氧化碳排放增速支撑了地区生产总值年均11.13%的快速增长。(2)从碳排放结构看,火力发电、工业、交通是广州最大碳排放源,约占各年度能源活动排放总量的87%,随着广州经济结构转型,火力发电和工业排放占比呈下降趋势,交通运输排放逐年上升。(3)从碳排放源看,煤炭燃烧排放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占年度碳排放总量的40%以上。建议:将能源和工业制造业作为广州市"十三五"温室气体排放控制重点对象,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以宣传示范为重点,倡导低碳生活模式,推进温室气体控制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1981—2010年的数据,建立VAR模型、 利用协整分析方法分析我国能源消耗、 经济发展和二氧化碳排放三者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能源消费、 经济发展和二氧化碳排放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能源消费是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并不一定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中部六省的碳排放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王铮等人提出的中国碳排放预估模型,测算在经济平稳增长条件下,中部六省未来的能源碳排放趋势,考虑了6省未来水泥工业的碳排放,并采用CO2FIX模型计算各省森林碳汇量,从而得出各省的净碳排放量,为各省制定碳排放战略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各省的能源碳排放量都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倒U型特征,能源碳排放高峰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是河南、湖南、山西、安徽、江西、湖北;6个省份水泥工业的碳排放都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水泥工业产生的碳排放量最大的是河南,最小的是山西;累计森林碳汇量最大的是江西省,其次是湖南省,河南省最小;各省应在减少能源碳排放的同时,控制水泥工业产生的碳排放,积极增加森林碳汇,从多方入手减少碳排放。  相似文献   

12.
采用碳足迹方法对2001~2009年中国的能源消费碳足迹、碳承载力和碳赤字作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显著增长,能源碳足迹由2001年的1.13Gt上升到2009年的2.21Gt,涨幅高达95.79%;同期碳承载力由1.08Gt增长到1.15Gt,涨幅仅为6.48%;而碳赤字则由0.05Gt提高到1.06Gt,9年间增高了20.24倍。可见由于碳足迹的增长速度远高于碳承载力,致使近来中国碳赤字快速增高,发展节能减排的任务还很艰巨。中国能源消费的碳足迹与美国、德国、印度等国的比较发现,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碳足迹不容乐观,但人均值远远低于美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3.
利用直接效用模型与岭回归分析方法,以1989—2009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以能源价格为解释变量,碳排放量为被解释变量,能源消费、能源效率和经济发展为中间变量,初步探究能源价格波动对中国碳排放量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无论是能源价格变量单独作用还是与其他变量联合作用,能源价格都会对碳排放量产生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调节程度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引入变量与碳排放量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中国30个省(市、区)2000~2010年的相关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面板协整检验表明:区域碳排放量与人均GDP、产业结构、人口数量、能源价格、能源效率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内生经济关系。运用面板模型估计各因素的影响系数分析,认为对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碳排放量影响最大的三大因素为人均GDP、人口数量和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15.
We tested the role of urbanization in the conventional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EKC) of Turkey’s developing economy and rapid urbanization. The effects of an increase in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were due to the usage of fuel oil and other traditional energy consumption patterns related to urban development. Based on our findings, we suggest that the EKC of Turkey is not an inverted U-shape. Thus, adapting of alternative and clean energy systems is necessary and unavoidable in Turkey, and Turkish authorities should consider renewable and alternative uses of energy to sustain a stable EKC.  相似文献   

16.
城市是碳排放的密集区域,城市化是我国碳排放量增长的重要因素。采用1985-2009年的中国城市化水平数据和同期中国碳排放量的测算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城市化与碳排放的关系进行检验。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碳排放量具有很高的正相关性,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碳排放量增加的重要原因,但碳排放量不是城市化水平的格兰杰原因。城市化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滞后性,短期影响较小,长期影响显著。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模型对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碳排放量进行动态模拟,分析其在长期和短期均衡关系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提出中国实现低碳城市化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促进经济增长最基本的要素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深,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实现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目标。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经济增长与资源供给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尖锐。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距,能源利用状况也不尽相同,本文比较研究东西部地区的碳排放,采用截面样本具有垂直维度信息和时间序列样本具有水平横截面信息的面板数据模型,并引入空间效应和计量方法,理论上对低碳能源发展进行补充和完善,实践上为政府制定经济与环境相互发展的能源战略提供指导,为中国全面实现节能减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发展低碳经济是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但在如何实现低碳发展问题上各国有不同的路径。从国际来看,碳排放强度与能源强度、石油消费结构、煤炭消费结构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从国内来看,中国的碳排放强度与能源强度和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相关。  相似文献   

19.
全球气候变暖已对人类生产与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文章利用统计实证的方法验证了二氧化碳气体排放与全球平均气温变化之间的关系,利用相关、回归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近年来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而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量的增加又是引起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节约能源,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在自然保护地周边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乡村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和资源产生的压力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而能源消费则是其中的重要方面。研究以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区为例,测算了农户在参与生态旅游前后各项能源的消耗及其碳排放的变化情况,并利用改进的STIRPAT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户在参与生态旅游之后能源消费结构呈多元化趋势,薪柴和电能源消耗成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农户接待游客量、收入水平以及实物和资金等能源补贴政策显著影响了能源碳排放量。基于此,提出规范农户经营行为、提高资金补贴、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加强宣传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