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是高职院校人才强校的根本和办出特色的关键。人事制度改革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重点是聘任制和分配制度改革。在实施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注意解决好用人机制、分配机制的配套问题,并努力做好教职工的思想发动和观念转变工作,充分发挥和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参与热情和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2.
苏小林  刘晓林 《价值工程》2013,(29):130-132
本文通过分析近几年湖南省实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践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从中发现造成湖南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成效不显著的诸多原因,以期为深化我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健全的管理体制、完善的用人机制和完备的政策法规体系提供可借鉴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有两项:一是在用人上实行聘用制,二是在分配制度上实施搞活机制.在用人上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订立聘用合同,确定单位和个人之间的工作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变国家用人为单位用人,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变终身制为契约合同制.在分配制度上要推行工资总额包干和工效挂钩,积极开展量化指标与收益分配的改革试点,搞活工资总量分配和事业单位内部分配,由此使事业单位也不再是"大锅饭"、"铁饭碗".  相似文献   

4.
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近几年来,我们把推行聘用合同制作为一项基本的用人制度和近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首选目标,在全市事业单位中有选择地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选人用人、工资分配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有益的尝试,使改革逐步深化.  相似文献   

5.
<正>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使各类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创新用人机制,推进人才强企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积极稳妥,分步实施  相似文献   

6.
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必然要求我们积极推进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实现企业人事管理形式的多样化,使企业人事制度改革与企业改革相适应、相同步。通过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创造出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健全一种经营管理者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完善一套管理严格、制度完备、群众参与的监督体系,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新的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进程,分三个阶段分析了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同时指出由于受传统体制影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展较慢,至今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与预期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包括事业单位的行政化管理模式至今未能打破,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还未形成,僵化的编制管理阻碍了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最后,针对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下一步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坚持用人制度改革,是实现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人才管理社会化的必由之路。作为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开展社会化人事管理和服务,如何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专业化的配套管理和规范的代理服务,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人才优先为主线,以建立和推行“阳光”用人机制为保障,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在盘活事业单位人才资源上取得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实行,在事业单位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试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是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需要,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在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最终目的是搞活和转换用人机制。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通过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充分调动事业单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能者上、庸者让的良性循环局  相似文献   

11.
徐虎 《价值工程》2011,30(10):287-288
高职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是近几年为符合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来开设的新兴专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专业办学特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岗位技能为基准,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从而推进"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最终构建以工作导向为基础课程体系的方法和有特色的专业教学资源库。  相似文献   

12.
胡钊红 《价值工程》2013,(14):235-236
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正在大力进行专业课程项目化的教学改革,这一教学改革符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将会对高职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改革的时间较短,其中存在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凸显,已经严重阻碍了这一改革的进程,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有效推进这一教学改革能有所建议。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职院校发展十分迅猛,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本人根据亲身教学经历和感受,结合民办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对"包保驱动"机制的实质与内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具有民办高职特色、有管理实效、有约束力的管理机制,通过该机制的实施,能够使民办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马艳红  谢尧 《价值工程》2013,32(5):254-255
软件产业在我国具有重要的位置,高职软件外包人才的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对软件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价值。总结多年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经验,探索新形势下的高职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同类院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李文生 《物流科技》2013,(11):107-111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高职教育发展从规模扩张转入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为了提高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出发,结合江门市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物流人才需求,构建“校企联动、三阶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探索,以期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杨倩 《物流科技》2021,(2):180-182
1+X证书制度作为"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任务,对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提升校企合作和加强社会服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广东省高职院校积极推行并实施物流管理专业1+X证书制度,有效进行书证融通,不断创新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为粤港澳大湾区着力培养一批产业急需、技艺高超的高素质物流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皮晓燕 《价值工程》2010,29(34):277-278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出现的一个新课题,职业指导是高职院校联系职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的重要纽带。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现状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改革和实践提出探索过程中的一些思路,以期促进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逐渐引入并开设《ERP供应链管理》这门课程。在信息数字时代下,事后的财务报告已然无法满足企业财务运转的需求。企业的财会人员只有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才能正确执行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业财融合便成为会计信息管理专业教学的一项主流趋势。基于此,论文着重阐述高职业财融合教学改革中《ERP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晓辉  周军  罗宝华 《价值工程》2010,29(8):206-206
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以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探讨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院校的协调作用以及企业的参与作用,以及促进校企合作,加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物流行业迎来蓬勃发展的时期。近年来,企业对学校提供的中职物流毕业生满意度较低,学生年龄小,职业责任感较差,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导致人员流动性大。物流公司需要的管理性人才居多,基层岗位一般选择本地居民或有从事物流行业经验的工作者。目前,我国物流人才十分匮乏,职业院校对于物流人才的培养还需要进行优化改革。中职院校应结合社会实际需要的人才素质,建立基于市场导向的工作室平台,为企业培养适合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