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基于联盟组合的开放式创新绩效受到企业层面、联盟层面和组合层面等多维度因素的影响。基于联盟组合“点—边—网”的新视角,识别出资源丰度、关系广度、关系密度、结构强度4个层面的结构因素,分析该因素与创新绩效的倒U型“悖论”关系,并阐述“悖论”关系的理论基础及依据。研究表明,资源丰度、关系广度、关系密度、结构强度等相关因素与创新绩效并非简单地呈现直线性正相关。该观点有助于重新认识开放式创新的关系治理和价值创新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2.
赵炎  宣玲  陈文芳  韩笑 《技术经济》2020,39(7):63-71
本文以中国种子行业的战略联盟网络为样本,用地理邻近性、组织邻近性来表征联盟主体选择伙伴的特征,用网络点度中心性和结构洞来表征联盟网络的位置特征,研究种子行业2010—2015年的创新绩效。研究表明:地理邻近性对组织创新绩效呈倒"U"型影响;不同类型的组织结盟有利于组织创新绩效的提高;点度中心性正向促进组织创新绩效;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结构洞对组织创新绩效的影响为负;点度中心性负向调节地理邻近性与组织创新绩效间倒"U"型关系。最后,为我国种子行业联盟网络间创新绩效的提升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孵化网络是资源整合与创新增值的重要载体,但是孵化网络绩效方面的研究相对缺乏。鉴于此,主要关注孵化网络不同治理机制与网络负效应对网络绩效的差异性影响,以西安等地孵化网络为对象进行问卷调研,运用逐层回归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契约治理机制对孵化网络绩效具有倒U型影响,关系治理机制对孵化网络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进一步实证发现,两类网络负效应(结构与行为)在抑制孵化网络绩效的同时呈现出不同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创新转型背景下,聚焦治理机制和网络嵌入对于平台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的作用机制构建理论模型.基于问卷调查结果,采用回归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治理机制和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之间有着倒U型关系;不同类型网络嵌入模式与治理机制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有着不一样的交互作用.最后,得出管理启示:强化平台需求导向,合理划分平台责任边界;科学把控平台治理力度,保持合理网络嵌入强度;多方主体参与协同治理,不断调整平台治理方式.  相似文献   

5.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创新转型背景下,聚焦治理机制和网络嵌入对于平台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的作用机制构建理论模型.基于问卷调查结果,采用回归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治理机制和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之间有着倒U型关系;不同类型网络嵌入模式与治理机制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有着不一样的交互作用.最后,得出管理启示:强化平台需求导向,合理划分平台责任边界;科学把控平台治理力度,保持合理网络嵌入强度;多方主体参与协同治理,不断调整平台治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网络组织内部结构优化与运行效率提升离不开惯例这一重要的知识资源,作为描述联盟组织行为方式的一般术语,联盟惯例表现为稳定的做事方式、标准化的作业程序和统一的行为准则等多种形式,并且在协调主体之间合作关系、增强组织内部稳定程度以及提升经验信息交流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上海、南京和杭州地区261家企业调研数据,从惯例多元性视角出发,将联盟惯例解构为行动逻辑、内隐规范和交互共识,研究不同治理机制下联盟企业提升合作绩效的问题,同时揭示多元联盟惯例在研发联盟治理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契约治理机制与研发联盟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关系治理机制与研发联盟绩效之间存在正向关系;联盟惯例的3个维度对其调节效应不同,其中,行动逻辑和内隐规范对契约治理机制与联盟绩效之间的关系均有显著正向调节效应,而交互共识对契约治理机制与联盟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显著负向调节效应,同时,交互共识对关系治理机制与联盟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显著正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7.
网络组织内部结构优化与运行效率提升离不开惯例这一重要的知识资源,作为描述联盟组织行为方式的一般术语,联盟惯例表现为稳定的做事方式、标准化的作业程序和统一的行为准则等多种形式,并且在协调主体之间合作关系、增强组织内部稳定程度以及提升经验信息交流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上海、南京和杭州地区261家企业调研数据,从惯例多元性视角出发,将联盟惯例解构为行动逻辑、内隐规范和交互共识,研究不同治理机制下联盟企业提升合作绩效的问题,同时揭示多元联盟惯例在研发联盟治理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契约治理机制与研发联盟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关系治理机制与研发联盟绩效之间存在正向关系;联盟惯例的3个维度对其调节效应不同,其中,行动逻辑和内隐规范对契约治理机制与联盟绩效之间的关系均有显著正向调节效应,而交互共识对契约治理机制与联盟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显著负向调节效应,同时,交互共识对关系治理机制与联盟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显著正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8.
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探讨创业者外部关系构建、二元机会能力与初创企业创新三者间关系,并利用对大学生创业者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部关系构建与初创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外部关系构建正向影响创业者探索性机会能力,但对创业者利用性机会能力的影响呈倒U型;利用性机会能力对初创企业创新绩效具有倒U型影响,而探索性机会能力对初创企业创新绩效具有线性正向影响。研究结论肯定了外部关系与创业者机会能力对于提升初创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作用,可为大学生创业创新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抱团研发现象出发,运用基于模块度Q指标的GirvanNewman算法,动态识别发明者合作创新网络社群。通过社群动态追踪,将社群结构动态定义为社群成员流动和社群经纪人稳定两个维度,利用负二项模型,在网络位置的调节作用下,考察发明者所处网络社群结构动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发明者合作创新呈现明显的动态社群结构,社群成员流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社群经纪人稳定正向影响创新绩效且正向调节社群成员流动与创新绩效间的倒U型关系;发明者所处网络核心位置及结构洞位置均正向调节社群成员流动对创新绩效的倒U型影响、负向调节社群经纪人稳定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负向影响社群经纪人稳定对社群成员流动与创新绩效间倒U型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了解研发抱团行为,为创新网络治理和网络权利配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关系交换理论,采用比较研究法,探讨契约治理与关系治理对联盟成功的差异化影响并识别边界条件。运用410家联盟企业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关系治理比契约治理更有助于企业实现联盟成功,且这种影响效应随着联盟情境不同而发生改变。当联盟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程度加深时,企业会更加依赖于关系治理而非契约治理实现联盟成功;当联盟伙伴行为不确定性程度加深时,企业选择契约治理比依赖关系治理更容易实现联盟成功。研究结论可为联盟企业在不同情境条件下选择恰当治理机制并实现联盟成功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开放式创新集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于一体,对于促进合作研发与创新成果转化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创新主体间目标分歧、利益冲突等关系治理问题影响创新绩效与商业化成败,已成为制约开放式创新实践的主要障碍。基于“知识搜索→知识整合→商业化”的过程管理视角,考察了开放式创新关系治理问题的表现与产生机理,发现解决关系治理问题的关键是维护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间动态均衡,提出了以信任及关系规范为主体的关系治理机制理论框架,并从合作关系的内在规则与外在行为两个方面论证了关系治理机制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结合社会资本理论与知识管理理论,基于大学生创业样本,实证研究初创小企业外部关系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①初创小企业外部关系强度对其创新绩效具有倒U型影响,而关系广泛性对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②关系强度对互补型知识整合具有倒U型影响,对辅助型知识整合具有促进作用,而关系广泛性对互补型知识整合与辅助型知识整合均起到促进作用;③互补型与辅助型二元知识整合在外部关系资本与创新绩效关系间起一定中介作用,尤其是互补型知识整合在关系强度与创新绩效间的正向中介效应随着关系强度的提高而减弱,当关系强度达到较高程度时将转为负向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3.
双元型组织已成为动态环境下战略管理研究的新范式,然而国内外研究对双元性组织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尚未达成一致结论。基于网络理论和双元能力视角,通过采集253份企业问卷,探讨了战略联盟双元性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并采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关系承诺与共同愿景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①战略联盟双元性对合作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承诺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②关系承诺对合作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共同愿景在其中起调节作用;③共同愿景调节关系承诺对战略联盟双元性与合作创新绩效关系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类化-认同-比较分析框架,将技术联盟中的企业联合行动、关系认同和知识多样性引入企业创新绩效反应机制,构建联合行动、关系认同和知识多样性三因素交互调节模型,探讨企业创新绩效生成机制。运用428份水环境治理企业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联合行动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关系认同正向调节联合行动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企业间知识多样性正向调节关系认同在联合行动共同问题解决与企业创新绩效间的调节效应,即在企业间高知识多样性下,提高关系认同可以强化共同问题解决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而企业间知识多样性对关系认同在联合行动共同认知与企业创新绩效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对创新网络治理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梳理,对创新网络治理机制、形成机制、整合机制、创新机制与治理绩效进行了构念解释,并建立了绩效测量指标。应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灰色关联法与格序决策法,提出了灰格序评价方法。通过江苏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证研究,发现治理机制对创新网络治理绩效的作用具有较为显著的周期性特点。其中,形成机制具有先导性,是整合机制与创新机制发生作用的前提,创新机制具有滞后性,必须建立在有效的形成与整合机制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6.
项目组合作为企业重要的创新战略实施工具,目前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针对仅将企业内部因素作为创新项目组合成功前因的研究现状,从企业外部组织环境——联盟关系治理视角出发,基于197家IT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发现联盟关系治理对创新项目组合成功有显著正向影响,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在二者关系中起中介作用,项目关联度则分别调节了资源柔性、协调柔性与创新项目组合成功的关系。研究结果可为企业实现高绩效创新项目组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较高的网络权力意味着外部资源获取便利,但其是否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并未达成共识。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以知识获取为中介变量,以企业间信任关系和知识整合能力为调节变量,构建一个两阶段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以检验网络权力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结果表明:①网络权力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②网络权力显著正向影响知识获取,知识获取则对技术创新产生倒U型影响,知识获取在网络权力影响技术创新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③企业间信任关系有助于企业通过网络权力获取外部知识,知识整合能力有助于企业将获取的外部知识转化为技术创新。对于管理者而言,可以从关系网络治理和内外兼修两个方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与绩效。  相似文献   

18.
关于创新生态系统参与主体风险冲突及治理的研究,目前只停留在风险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方面,主要侧重于静态视角,鲜有文献从创新生态系统演进过程动态视角,并结合创新生态系统驱动主体领导企业考察风险防范和治理问题,而后者对于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更为重要。构建了领导企业治理的创新生态系统由契约规则到关系规则演化路径分析框架,并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创新生态系统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从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初期领导企业主导的契约治理到成熟阶段关系治理是一个连续不间断的演化过程,基于领导企业治理的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路径,包含契约规则主导的协同创新到契约规则向关系规则转换的创新网络形成再到由关系规则主导的开放式创新3个阶段,该过程以领导企业借助创新生态系统规范化设计完成整个创新生态系统互动、协同为主要形式。治理重点从企业间契约治理向领导企业主导的对整个创新生态系统关系治理转移,契约治理则转化为由领导企业主导以网络化设计为基础的关系互动和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9.
The business valu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an enduring research question. This research provides new insight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supporting this relation by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tools (KMTs) on the performances of business units involved in inter-firm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rojects. We extend current literature by developing and empirically testing a model where: (1) the use of KMTs is affected by critical organizational variables, (2) KMTs can impact the innovation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s of business units. We find that mutual trust and culture for change do not affect the extent of the use of KMTs, while collaborative experience and naturalness in using ICTs as substitutive of face-to-face contact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Moreover, we show that a more intense use of KMTs has a direct positive effect on new product performance and speed to market, as well as on financial performance. Yet, only new product performance acts as an indirect conduit linking KMT use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discussion and perspectives of further research concerning the impact of KMTs on innovation practices in inter-firm collaborative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