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阐述了当前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法律制度改革的成因和意义;从行政权力干涉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流转,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行权能力受制约,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客体确权工作滞后及农村集体土地征用侵占农民合法利益等角度揭示当前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法律制度体系的问题;给出规整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流转中的行政权力,增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行权能力,强化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客体的确权工作及丰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内容以保障农民利益等重构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法律制度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法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芙  易玉 《农业经济》1999,(8):34-35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生产资料,是一切生产和一切生活资料的源泉。土地的巨大效益离不开土地的合理利用及有效配置,所以土地关系是法律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任何社会、任何国家、任何制度都非常重视土地立法活动。确立土地所有权法律制度,明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阐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现状,分析现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弊端,初步提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法律设想,为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谋…  相似文献   

3.
建立新型土地征用制度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剖析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弊端的基础上,对如何构建新型土地征用制度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并从规范国家土地征用权行使、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探索土地补偿费生成的科学机制、合理确定被征地农民的安置方式、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征地程序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新型征地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集体土地所有权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地所有权问题是我国民法典立法和物权立法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方面。集体土地所有权问题更是当前亟需从法律上调整解决的核心问题。明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 ,充分尊重集体土地所有权益 ,实现司法上的“合法财产权一体保护”和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系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保护农民利益、推动经济发展和维持社会稳定的大局。本文试图从法理上廓清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主体以及权利行使、收益分配问题 ,并提出对农用地、建设用地、宅基地等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相应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及其支撑体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我国目前土地征用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同时,总结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从征地范围、征地补偿和征地程序三个方面提出了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构想,探讨了以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农地流转市场、农地定级估价等为基础的征地制度改革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改革的探析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从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解决"三农"问题等几个因素综合考虑: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须坚持并完善农地集钵所有制,不要在农村集体土她所有权的改革上大动干戈.事实上,对市场经济而言,对农业经济效率直接相关的,不是土地的所有权机制而是良性的土地产权机制.所以,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进行改革,可以考虑在明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主体的基础上,变农村集体曩地的使用权为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  相似文献   

7.
集体土地征收涉及农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改变,关涉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民生存权益的保障。而征地权的扩张和滥用,使得征地者"左手违法,右手执法",将农民排斥在征地程序之外;土地征收程序因农民参与权的缺失而缺乏合法性和正当性。积极探索农地征收中的农民参与机制,是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立法的一个突破现实困境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8.
由于集体土地入市存在“征地制度壁垒” ,导致政府征用集体土地过程中土地市场主体之间 ,尤其是政府和集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冲突。本文通过分析全国 3 5个城市样点 ,对土地征用—出让过程中政府和农村集体土地收益分配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认为征地制度破坏了市场潜在的均衡 ,造成集体的经济福利损失。作者建议应该引入竞争因素 ,让竞争机制来决定政府和农村集体的土地收益分配比例。  相似文献   

9.
我国征地补偿制度改革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地征用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土地制度,征地过程是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的所有权转变过程,强制性和补偿性是其两个基本特征,但现行征地补偿范围和补偿标准仍是计划经济思路,已产生了诸多问题,对其进行改革实为必要;透视了我国现行征地补偿制度的特点和缺陷,在分析评价当前改革观点和实践尝试的基础上,提出了生存权补偿概念并给出了其计算模型,提出了按土地评估价格全额补偿的理念并探讨了其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解析征地制度改革的主流思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基于“尊重农民的土地物权”优先于“让利于农民”的价值取向选择,对征地制度改革的主流思路进行了解析和批评。中国现行征地制度基本架构的最大缺陷是它没有与城乡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建设的成果相衔接,学界的主流思路没能切中这一要害。未来征地制度改革政策设计的着眼点将实现从“让利于农民”到“尊重农民的土地物权”的转变,改革重点也将从“提高补偿安置水平”转换到“区分征收和征用”上来。由于集体土地所有权在内部构造上是一种准公共权力,中国的征地制度改革设计不能照搬国外的公益性目的说。以集体土地所有权为标的的土地征收是一种拟制的征收,以土地用益物权为标的的土地征用反而不逊于实质的典型征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