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城市发展与城市地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1985年以城市地理为主要内容的人文地理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努力发展我国的城市地理学》的文章,总结了我国城市地理发展趋势,指出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及问题,提出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丰富检验西方城市地理学阶段,而要发展自己独特的城市地理学。为此,我们必须继承中国哲学传统,吸收西方哲学精华,加强城市地理理论方法研究,既要重视宏观的城市体系研究,也要进行不同类型的单个城市微观研究,填补某些空白。  相似文献   

2.
西方农区地理学理论研究评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文章评述了近年来西方农区地理学研究的新动向。在研究内容上,农业地理、农村社区和农户三个侧面均有一些新的特点。同时出现了社会文化视角、政治经济视角、全球化视角和农村管治等新的视角来审视农区问题。农区地理学在农业区位论、农区变化特点和行动者网络理论方面存在着较多争论。中国农区地理学应针对中国的特殊问题,在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观点等方面突出创新,从而为中国实际和国际相关理论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曹广忠 《经济地理》2011,31(11):1952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市场化、全球化和分权化现象的出现和推进,地方发展中区域之间社会经济联系的内容和形式逐步多元化,传统的科层式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城市与区域发展和管理实践的需求,区域协作和区域管治日益重要.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在近30年的快速发展探索中出现了诸多新的区域管治类型和模式.罗小龙博士多年来对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合作和管治进行了深入和富有开拓性的研究,其成果<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合作与管治>最近在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在地区和城市合作与管治的系统性跟踪研究相对匮乏的背景下,该书可谓认识中国城市区域转型和管治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4.
公共服务业的产业化在近几年迅速发展。城市是公共服务业发展重要的承载主体。以保定市城市公共服务业为研究对象,剖析公共服务业发展中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三者之间的关系,由此总结出保定城市公共服务业的4种管治模式与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保定城市公共服务业管治水平的建议,如促进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公共服务管治空间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加强政府管治协调功能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5.
城市通勤是西方地理学、规划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文章从居住与就业的空间关系角度对西方国家的城市通勤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涉及到城市通勤的理论与模型、通勤行为的影响因素、过剩通勤和空间失衡等,在简单回顾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最后对国内相关研究提出展望,认为应该注重社会调查,加强个体层面的研究,关注从居住-就业的空间关系研究城市通勤量大规模增加的原因,并重视研究居住-就业的空间失衡所造成的社会空间后果,为社会福利政策寻求更好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百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回顾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在收集和整理1900—2009年国内主要地理及相关期刊和外文相关期刊基础上,对近100多年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首先,对我国城市地理研究历程进行回顾。其次,对城市地理研究的核心主题和内容进行归纳,大致包括城市化、城市(区域)体系、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技术地理和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地理研究等方面。最后,对我国城市地理研究进行简要评价,并提出未来我国城市地理学有待加强的若干建议:①加强"过程机理和互动关系"的城市地理研究;②加强"全球视野和地方行动"的宏、微观并举的研究;③加强"地理社会与文化转向"的城市社会与文化地理研究;④加强"区域差异性"的城市地理研究。  相似文献   

7.
樊杰 《经济地理》2011,31(1):1-6
我国经济地理学在过去10年服务国家重大决策的应用实践中得到迅速发展,针对优化中国经济地理格局对科学基础建设的需要,文章讨论了未来10年经济地理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主要包括:形成地域功能成因理论与识别方法,为我国不断强化的空间管治和因地制宜等发展观的实施提供地域功能管治原理;建立空间结构有序化演进学说,使之成为能够与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一样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加强时空尺度转换与人文界面(线)作用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为提升经济地理领域的规律性成果的水平创造条件;加快开发研制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系统,增强现代技术方法支撑学科建设的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方法提升学科服务社会的能力;在不断拓展经济地理学研究领域、实现增量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交叉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探讨,促进经济地理学产生质的飞跃。文章认为,以上五个方面重大问题的突破将有助于经济地理学发展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科学学科之一。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城市地理学研究方法革新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素红  阎小培 《经济地理》2001,21(6):700-70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地理学进入现代发展阶段,城市问题的增多和尖锐化,各种哲学思潮的介入与学科交叉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数量革命的爆发,使城市地理学中出现了方法论革命和多样理论探索,以寻求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法。本文从城市地理学方法论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出发,探讨信息科技发展下,特别是GIS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支撑下城市地理学发展的方法论革命问题。  相似文献   

9.
吕宁 《经济导刊》2011,(2):52-53
国外最早致力于休闲概念研究的是英国的凡勃伦,他出版的《有闲阶级论》一书,被称为休闲研究理论的一个转折点。西方学者对休闲城市的研究起源于关注城市居民群体行为的休闲空间意义研究。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地理学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着眼点开始转向城市功能分区。围绕城市休闲发展如何进一步加快城市空间重构,城市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如何随着城市休闲发展而逐步改变,国外学者先后在中央商务区(CBD)概念基础上提出有关城市休闲空间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跨界新区的形成机制、空间组织和管治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方跨界区域理论的视角下,对我国出现的跨界新区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根据动力机制的差异可以将我国目前的跨界新区分为政策驱动型、互动发展型、市场引领型三大类。从跨界新区与城市的空间关系来看,跨界新区主要存在着轴向发展型、团块组合型和跨界飞地型三种空间形态。同时,根据不同行政主体在管理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差别,其管治模式呈现出了多层管治、分区域差别化管治、地方主导的块状管治和委托代管的管治等几种管治类型。  相似文献   

11.
大都市区化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新阶段,未来中国的区域政策需要关注大都市区管治.目前中国大都市区管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重建轻管"和"单一式"的管治理念,"后果导向"和"管家式"的管治模式,部分大都市区管治行政主体缺失,大都市区管治的监督机制薄弱,政府的"越位"、 "缺位"和"错位"现象普遍,非政府组织独立性不强,公众参与度不高等.为了实现中国大都市区"好的管治",管治理念将不断地趋向于市场化、民主化、柔性化、信息化、"人本化"和"能本化";在大都市区管治中必须协调政府与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政府间组织以及市民社会等主体之间的关系;要构建完善的垂直管治体系和水平管治体系,实现由"后果导向"式管治向"原因导向"式管治的转变;逐步建立多元化的管治模式.  相似文献   

12.
区域城市"经营-管治"契合分析及其一体化制度安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的区域经济已经进入单体城市点状拉动向区域城市组合联动切换的阶段.应不失时机地由单体城市各自为战的扩张式经营转向区域城市做强做优的协同式经营。区域城市经营属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层面,注重的是城市资源的存量盘活、增量拓展;区域城市管治则是其制度层面,注重的是城市建设秩序的理顺和合作机制的完善。这是本世纪驱动中国区域经济不可或缺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本文认为,时下中国。尝试建立网络化的区域城市“经营-管治”契合体制的条件已经成熟,并提出从合作框架、协调机制设计和公众参与管治三个方面着手区域城市的一体化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3.
城市管理、城市管治与城市经营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杨凯源 《经济师》2002,(5):59-60,6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人们对城市的关注越来越多。文章从城市管理、城市管治与城市经营的内涵及应用方面对它们进行比较 ,使城市的管理者能娴熟而正确地运用适当的方法来更有效地搞好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4.
城市的地域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概念和方法城市是位于地球表面发展着的区域实体,阐明城市的地域结构是城市地理学的主要任务。研究城市的其它学科也不能脱离城市是区域实体这个概念,否则便无法考察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地表现象的科学。因此,关于城市地域的研究早就开始,在这方面已完成了不少对单个城市的研究和综合性的研究。前者如城市志,它是从城市的区位、发展、职能、形态等方面对某一城市进行全面考察,以探明该城市的性质。这方面的文献资料最多。后  相似文献   

15.
合作主义理论特别重视协调与整合,这一理论基点恰好顺应了转型社会尤其是政府主导的转型社会的根本需求,从而成为中国城市治理的理论诉求。面对个人"原子化"、社会"破碎化"等矛盾重重的城市社会现实,本文首先论证了中国语境下合作主义的正向维度,然后借鉴西方国家有益的做法,提出了当代中国转型期城市社会治理的路径:建立城市空间中的网络联盟。在网络联盟的框架下,通过更广泛、更深入的社会参与、协商、协作,改善城市经济与社会生活,实现转型期城市的"善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城市康体保护空间研究--以西安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兴中  张宁 《经济地理》2004,24(3):364-369
城市社会地理学目标性命题就是对城市生活空间的研究,当前西方国家对其探讨已转向社会空间评价方面,城市康体保护空间是构成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的基本方面之一。其核心方向集中在城市社会生活基本条件的康体保护空间结构及其有关社区与场所(康体保护)布局规律上。在借鉴国外的理论框架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大城市西安的实际,首先对西安城市的康体保护空间质量现状进行评价,进而全面探讨了中国大城市(西安)康体保护空间的结构与模式,并从城市康体保护空间的社会区域和场所两个层次进行了分析。在研究方法上用结构主义思维逻辑采用对居民认知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定量分析的手段,力图从城市康体保护空间的角度揭示西安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及其结构。  相似文献   

17.
自组织理论方法对城市地理学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郑锋 《经济地理》2002,22(6):651-654
自组织理论是探索宇宙复杂性问题的系统科学理论。它为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自组织理论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思想方法论启示。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其空间聚集和演替表现出典型的组织特征。城市地理学的重要任务就是研究、揭示城市自组织现象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规律。运用自组织理论方法来研究城市问题,有助于城市地理学发挥学科交叉优势,建立城市大科学观,有助于深化城市地理学对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如生态城市、数学城市、城市规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毛蕊  王兴中 《经济地理》2006,26(3):395-399,404
从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空1间)角度,以人本主义理念为出发点,讨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城市娱乐业及夜生活产业对城市的影响及其对形成可持续性城市空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空间结构的快速演化,传统的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理念认知及其原有体系已被颠覆与瓦解。城市居民对社区公共空间的"人本价值"认知构成也已改变,对应地出现了社区公共空间价值构建的理念转向。国外人文地理学界对社区公共空间研究已深入到微观的地点价值公正领域,并显现出地理学"二元论"的范畴统一,我国城市(社会)地理学者也不断深化"人地关系"研究,从地理学的社会文化视角直面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问题。城市边缘社会区域经历了由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的转变,本文立足于社区公共空间的(社会)服务价值,探讨并构建新型城镇化下的边缘社区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地理学研究新的领域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从国情分析可知,我国的城市化出现了五种特有的现象,这为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城市地理学在我国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的重大问题研究上,长期以来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理论方法上也有重大建树,成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中最为活跃的一支生力军^①。文章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了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及其若干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