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8 毫秒
1.
PS4入华预热     
宋爽劲 《新经济》2014,(33):54-55
早前有关索尼游戏业务退出中国的传闻一直甚嚣尘上,而就在上月,索尼公司CEO兼总裁平井一夫亲自现身上海,表示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 10月24日,索尼在上海举办了“2014索尼魅力赏”活动.索尼集团CEO兼总裁平井一夫以及索尼电脑娱乐公司总裁安德鲁·豪斯(AndrewHouse)一同现身该活动,他们两人此行的目的一方面是要现身辟谣,更为重要的是要为PS4入华做预热.  相似文献   

2.
《时代经贸》2012,(19):75-76
2012年1月,欧盟批准索尼收购索尼爱立信(以下简称索爱),这也意味着索尼将整装重新再战,并伺机突击智能手机市场。智能手机市场是时下各大品牌争相分食的蛋糕,如今,所有索爱的旗帜都将撤下,重新挂上索尼的战旗,但索尼能不能冲击现有的格局?  相似文献   

3.
放松电信管制对日本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予青 《经济学》2002,2(1):149-160
本分析了日本移动通信领域的管制改革及其对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的影响。基于垄断竞争模型的分析表明,移动电话服务商的个数和移动电话服务的边际成本,是影响日本移动通信的需求和价格的关键因素。以移动通信市场自由化为目标的一系列管制改革,刺激了移动通信服务商的增加,降低了移动通信服务商的边际成本,从而促进日本移动电话通信市场的蓬勃发展。基于1991—1999年期间季度数据的经济计量模型,证实放松电信管制对移动通信服务的价格和需求量都有显影响。此外,本还推测了移动电话通信的需求曲线和价格弹性。  相似文献   

4.
索尼的厚望     
宋爽劲 《新经济》2013,(2):60-62
自平井一夫担任索尼CEO以来,便出台了一些列的改革措施企图再次振兴索尼,他更是将索尼的未来押注于游戏业务,不过,索尼能否在游戏业务中找回昔日辉煌,还有待时间的检验。索尼将游戏业务视为"救命丹",不过却事与愿违。2012年11月23日,日本电子产品制造商索尼(NYSE:SNE)由于出现创纪录的亏损,被美国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将索尼的长期信用评级下调三个等级至BB-,比投资级低三级,展望为负面,意味着今后可能进一步下调评级。惠誉表示,资产负债表表现不佳以及在全球电子市场地位下降是其被  相似文献   

5.
《现代经济信息》2007,(2):60-60
多数人觉察到索尼不正常恐怕是在2003年春天。当时据索尼公布,一个季度就出现约1000亿日元的亏损。市场上甚至出现了“索尼冲击”,索尼公司股票连续两天跌停。坦率地说,作为索尼的旧员工,我当时也感到震惊。但回过头来仔细想想,从发生“索尼冲击”的两年前开始,公司内的气氛就已经不正常了。身心疲惫的职工急剧增加。回想起来,索尼是长期内不知不觉地退化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CEO维护声誉的不同方式会导致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发生不同变化。在有效契约假说下,为保证决策的有效执行,CEO会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在寻租假说下,为掩饰个人机会主义行为,CEO会降低内部控制质量。文章以2010—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CEO声誉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之间的关系,以检验上述两个竞争性假说。研究发现,CEO声誉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正相关,表明CEO倾向于做出有益于公司长期价值的决策以维护其声誉,支持了有效契约假说。异质性检验发现,当企业内外部风险较高、控股股东为国有股东或机构股东以及控股股东控制权较大时,CEO声誉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之间的正向关系更为明显,表明在企业内外部风险较高以及内外部监督作用较强时,CEO通过提升公司长期价值维护其声誉的可能性更高。文章结论丰富了CEO声誉理论研究,为经理人市场的治理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考察了CEO的政治关联是否影响其并购败绩后被变更概率,以及政治关联CEO被变更时的市场反应。实证结果显示:(1)CEO并购绩效越差越容易被变更,但是政治关联CEO即使并购绩效差也不易被变更,这一现象在政府干预较少的省份较不明显;(2)政治关联CEO被变更时的市场反应好于其他CEO,而且其所实施的并购绩效越差,其公司所在地政府干预越严重,其被变更时市场反应越好。本研究率先揭示了政治关联CEO通过并购影响公司价值的作用机理和经济后果,从而为监管层规范上市公司并购行为,地方政府转变干预经济的方式提供重要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8.
韩金红 《生产力研究》2011,(12):274-275,161
文章选取2006—2008年间CEO发生变更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CEO变更后,与前任相比,年龄较大的继任CEO其薪酬结构中股权激励所占的比例会增加,同时市场对于这种年龄较大的CEO较大股权激励薪酬的薪酬结构反应为正。实证结果表明基于留任及职业生涯视角,CEO最优的薪酬结构应当是给予年龄较大的CEO较高的股权激励,而年龄较小的CEO较低的股权激励,此外,研究还发现我国CEO薪酬结构不合理,薪酬结构中股权激励不足,薪酬激励机制仍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9.
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商的重复博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言 为了打破通信市场的垄断局面,中国联通进入移动通信市场,由此,移动通信市场也逐渐由原中国电信的独家垄断进入到寡头垄断阶段,这也是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经历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2004年索尼CEO出井伸之在中央电视台的《对话》节目中,谈日本制造之败、索尼之败。对在座的TCL总裁李东生、创维总裁黄宏生等中国企业家提醒道:日本企业之所以衰败,就是因为日本企业在20世纪70、80年代的黄金增长中,被成功迷失了。中国目前的黄金增长十分类似于当年的日本“,但  相似文献   

11.
王珩  张尹  莫克 《经济纵横》2005,(6):46-47
“我们选择国际的CEO是考虑到双方合作以后更大的市场业务是在国外,比例大概还是三七左右。”在联想收购了IBM PC部后,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对任命沃德作为公司的新CEO这一举措解释说。  相似文献   

12.
人事     
《经济纵横》2007,(10):9-9
中移动任命黄文林为执董兼副总,福特汽车公司宣布管理层人事变动,中关村科技三位高层辞职,李东生辞任TCL多媒体CEO,法国前财长卡恩任IMF新总裁,中投挂牌国务院副秘书长任董事长,红帽中国总经理擢升全球副总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农村移动通信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是:服务质量不高,偏重于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设施成本高,主线不明、各自为政。移动通信公司开发农村市场,要将客户进行业务细分,优化机制,组织保障,客户拓展,科学制定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4.
到2001年底,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突破了10亿大关,并有100多个国家的移动用户数超过了固定用户数。移动通信已成为普遍接入的必要手段之一,而不再是传统所认为的固定电话的补充。第三代移动通信已昂首阔涉地向我们走来。在中国通信信息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移动通信高速增长。根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数字,中国移动电语用户2003年底已达2.69亿户,截至2005年底,移动通信电话用户总数迭到3.93亿户。而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基本上是双寡头垄断竞争格局,竞争主体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本文分析了中国移动通信业不同阶段的市场竞争结构,对其竞争行为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中国移动通信企业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引言 谈起日本著名的笔记本品牌,人们马上就会想到东芝和索尼。确实,凭借国际著名品牌的强大影响力和技术后盾。东芝和索尼的笔记本都能凭着各自独有的特色,早在国际市场上开枝散叶。虽然民间也不乏一些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对日货持抵制态度的。但一个品牌能如此广泛地得到认可,必然有它们的道理。今天,我们就让日本著名的两大笔记本品牌——东芝和索尼,进行一次全面的PK。孰优孰劣。孰胜孰负。答案自有分晓。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产业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而3G产业的形成又是充分发挥移动通信对经济促进作用的重要条件。因此,面对比2G规模更大的3G产业,中国的产业界当然不会掉以轻心,他们决心在3G上崛起。目前3G竞争的焦点逐步从最初的体制之争演变到标准的完善和设备开发之争,以及未来的市场占有率之争。实际上这也是产业发展之争,同时竞争也在更广阔的层面上展开。在这种条件下,中国的3G业务的市场发展前景如何呢?  相似文献   

17.
一年之计在于春。通常,为当年市场着想,企业每每在一个财政年度结束后,就要在年关岁首做好企业规划。因此,在企业界,人事变动有“金三银十”之说,即每年的3月、10月是跳槽换人的季节。但去年的10月未到,包括家电、IT、通讯、金融等领域的总裁、总经理、总监等企业高层领导变动已频频突发,企业高管重新大换血:  相似文献   

18.
《现代经济信息》2007,(9):47-47
在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公司集团副总裁及中国区主管卢健生看来,对于品牌必须如对待初生的生命一样细心呵护,任何简化都会使品牌魅力大打折扣[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移动通信市场价格战风起云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联通进入移动通信市场后,打破了原来的垄断格局,我国电信业务内容迅速丰富,服务质量大大提高,业务资费不断降低,各运营商的经营管理水平也不断改善。特别是2000年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拆分后,中国移动失去了固网的瓶颈优势,中国联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移动通信市场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大运营商的竞争中快速发展,到2004年5月,  相似文献   

20.
移动通信市场是我国电信产业发展的主要热点。文章对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特征和竞争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移动运营商可以实施的竞争策略,对于推动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