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若要说夏天最受欢迎的食物,莫过于各式"冰凉"的食物了.各式的冰品、饮料、甜点,都是人们最喜爱的东西.然而,在享受了"一路凉快到底"的清凉之余,不知您消暑解渴的目的是否达到?对你的身材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很多妈妈都会问“有没有什么食物能有效地让身体长得更高?”如果真的有这种食物,那世界上就没有个矮的人了。但是均衡摄取五种营养物质,不挑食,按时吃饭是长个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日常生活中,并非所有食物都可以同时食用。“搭:配得宜能益体,搭配失宜则成疾”。换句话说,食物也有“相克”的时候。因为一个“克”字,让很多人吃饭时“瞻前顾后”,总不忘问一句:“这两种食物能不能一起吃?”  相似文献   

4.
都说“病从口入”.目前随着胃、肠癌等的高发,这句话再次得到印证。据专家介绍,导致这些癌症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代人的饮食习惯.许多被人们认为是“美味”的食物,其宴都有致癌物质。日前,专家们就公布了一份最容易致癌的食品“黑名单”,对于这些食物,大家最好谨慎购买。  相似文献   

5.
如今去肯德基可以喝到粥了.也可以吃到油条、烧饼了.那你还会想到什么?如果有一种食物不加思索地涌上心头,那就相信自己的感觉吧。没有不可能,至少在肯德基如此。对,就是“米饭”!肯德基开“饭”了!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国民经济经的基础,这是我们早就认识的道理。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与其它产业相比,其发展速度较慢,农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这是否意味着农业基础地位的削弱?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以期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进一步的研究。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一)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的基础。马克思指出:“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食物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而食物是由农业部门生产的。食物的直接生产者为社会提供的剩…  相似文献   

7.
“何谓机会成本和成本效益原则?”“微观经济中最核心的供求定理是什么?”“收入与贡献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产权明晰到底有何重要性?”一系列的经济学概念、原理,深奥难懂,很难牢靠地植入人的脑海。  相似文献   

8.
大食物观正开启新一轮食物安全整全治理的理论思考。“供给保障”视角以规模化、工业化、全球化的方式应对食物安全问题,但这会加剧主粮与其他食物对国内资源的争夺,从而强化食物供应对国际资源的依赖。“体系治理”视角系统提出了食物体系转型的策略,但需要更明确的政策目标。国际视野和国内趋势表明,食物安全的内核是权利安全。“食物权利”的整全视角,本文认为权利视角下的大食物观阐明了食物安全“中国之治”的核心经验,即筑牢“耕者有其田”的制度根基、彰显“中国碗装中国粮”的战略意志、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的支撑体系,以此立足国内资源,防范国际风险,担当国家责任。今后,应把保障权利安全作为践行大食物观的关键政策目标,实现国家发展自主性、人民参与能动性与生态保护可持续性的有机统一,趟出一条逐步确立保障食物安全的中国道路。  相似文献   

9.
今年7月,《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出台,标志着粮食安全问题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如何认识粮食安全问题?中国科学院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彦随提出了“大国土、大食物”的观念。  相似文献   

10.
孕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对女性的很多生活习惯都提出了新要求。就拿饮食来说,有些食物原本是你的最爱,可在这个时候你却不得不暂时与它们疏远.如果你依然与它们“亲密”,就会对你腹中的胎宝贝不利.那么,哪些食物应该疏远呢?  相似文献   

11.
“五谷”之说我国的粮食,古代有“五谷”之说。“五谷”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微子》,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句话是记叙一位肩负耕田农具的老者回答孔丘*孔子*弟子子路的问话时所说的/五谷一究竟是指那五种粮食呢?历史上的说法并不?致?一种说法是指蚕、稷、寂、麦、稻,见于古书*周礼.职方氏*.?另一种说法是指麻、黍、稷、麦、豆,见于古书*淮南子\古人把大麻子当食物*所以麻归并于粮食类?战国时代的名著言口氏春秋》里的《审时*篇,提到栽种禾、黍、稻、麻、寂、麦八八种粮食。后来麻…  相似文献   

12.
天期渐暖,为免去做饭之苦,不少人喜欢买一些成品或半成品食物。对那些已经包装好的食品,消费者如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呢?  相似文献   

13.
《粮食问题研究》2011,(2):53-53
有的报道认为晚餐睡觉前吃虾皮补钙.容易增加尿道结石的患病危险.可是也有的专家说“晚上补钙效果好”,究竟什么时间怎么补钙好?北京军区总医院营养科苟晓霖表示.补钙要尽可能地从天然的食物中多摄取富含钙质的食物.食物是最好的药物.而且没有副作用,比较安全。如果摄取的食物不能够满足身体需要.  相似文献   

14.
余琴 《中国改革》2008,(1):55-58
2007年,没有一件事情像北京的公交改革这样让人们从惊喜到担忧,从欢呼到苦恼。北京的“公交优先”如何开启了全国最廉价的公共交通时代?北京的公交改革往带给老百姓“廉价公交”之后,能不能带来“便捷公交”、“舒适公交”?[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常言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广西作为一个边境少数民族自治区,粮食安全问题尤显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广西各民族的团结和睦问题,更关系到社会稳定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精确的论述道:“最文明的民族也同最不发达的未开化的民族一样,必须先保证自己有食物,然后才能照顾其它事情。”广西也概莫能外,必须首先保障粮食安全。那么,什么是粮食安全呢?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原总干事爱得华·萨乌马阐释道:“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往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因此.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作为最基层的村干部,最难办的是啥事?最苦恼的是啥事?”“作为乡镇干部,工作难不难……”5月11日至13日,省委书记白恩培来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和普洱市,深入弥渡、南涧和景东、镇沅等县的山寨农村、田间地头,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得最多的就是这些和乡村干部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大食物观是“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的一种更深化、更广化的食物营养观念。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2016年,“树立大食物观”被正式写入中央一号文件。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要求“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的经济学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再次成为全社会的焦点,昭示中国农业在整个宏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凸现了经济转轨中最深层的矛盾和价值观念的冲突。那么,“三农”的问题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农村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发源地,如何维持和发展改革的成果?“三农”问题出路在哪里?政府在其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本文一一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食物消费与肥胖——基于食物特点的消费者分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当今中国最突出的现象——日益增长的消费者社会和快速上升的肥胖流行趋势,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消费者按照食物消费特点进行分层,结果得到4个不同的膳食特点的消费群体,即“黄土高坡”、“江南水乡”、“小康之家”、“西洋情调”。本文比较了各类膳食特点人群的肥胖率及社会人口学特点,结果显示,处于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小康之家”和“西洋情调”组由于膳食中较高比例的动物性食物的摄入,超重和肥胖率最高;中等生活水平的“江南水乡”组由于较为平衡的膳食结构,超重和肥胖率最低;而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黄土高坡”人群,膳食质量较差,但超重和肥胖率却较高,是应特别引起关注的人群。  相似文献   

20.
农民对种田信息有“五盼”在市场经济中,怎样搞好科学种田、实现集约经营、为“两高一优”农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农民对种田信息有“五盼”:一盼市场需求信息。种什么效益好?这是种田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如果“众僧同抢一锅粥”,听到有人种某种作物赚钱了大家就都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