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流动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每一个企业而言,人才流动都存在合理的限度,在合理限度内的人才流动对企业和员工是有益的,超过合理限度的人才流动则构成人才流失。当前,人才流失问题已成为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如何正确看待企业人才流动,恰当评估人才流失状况,加强对人才流失的危机管理,是许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一、杭州发动机厂人才流失现状随着市场机制的日渐完善,合理的人才流动带来的积极效果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企业所认识。通过合理的人才流动,可以实现企业人才队伍的整体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人才外流超过了一定的界限后,就不能再视其为合理的流动,而应该纳入人才流失范畴。由于各企业实际情况不同,客观界定是人才流失还是合理的人才流动是比较困难的,很难给出一个一致的标准,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企业自身的主观判断。一般而言,当人才外流超过人才总数的15%左右,可视为企业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人才  相似文献   

3.
<正>在国有企业中,不断引进高素质人才,保持一定的人才流动率,能够为企业不断输入新鲜血液,保持活力。但是,如果人才流失严重,致使企业缺乏人才,产品不能及时通过专业人才的研发,实现  相似文献   

4.
曾慧 《河北企业》2011,(6):66-66
<正>人才流失从严格意义上讲属于人才流动,对于企业来说,人才流动如处于合理的限度之内,则对企业和员工是有益的,如果超出合理的限度,则对企业和员工是有害的。所谓人才流失,则属于超过合理限度之内的流动,对企业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5.
浅谈国有企业人才流失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知识经济社会里,人才日益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宝贵资源。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是所有企业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全球化趋势下外资企业大量涌人中国市场及国内企业的蓬勃发展使得中国人才竞争日益激烈,人才流动越来越频繁。人才流动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相比较而言,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人才流向呈现出向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待遇较高的外资合资企业、机制较灵活的民营企业、IT等高新技术产业流动的趋势。尤其以高素质、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和复合型管理人才流失比例为高。人才流失给国有企业造成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知识经济的日益发展,人才竞争已经成为民营快递企业竞争的根本,而人才流失正成为民营快递企业面临的严重问题。职工收入、培训、晋升的机会、管理机制、企业文化,均对企业人才流失产生影响,企业应该从人才的甄选做起,重视人才的培训和职业生涯规划、科学考评绩效并建立合理薪酬体系、建立人才流失的危机预警预测机制,加强对员工流动的管理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以降低人才流动率。  相似文献   

7.
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荔  郗永勤 《企业研究》2006,(10):72-73
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和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然而,目前很多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才流失的现象。据统计,企业的人才流动率约为15%左右。其中,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失尤为严重,人才流动率接近50%,大大高于正常15%的人才流动率。前不久,某大学社会学系对国内62家民营企业进行调查发现,民营企业中的中高层次人才及科技人员,在公司的工作年龄普遍较短,一般为2—3年,其中,最短的仅为50天,最长的也不过5年。这些数字说明了民营企业人员流动性较大,流动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竞争环境的日益开放,人才流动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集中表现为人才从经济效益差的企业流向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从传统企业流向新兴企业,从国有企业流向民营、合资、独资企业。在所有企业的人才流失中,国有企业已成为重灾区。如  相似文献   

9.
朱赛敬 《现代企业》2006,(7):17-17,32
人才流动应该是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才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也就是说,人才流动必须保持在一个合理的限度内,就是所在行业或其他同类组织的平均人才流动水平。如果超出这个平均水平,就可视为人才流失,这样不仅增加管理难度,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低,而且增加企业挑选和培训新进人才的成本。但是,目前企业普遍存在人才流失的现象,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筑企业的发展;同时,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现阶段,建筑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建筑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主要针对建筑企业人才流失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建筑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人才流失问题成为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可以说民营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因人才的缺乏而受到阻碍。本文在对我国民营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从管理、体制、制度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目前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失率。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作第一生为产力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谁拥有大量的掌握有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人才,谁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我国人才市场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人才流动现象的日益普遍,国有企业在人才的管理和使用方面存在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这给国有企业的竞争力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人才流失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留住人才已经成为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情况,从几个方面认真地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国有企业如何留住人才的具体措施,进而提出了如何搞好国企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才流动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发达国家每年人才流动率一般在15-20%之间,美国硅谷科技人员的年流动率则高达30%.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1986年诞生第一个人才市场到今天,有500万左右的各类人才借助人才市场离职"跳槽",在我国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IT业的人才流动率也高达25%.人才的流动,是劳动者择业自由的表现,对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经济结构的调整、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人才流动也正成为企业商业秘密流失的最主要原因,尤其是跳槽、被引诱跳槽雇员泄露、使用雇主商业秘密的情况则更为常见.  相似文献   

14.
人才优势是现代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人才竞争是企业间竞争中最为本质的内容.日趋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使人才流失成为制约企业持久发展的重要问题.现代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知识经济时代的凸现,人才流动壁垒的逐步消除,促使人才流动日益普遍.所以如何构建企业人才环境竞争力,留住和吸引人才,成为每个企业所必须解决的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新技术企业在经济、技术领域的日益发展壮大,人才超过金融资本成为当今世界新的稀有资源。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才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然而,人才是一种“会跑的资本”,具有很强的能动性,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人才流动。研究人才流动的原因,进行正确有效的人才管理,将有助于吸引人才,发挥人才潜力,减少人才流失,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人才优势是现代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人才竞争是企业间竞争中最为本质的内容。日趋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使人才流失成为制约企业持久发展的重要问题。现代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知识经济时代的凸现。人才流动壁垒的逐步消除.促使人才流动日益普遍。所以如何构建企业人才环境竞争力。留住和吸引人才。成为每个企业所必须解决的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17.
当前,人力资源竞争日趋激烈,人才交流日趋频繁。人才流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人员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处于人才流动的下游,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高职院校的人才流出远大于人才的流入,从而造成人才储备日趋萎缩,引才留才日趋困难。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人才流失进行原因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只有通过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内涵式发展,扩大学校知名度,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人才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企业中,人才的流动与竞争已经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如何在这种情况下留住现有人才,并吸引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加入企业,已经成为企业的重中之重。本文从人才流动、人才流失、留才措施等方面探讨了企业留住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房地产行业普遍人才匮乏,人才流动频繁。尽管各房地产企业都在竭力笼络人才,但多半是今天招来了,明天可能就走人了。然而,金地在如织的人才流中,却能吸引并留住人才,十年来企业人员尤其是关键岗位的人才流失率极低。其过人之处,概括起来就在于金地企业文化强大的凝聚力,以及一整套能满足员工各个层次的需求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兼具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人才流动日益频繁。由于国内企业缺乏商业秘密保护观念,在人才流失的同时,大量的商业机密也同时流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受到威胁。在这种情况下,“竞业避止”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