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为清晰识别影响农户生态耕种行为的主要因素,以期为加强耕地生态保护、保障农作物质量安全、提升农户耕种收益、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江西省11市47县(区)1488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在分析农户生态耕种特征基础上,运用二元Logistic和Probit模型对农户生态耕种行为影响因素开展实证研究。[结果]农户生态耕种10种具体行为的采纳情况差异明显,其中施用有机肥采纳程度最高,生态农业模式采纳程度最低。农户采纳生态耕种整体水平不高,但仍具备进一步推广的潜力。家庭劳动力比重、生态耕种成本认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法律法规认知、生态耕种收益认知、生计分化和生态环境认知等解释变量是影响农户生态耕种行为的主要内部因素,政府补贴、农田基础设施、生产交流程度、耕地质量变化和生态耕种信息获取难度等则是主要的外部影响因素。[结论]政府及基层管理部门应在推动农户非农就业生计、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生态耕种宣传与推广、完善政策扶持与管控机制等方面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江苏、湖南、江西三省722户水稻种植户调查数据,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例,分析了精准施肥两阶段异质性和农户采纳行为。结果表明:(1)现阶段,劳动力供给不足是导致农户接受配方肥,但不进行科学施用的主要原因,这使得农户用传统施肥方式施用配方肥,化肥用量未显著下降。(2)经营规模细分后的结果显示,非规模户科学施用决策主要受家庭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劳动力供给越多,农户越可能科学施用配方肥;而规模户则主要受农业雇工成本的影响,雇工成本越低,农户越可能科学施用配方肥。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之际,探明黄河流域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现状、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政策参考价值。[方法]文章基于黄河中上游1 393份农户样本与1 779份"作物种植类型"样本,分别从家庭层面和作物种植类型层面,聚焦于经营规模、耕地块数和经营种类3个维度,分析农业生产经营特征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结果](1)在家庭层面和作物种植类型层面,经营规模与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间存在稳健的倒"U"型关系,耕地块数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存在稳健的抑制作用;(2)经营种类促进了农户家庭层面的有机肥施用行为,但在作物种植类型层面,抑制了农户的有机肥施用行为;(3)从作物种植类型层面看,当农户种植1种或2种类型作物时,经营种类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当农户种植3种类型作物时,经营种类发挥负向调节作用。[结论]注意经营规模的适度性,引导和推动农户通过土地流转等手段,集中土地连片经营,有效减低土地细碎化程度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抑制作用,促进和建立更高效的农产品流通及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化肥过量使用造成的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科学合理施肥,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已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方法]文章利用四川省12个区县380户柑橘种植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柑橘种植户过量施肥风险认知与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柑橘种植农户对过量施肥风险的认知和测土配方技术采纳行为之间存在相关性;文化程度高、柑橘种植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大、种植面积大、种植年限长、对"三品"农产品的认知水平高和接受过技术培训的柑橘农户,对过量施肥风险存在一定的认知;在具备上述特征的基础上,外出务工劳动力占比低的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更愿意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结论]通过校地合作、"三品"认证、市场规范、制定生产标准等措施,提高柑橘种植户过量施肥风险认知,促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采纳,合理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尽管2020年后我国已经全面脱贫,但脱贫农户仍然面临自然、市场、政策等多重生计风险冲击,非常容易再次掉入贫困陷阱。识别与评估贫困山区不同生计策略类型脱贫农户生计风险,为政府更好地制定相关政策,巩固脱贫成果提供实证依据,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方法]文章以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的768户脱贫农户调查问卷为样本数据,运用ESI为综合评价指数,识别与评估不同生计策略类型脱贫农户的生计风险。[结果](1)样本区农业兼业型脱贫农户的户主平均年龄最大、家庭规模最小、劳动力数量最少、受教育程度相对最低;非农业兼业型脱贫农户的家庭规模最大;纯农型脱贫农户的家庭劳动力数量最多,且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相对最高。(2)不同生计策略类型脱贫的生计风险总值依次是纯农型>农业兼业型>非农业兼业型>非农业型,呈现出兼业程度越高,生计风险越小的特征;纯农型是所有类型脱贫农户中最脆弱的群体,生计风险和返贫风险都最大。[结论]当地政府一方面应积极帮助脱贫农户增强非农生计的能力;另一方面应完善农业生产配套设施,营造良好的外部基础设施环境,引导脱贫农户寻求适合自身资源的产业发展方式,提高其兼业水平和兼业质量...  相似文献   

6.
陕北黄陵县农户生计资本评价及其生计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取受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等生态政策影响较大的陕北农户为研究对象,分析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之间的作用关系。[方法]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17个行政村335户样本农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研究区农户的人力资本整体得分最高,社会资本居次,物质资本中等偏下,自然资本和金融资本处于低水平;(2)农户生计分化明显,典型的纯农户很少,农户生计策略主要为兼农型和低水平非农型;(3)回归分析表明,人力资本指数高的农户倾向于外地兼农,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指数高的农户倾向于当地兼农,家庭年收入、人均教育投入和人情往来3项指标是促进农户向非农型生计策略转变的关键因子。[结论]农户生计策略的选择和转变是建立在自身资本结构上的,其往往向着发挥生计资本优势、规避生计资本短板的方向调整生计策略,进而达到提高整体生计资本水平的目的。人力资本优势主导下的黄陵县,加之沟壑区农地资源空间配置的破碎性与复杂性,外地兼农型生计策略将仍是该地区农户近期内的主要生计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同兼业程度的农户对耕地、耕地保护、耕地保护补偿的认知差异,并通过回归方程探究不同兼业程度的农户对实行耕地保护政策必要性认知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激发农户的耕地保护积极性,优化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绩效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农户调查问卷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以农户认为实行耕地保护政策是否必要为因变量,以反映农户特征、耕作情况、耕地认知情况、耕地保护态度的13个变量为自变量,对农户认为是否有必要实行耕地保护政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农户类型在1%的水平上显著,纯农户认为实行耕地保护政策的必要性低于两类兼业农户;性别因素在5%的水平上显著,女性农户更认为实行耕地保护政策是必要的;家庭农业年收入在1%的显著水平上呈正向影响;耕地质量和耕地保护行为认知程度这两个多分类变量均只有个别哑变量显著。[结论]加大农户层面耕地保护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宣传教育;国家级耕地保护补偿统一化,各省、市可实行差异化的耕地保护补偿政策;尽可能满足农户的真实诉求,给农户选择耕地保护方式的自由;鼓励耕地流转和托管,创新和完善相关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黄土高原苹果优生区长武县为例,从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两方面揭示各地形区农户生计分化状态,识别农户生计分化的影响因素,探究研究区农户生计分化机制。[方法]文章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构建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各地形区农户生计资本现状,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识别农户生计分化的影响因素。[结果](1)随着产业与种植结构的变化,务工主导型、苹果种植型以及兼业综合型生计策略逐步从传统农业型生计策略中分离出来,生计非粮化与非农化趋势明显;(2)地形区间农户生计资本差异显著,整体呈现塬区>梁区>沟区,兼业综合型>务工主导型>苹果种植型>传统农业型的特征;(3)受地形条件影响,不同分区间相同生计策略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相同因子对同一生计策略的影响程度与方向亦存在差异。[结论]研究区内农户生计分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产业结构调整与气候变化等外部扰动是农户生计分化的前提与基础,生计资本是农户生计分化的内在属性与驱动因素,地形条件决定生计资本因子影响的方向成为研究区农户生计分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农业面源污染是危及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黄河流域5省940个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土地经营规模化、社会服务规模化、集中连片规模化、复合经营规模化四类规模经营模式对农户化肥减量施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层面的土地经营规模扩大并非总是有利于农户化肥减量施用,二者间呈先降后升的“U”型关系,中下游地区尤为如此,上游地区则不成立;社会服务规模化能够显著降低流域农户的化肥过量施用程度,且对上游地区的影响更为明显;复合经营规模有利于带动上游地区农户的化肥减量施用,而对中下游地区农户减量施肥无显著影响;集中连片规模化在整个流域对农户减量施肥的影响均不显著。因此,政府应当针对黄河流域不同区段鼓励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规模经营模式,促进化肥减量施用和流域农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21年江西省“百村千户”调研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社会网络、耕地确权对农户化肥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农户化肥减量施用行为受到不同维度社会网络的影响,其中人际信任的影响程度要比邻里关系高;耕地确权对农户的化肥减量施用行为具有正向影响;人际信任与耕地确权对农户的化肥施用行为存在交互作用且系数显著为正,二者在某种条件下存在替代关系;农户的年龄、健康状况、生态认知、政策关注度、家庭劳动力占比以及自评经济条件也会对农户的化肥减量施用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应通过建立和谐的邻里关系,促进农户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强化农户人际信任,营造互惠互利的文明乡风;加强耕地确权内容宣传,提高农户感知层面的地权稳定性等,提高农户对化肥减量措施的认知,增强其保护耕地质量的意识,进而产生化肥减量行为。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针对农户生计日益分化的社会现象,探究生计资本对农户耕地保护意愿影响的规律性,以期为提升农户耕地保护积极性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Ordered probit回归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生计资本与农户耕地保护意愿存在较强的关联性,其中承包耕地中水田的比重、家庭中是否有村干部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劳动力占家庭人口比重、耕地的破碎度、家离县城的距离、家庭是否拥有农机具则为显著的负向影响。研究结论:要进一步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特别是推进"旱改水"工程;鼓励承包地经营权的流转,有效地降低耕地的破碎度;充分尊重城郊地区农户的耕地保护积极性,强化城郊耕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黄河流域3省区玉米种植户化肥施用强度与减施情况,探析经营规模与化肥施用强度非线性关系及纵向分工深化的中介作用。[方法]文章基于扩展回归模型,使用2020年黄河流域中甘肃、宁夏以及陕西3省区玉米种植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经营规模和分工深化对农户化肥使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1)扩大经营规模可以显著抑制农户化肥的过量施用,但当达到一定规模后,这种抑制效应消失,继续扩大经营规模将不再降低农户化肥施用强度。(2)经营规模与纵向分工卷入程度之间也存在“U型”的非线性关系,在达到一定规模之前,经营规模的扩大会显著提高农户服务外包的程度。(3)扩大经营规模可以通过提高纵向分工卷入程度进而降低农户化肥施用强度。[结论]玉米种植农户经营规模与化肥施用强度间存在“U型”的非线性关系,且纵向分工卷入程度在经营规模与化肥使用强度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2006年对河北省和山东省200个农户的调查资料为依据,通过建立双对数模型,对华北平原农户冬小麦和夏玉米两种粮食作物化肥施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农户存在化肥施用过量倾向,而影响农户粮食作物化肥施用量的因素除了化肥价格、家庭非农收入、农业劳动力文化程度等基本的特征变量外,还主要有土壤质量、农户粮食作物种植目的、农户是否接受过农业推广站提供的施肥指导、是否施用有机肥以及农户对待风险的态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针对快速城镇化地区农户生计分化现象,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对不同生计策略类型农户的耕地利用集约度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改善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与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参考。研究方法:运用价值形态测度方法核算各生计类型农户的耕地利用集约度,以两水平方差成分模型确定耕地利用集约度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不同生计策略类型农户耕地利用集约度存在差异性,大小顺序依次为专业农业型、传统农业型、农业兼业型、非农兼业型,劳动集约度与资本集约度排序与之基本一致;(2)同一生计策略类型农户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存在相似性,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总变异中有24.32%是由农户生计策略类型不同而引起的,水平一中农业收入比重、农业补贴、耕地面积、地块平均离家距离、农户离集镇距离与水平二中是否兼业等是影响农户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显著因素;(3)模型拟合效果评价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研究结论:耕地利用集约度不仅与农户自身禀赋有关,而且受生计类型影响,政府相关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引导农户对这两方面进行调整或完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农户土地流转对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治理流域的面源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高效利用洱海流域土地资源,急需探究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基于云南省大理州395个农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参与洱海流域土地转出意愿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1)49.87%的农户愿意参与洱海流域上游的土地转出,高出全国17.8%的土地转出比例,且越年轻或越年长的农户越愿意流转土地;(2)户主的年龄、对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的危害认知和对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态度3个因素对农户的土地转出意愿影响非常显著(P0.01)且呈正相关。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农户对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态度农户对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的危害认知户主的年龄;(3)性别、户主学历、家庭年收入、非农业收入、务农劳动力、耕地规模和有机肥使用情况等变量对农户的土地流转。[结论]最终提出有利于洱海流域上游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农业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与家庭资源禀赋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农地节约利用水平提供一定科学参考价值。[方法]文章选择灵山县为例,采用7个行政村4个居委12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从劳动力、收入水平和土地资源等方面分析了流转农户家庭资源禀赋特征,并简要分析了流转地块规模及其地理位置特征,最后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解析了农户家庭资源禀赋对农地转入行为和转出行为的影响。[结果](1)农户家庭非农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大;家庭劳动力以非农业为主;户主文化程度主要以小学初中为主;距离集市较远的农户家庭耕地总面积比集市周边农户多。﹙2﹚流转耕地主要是破碎,偏远,较贫瘠的地块。﹙3﹚农户转出行为与外出家庭劳动力数,户主文化程度及年龄与呈正相关;地块类型及面积,位置呈也正相关。农户转入行为与农户家庭种植业,畜牧业收入比,农业机械呈正相关,与农户劳均耕地地面积,距离集市距离等因素呈负相关。[结论]目前与农户耕地流转相关最重要的是农户家庭劳动力数,农户非农收入占比和农户家庭地块大小的自然特征,尤其是地块地理位置对农户流转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辽宁省玉米主产区为研究区域,系统研究不同经营规模农户对地力提升关键技术应用行为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户地力提升关键技术应用水平和优化支持政策提出科学依据及对策建议。[方法]基于2016年、2017年347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样本数据,选择农户经营规模、农户家庭与个体特征、农业生产、区域虚拟变量等因素,构建有序Logit模型,分析不同区域、不同经营规模农户地力提升关键技术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影响农户地力提升关键技术采纳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户经营规模、户主年龄、接受培训情况、土地细碎化程度、土壤肥力认知状况等,结果表明:一是农户经营规模对地力提升关键技术采纳影响呈正向关系,而加入区域虚拟变量后影响不显著;二是农户户主年龄、农户接受相关培训次数对地力提升关键技术采纳分别有显著的负向和正向影响,而且在加入区域虚拟变量后影响依然显著;三是土地细碎化程度对地力提升关键技术采纳影响呈正向显著关系,加入区域虚拟变量后影响不显著;四是农户对土壤认知程度对地力提升关键技术采纳影响不显著,但加入区域域虚拟变量后,影响呈负向显著关系。[结论]农户地力提升关键技术行为受到经营规模及其他因素影响,改善农户地力提升技术选择行为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区域特征,采取加大政府政策引导如合理的相关技术培训、采取更加合适的补贴形式,增强农户对土壤、化肥的科学认知,鼓励农户进行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河北省和山东省的3个农业县8个村200个农户的调查资料为依据,通过建立Logit二元选择模型对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时降低氮肥施用量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农户降低氮肥施用量意愿的因素除了家庭收入、农业劳动力文化程度等基本的特征变量外,还主要有农户对化肥施用是否过量和化肥施用是否有污染的认识、是否接受过农业推广站提供的施肥指导、是否施用有机肥以及农户对待风险的态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这些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引导农户合理施肥、降低氮肥施用量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乌鲁木齐县294位农户调研数据,分析其响应耕地休耕的影响因素,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耕地休耕制度的顺利推进提供依据。[方法]文章基于调研数据的整理,从农户个体特征、农户家庭特征、耕地基本情况和农户对休耕政策的认知4个方面,利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对乌鲁木齐县农户响应耕地休耕政策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1)研究区内受访农户积极响应休耕的人数占总数的63.61%,农户休耕积极响应程度有待提高。(2)耕地自然生产条件是影响耕地休耕的重要原因,耕地的资源禀赋直接影响农户参与休耕响应的程度。(3)补偿标准是否合理对耕地休耕政策响应程度影响显著,合理地制定休耕补偿标准,农户休耕响应热情将大幅度增加。[结论]应从耕地休耕补偿机制的建立,补偿模式的选择等方面来制定合理的休耕补偿标准,同时增强农户对耕地休耕政策的认知、提高休耕地管护重要性的认识等方面来提高农户休耕的响应程度。  相似文献   

20.
农村改革以来我国农户发生了显著分化,影响了农村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如何在农户分化背景下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政策、使其对差异化凸显且不断分化的异质性农户产生积极的作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户分化过程中,家庭承包制改革对农户理性的释放构成了分化的基础,农村要素市场建设带动的劳动力流动及土地流转为分化创造了条件,城镇化及工业化吸纳农村劳动力为分化提供了途径。改革以来农户分化呈现纯农户比重下降、兼业农户及非农户比重上升的态势。在现有分化条件下,纯农户及兼业户向非农户转化缓慢、兼业农户将持续占据较大比重,应当结合农户分化特点作出针对性政策安排,以避免对农业生产及城乡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