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其四大主线业务,一是邮政储蓄基本业务。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活期储蓄、定活丽便、存本取息、个人通知存款,通存通兑。二是邮政储蓄中间业务。包括代发工资、养老金,代理保险、国债、基金销售及个人理财,代收费业务。三是邮政储蓄卡(简称绿卡),具有存、取款功能,可在全国邮政储蓄联网网点和ATM上进行交易。四是邮政汇兑业务,可实现异地同业资金汇兑的基础上,拓展小额信贷和对公业务。邮政储蓄银行作为一支新生力量,虽然根据“一法四令”以及相关文件的要求,建立了反洗钱领导小组、信息报告制度、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保密制度、培训宣传制度、反洗钱工作奖罚措施等内控制度,但在反洗钱的实际工作中,还是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对反洗钱的认识和执行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邮政汇兑兑付难的问题1993年邮政汇兑资金开始在人民银行开户,进行资金往来清算。邮政储蓄业务的发展,这种清算方法隐藏的问题日益暴露出来。本文拟就邮政汇兑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办法作一粗浅的探讨。一、存在的问题首先,资金界限不清,管理混乱,邮政与电信分家后,邮政汇兑业务和邮政储蓄业务由邮政部门经营管理。目前邮政机构经营是一套人马,管理三种资金:即邮政汇兑资金,邮政储蓄资金和其本身日常经营的业务收入。这三种资金性质、用途不同,除业务收入外,邮政汇兑资金和邮政储蓄资金都是代理客户业务的专项…  相似文献   

3.
国家邮政管理局作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代理机构从事金融业务,但因邮政企业的行业特性,在外部监管上,不再适用金融机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也不再接受央行、银监会等监管部门的直接监管,出现了邮政代理金融业务监管盲区问题。本文以反洗钱为视角,就邮政机构履行反洗钱职责义务及监管覆盖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4.
虽然人行2003年第3号令将外汇反洗钱的报告机构界定为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但目前只是将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类机构纳入报告主体范围,所以至少存在以下数据采集盲点:一是不通过银行办理的外汇资金跨境收支漏监测。由于外汇局一直将监管重点放在各外汇指定银行,对于邮政国际汇兑及西联汇款业务过程中存在的化整为零及汇入管理失控问题越来越突出。这部分外汇收支既不办理国际收支申报,亦未按规定进行真实性审核或纳入反洗钱情况监测。二是经营外汇业务的证券保险机构尚未被纳入报告主体范围。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常德市邮政汇兑资金往来科目使用状况的调查,论证了邮政汇兑资金清算变革后邮政汇兑资金往来科目的作用变化,以及对人民银行管理邮政储汇资金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取消邮政汇兑资金往来科目的可行性建议及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的金融服务需求与现状 汇兑需求。汇兑需求位列农民工的金融服务需求之首,目前在孝感市,邮政储蓄是农民工办理汇兑的主要机构,银行卡成为重要补充。年人均汇款2800余元,主要通过邮政汇款和邮政绿卡汇款(占51%),使用银行卡汇款的比例较低(占11%)。使用银行卡的农民工,多数是收入和学历相对较高的年轻人。  相似文献   

7.
姚金楼 《金融纵横》2002,(11):40-41
一、背景分析 自1993年6月份新的《邮政汇兑资金清算办法》实施以来,邮政汇兑资金清算直接通过人民银行进行,对于兑超部分资金,邮政部门直接从人民银行的邮政汇兑资金往来户全额透支,此举从根本上解决了邮政汇兑资金兑付难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江西省邮政汇兑业务发展概况 据调查统计,截至2003年3月底,江西省全辖共有邮政汇兑网点1638个,其中电子汇兑网点197个,手工汇兑网点1441个;城市汇兑网点239个,农村汇兑网点1399个;共有汇兑从业人员2586人.2001年累计收汇36.14亿元,2002年累计收汇26.59亿元,2003年一季度累计收汇6.21亿元;2001年累计兑付93.21亿元,2002年累计兑付84.52亿元;2003年一季度累计兑付16.49亿元;2001年邮政汇兑收入1547万元,2002年汇兑收入1564万元,2003年一季度汇兑收入310.62万元.  相似文献   

9.
邮政储汇机构办理国际邮政汇兑业务(含传统国际汇兑及西联汇款业务)已有相当时间,但由于法规缺失等原因,对其的监管尚非常薄弱,包括市场准入、外汇账户(现钞)管理、外汇汇出汇入、结汇管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等等,由此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1993年以前,邮政汇兑资金的清算由国有商业银行承担,采取存款、透支均不计息的清算方法。1993年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邮政汇兑业务大量增加,原有的邮政汇兑资金清算办法已不能适应当时的需要,出现了邮政汇款兑付难、“绿条子”泛滥的局面,严重损害了银行和邮政部门的信誉。为解决邮政汇兑资金兑付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涉汇主体进行必要的管理是外汇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责,但对邮政储汇机构的管理处于低水平确是不争的事实,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即是相关外汇管理政策法规缺位。按照现状,国际汇兑涉及的外汇管理内容包括开立外汇账户管理、外汇备用金管理及现钞账户管理、外汇结汇管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管理、反洗钱报告管理等诸多内容,但现行法规中仅涉及外汇现汇账户管理的相关条款。  相似文献   

12.
委托代理理论是指在非对称信息经济学中,在委托人和代理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对激励机制求解的最佳契约方案.本文以该理论为基础,将反洗钱工作中监管机构与义务机构之间通过委托代理关系模型化,通过对该模型最优解的求解,分析反洗钱工作中监管机构对反洗钱义务机构最优的激励机制,以此来达到督促义务机构履职积极性的目的 ,进而达到提升反洗钱工作有效性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3.
自《反洗钱法》颁布实施以来,海南省银行机构的反洗钱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和完善,但仍有部分银行机构存在内控制度不完善、客户身份识别和风险等级划分不到位、可疑交易报告和反洗钱专项工作未按规定开展等问题.为提高银行机构反洗钱工作实效,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李德贤 《南方金融》2002,(5):62-62,56
一、邮政储蓄目前在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混业经营,资金混合使用.在目前邮政体制下,邮政部门既经营邮政储蓄业务,又经营邮政汇兑业务,且未实行分账经营和分业考核,资金使用上界限不清,存在捆绑现象,经营出现挤占、挪用或套取汇兑资金用于转邮政存款的违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金融领域的反洗钱工作体系已日臻成熟,为了促进反洗钱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有关部门正有序推动特定非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开展,其中支付清算组织就是首选重点.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支付清算组织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指引>,标志着支付清算组织将正式履行反洗钱职责,开展实质性工作.为正确引导支付清算组织科学、高效开展反洗钱工作,必须对此类机构的洗钱风险有清晰、准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亟需加强邮政资金汇兑往来管理王仁华邮政汇兑是邮电部门办理个人汇兑款项,代理企事业单位发放退休人员工资以及驻外地人员生活费开支而开展的一项业务。这一项业务原在专业银行开户,并办理清算。由于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邮政汇兑业务量不断增加,出现了邮政...  相似文献   

17.
邮政汇兑具有10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邮政汇兑业务得到很大发展,技术装备水平逐年提高。2001年全国共开发汇票2.05亿张,收汇款额达2778亿元;办理邮政汇兑的网点已达47400处,其中电子化网点14000处,占网点总数的29.5%;汇兑从业人员达60764人。此外,自1992  相似文献   

18.
金融机构作为资金流动的载体和媒介,是洗钱者进行洗钱活动的主要渠道之一,在信息非对称情况下,金融机构会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利己的行为,这有可能使监管机构不能达到反洗钱效用最大化目标.洗钱和反洗钱实际上是洗钱者、金融机构、监管机构三方相互试探、不断博弈的过程.本文通过对反洗钱工作中各方参与者进行博弈分析,提出完善和改进我国反洗钱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民银行作为国务院规定的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辖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险机构、证券机构的反洗钱工作进行监督管理.近年来,基层央行的反洗钱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其开展的反洗钱现场监管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难点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20.
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机制存在的缺陷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户身份识别是反洗钱工作的基础,决定着可疑交易监测的成效.我国开展反洗钱工作之初采取了许多权宜性措施,如今已与工作实际存在冲突,增加了反洗钱义务机构主体的履职难度,也影响了反洗钱工作的有效性.本文从反洗钱工作存在的具体问题入手,进行归纳分析,并借鉴美国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机制的成功经验,探索我国反洗钱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