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焰 《生产力研究》2008,(18):128-130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改革是我国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对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改革的历史及现行措施的分析,认为国企经营者激励机制改革的关键之处在于企业内部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的明确以及企业外部市场竞争机制的完善。因此,国企经营者激励机制的下一步改革应当是改革政企关系和推动人力资本的市场化运营。  相似文献   

2.
谈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薪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快速变迁的经营环境,经营者的决策行为已成为企业发展和衰败的关键。而传统的薪酬设计理念忽视了经营者是市场的主角,是一种稀有而宝贵的社会资源。由于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足,造成了经营者待遇低,贡献与报酬不相称的问题。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不足带来的弊端已日益暴露,并严重地阻碍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国有企业效益的提高。本文就从分析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的现状入手,对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进行探讨。一、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的现状分析1郾经营者收入水平偏低。在谈到国有…  相似文献   

3.
2003年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显示,企业经营者都期望采用现代企业的薪酬制度,51.5%的经营者认为“年薪制”是最受推崇的收入方式,74.3%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与业绩挂钩的高收入是最有效的激励因素,认同这一观点的国企经营者达到了75.8%:数字表明,年薪制和业绩评价已成为企业经营者激励制度中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一、国企经营者激励机制的现状 企业家的激励和约束问题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首先,我们就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现状作个分析。  相似文献   

5.
隐性激励与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重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艳  石磊 《当代财经》2002,(3):64-67
重构国企经营者激励机制,是完善企业家职能分工、避免经营代理人在企业合约不完全条件下将个人成本外化而使企业受损的必然要求。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和竞争理论,并根据经营者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角色定位,有必要在重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时注重引入隐性激励因素。  相似文献   

6.
国企经营者人才配置,激励与约束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经营者配置的现状与问题,阐述了国有企业建立经营者人才配置、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必要性,提出了国企经营者选拔、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引入股票期权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景晓达 《经济问题》2002,(10):13-14
国企活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企业经营者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国外盛行的股票期权制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好机制。把股票期权制引入国企,可以增强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可以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又不增加企业的营运费用,一举数得。经营者获得期权收入,事实上是人力资本的合理报酬。我们应创造条件,重塑企业经营机制,为推动股票期权制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南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营者的收入分配状况、企业职工收入与经营者的差距、经营者收入在不同规模企业间的差异,经营者收入与企业经营业绩的相关关系等问题的实证研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者收入分配政策提供建议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代理问题”的实质,是国家利益与国有企业经营者利益的关联度、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动力和重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等问题。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契约的不完备性,所有者无法确定企业收入水平的变化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于经营者的努力程度的变化所引起的。因此在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中,所有者必须考虑自己的行动对于经营者行为的影响:一方面,经营者会采取措施实现自己期望效用的最大化,即经营者的激励相容制约;另一方面,经营者的期望效用不能低于机会成本(经营者在经理市场上可以得到的市场认为合理的报酬所带来的效用),即经…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经营者中需要激励的,现行企业运行机制对企业家的激励力度不足。对国人企业经营者激励的目标是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精心管理企业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对职务消费缺乏约束是造成激励力度不足的重要原因。据1998年调查有近半数的国有经营者月工资在1000元以下,但对职务消费的限制却很少。因此,应根据企业经营者的业绩,大幅度提高他们的工资和奖金,限制职务消费。  相似文献   

11.
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经营者的素质高低和动力大小。为了使具有高素质的经营者脱颖而出,并具有充分的动力,必须着力构建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者的竞争机制,本文就此问题作以粗浅探讨,期望能得到同仁们的斧正。一、新竞争机制的框架构想目前我国国有企...  相似文献   

12.
李文光 《当代经济》2007,(8X):24-25
国有企业经营者是国有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性人力资源。国企经营者激励机制低效问题已经成为国企发展的制约因素。文章分析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并从振兴国有企业角度提出了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 ,国内的一些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全面展开年薪制的试点。理论界也对年薪制抱有支持和乐观的态度 ,认为这一制度“有利于贯彻责任、风险、利益相一致的原则” ,是“强化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有益尝试”。然而年薪制果真能如大家一致称赞的那样起到激励经营者的作用吗 ?笔者认为 ,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应当达到抑制其“偷懒”和 (或 )“寻租”行为 ,激励其“努力”的效果。考察年薪制的激励作用 ,必须结合国企的具体情况 ,建立经营者效用函数 ,进行深入分析。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效用U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 ,即经营者的职位和政治…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经营者腐败问题是我国目前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问题的存在有其多方面因素,如个人素质、社会风气等。笔者认为制度因素是其主要方面,现就此进行探讨。一、制度因素分析首先,收入与付出不对称的分配制度使经营者心理失衡。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普遍偏低,与其正常经营所付出的直接行为成本形成强烈反差。并且,由于现行的任用制度,造成其较高的进入成本,“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同时,三资企业与民营企业收入高,形成其高昂的机会成本。在收入与付出的杠杆严重倾斜的情况下,经营者心理失衡,产生腐败行为动机。此外,由于任命上主…  相似文献   

15.
李文光 《当代经济》2007,(16):24-25
国有企业经营者是国有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性人力资源.国企经营者激励机制低效问题已经成为国企发展的制约因素.文章分析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并从振兴国有企业角度提出了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国有企业面临着经营者的选择问题、激励问题和监督问题,其中经营者选择问题尤为关键。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市场化,企业经营人才职业化,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好国有企业的客观要求。一、企业经营者的地位和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及新疆企业经营者激励和约束机制现状 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经营者激励约束问题逐渐被人们关注。从国企经营者调查资料看,80%的人认为现行体制对国企经营者激励和约束均“不到位”,物质激励“差距拉不开”,精神激励“空洞”,方法陈旧;57%经营者认为社会对国企经营者的“认同感”较低;  相似文献   

18.
刘伟清 《广东经济》2004,(12):44-4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改革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制度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些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的政策和意见,如允许企业经营者个人收入与职工收入适当拉开档次,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效绩评价考核与经营者收入挂钩;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发展后劲作为确定企业经营者收入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实行年薪制,试行股票期权等试点等,所有这些改革措施,对于调动企业经营者积极性起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仍然不适应形势要求,有效的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制度仍未建立。我们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建立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制度的进程,才能保持国有企业的竞争优势。本文试从分析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从适应市场经济角度,提出建立有效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经营者负激励机制设计--"油锅合同"模型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善林  王素凤  李敏 《财经研究》2005,31(9):114-123
文章基于心理学和委托代理理论,探讨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现状,认为国有企业存在显性激励不足、隐性激励有余和负激励缺乏等问题.国有企业经营者显性激励不足导致其动力缺乏,而负激励缺失更导致经营者偷懒和机会主义行为.负激励的极端--"油锅合同"能够对经营者形成一种威慑,杜绝或防止经营者的道德风险,促使经营者努力工作.  相似文献   

20.
周泽炯 《经济师》2002,(10):126-127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持股比例太低 ,并且持股具有福利色彩 ,故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为了使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股权激励起到应有的激励效果 ,应改变经营者获股方式 ,增加其持股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