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涂正革 《财经研究》2007,33(12):90-102
文章采用Malmquist指数和DEA技术,研究中国28个省市地区大中型工业增长的动力以及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分析发现在1995~2004年期间:(1)整体而言,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已经成为中国大中型工业快速增长的核心动力,特别是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改善对产出增长的贡献日渐突出,相反,要素投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逐渐减弱;(2)地区之间发展的差距依然显著,但无论是人均产出还是增长速度,地区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3)随着中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TFP对缩小地区间工业发展差距的作用越显突出,资本要素的作用并不明显;(4)全要素生产率快速增长的四大因素:竞争、全球化和外商投资、民营化改革,以及经济扩张期。因此,文章认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已成为区域经济和谐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2.
陈琳 《经济经纬》2008,(3):24-27
笔者运用标准的计量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特征事实,测算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贡献和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结果显示,中国的经济增长是要素投入和包括人力资本、制度变迁、技术进步等全要素生产率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做出了大约三分之一的贡献.因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并不完全是投入驱动型的,而是真实可靠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产业贡献力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从理论分析入手,深入探讨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贡献,系统地剖析了三次产业、内部若干行业、以及三次产业的要素贡献问题。分析结果表明,经历近2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向资本密集型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虽然资本投入与技术升级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一定的脱节现象,但产业的贡献能力以及产业要素的贡献能力依旧保持着较为理想的状态,并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利用1970-2003年的118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数据,分析了中国经济赶超的源泉问题.结论发现: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赶超主要源泉是要素积累;效率改进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影响逐渐减弱;技术进步对于经济赶超是负的影响,但开始改善.因此,中国经济赶超还是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引致的粗放型快速增长,这种赶超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如何能够实现从要素赶超到技术和效率赶超的转变,就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科技创新活动及知识经济等新概念对于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提出了新的考验,因为科技创新主要建立在作为研发活动基础的新型生产要素——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本上。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诞生突破了传统理论中资本只有物质资本的束缚,更加强调了人力资本投资对于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国内外各种研究都显示,人力资本投资对于产业竞争力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有显著的影响。1975—1995年,劳动力数量增长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略低于劳动力质量提高的贡献,但是到20世纪末,人力资本继续保持较高增长率,而劳动力数量增长率显著下降成为劳动力贡献于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6.
农村劳动力流动带动了农村与城镇两部门间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文章运用参数法度量阐释和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对要素配置所产生的效应,并对其在中国的实践情况进行评价。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城镇化就业从要素配置的角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正向的贡献。随着城镇劳动力市场的日益放开,城乡间劳动力的要素配置效应有逐渐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产业结构变迁、要素重置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应用偏离-份额法(SSA)将要素重置效率从生产率中分解出来,实证研究了1978年~2008年中国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中要素重置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在此基础上,利用分行业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别对1990年~2008年中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迁的要素配置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变迁带来的要素重置效应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时间的变动呈现出三阶段的变化趋势;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变迁过程中,轻工业和服务业增长的要素重置效应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按照新古典增长理论框架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并找到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依据,从中发现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劳动,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资本投资面临的约束条件和全要素生产率对增长的贡献不高使得中国今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从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增长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现象,新古典增长理论识别了在制度约束下经济体内要素作用的经济增长问题,考察了资本(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指出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是资本、劳动(人力资本)和技术。但经济增长要素贡献分析表明,在我国,资本贡献率约为60%,远超过劳动等其他要素的经济贡献,并已成为我国近20年来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源泉。  相似文献   

10.
基于“索洛余值法”测算湖北TFP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市场体制下,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逐渐由资本、劳动等物质要素转向以技术为代表的综合要素生产率(TFP)因素,资本与劳动之外的综合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成为判定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主要指标之一,特别是中国已经迎来刘易斯拐点(Lewis Turning-Point)和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情况下,综合要素生产率取代投入成为经济增长新的驱动力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湖北省近年来相关经济数据,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和索洛余值计算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终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湖北省的综合要素生产率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地区间的发展差距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而收敛,地区间人均产出的变异系数从1995年的0.4,下降到2004年的0.33,地区间增长速度的变异系数从1996年的3.01,下降到2004年的0.73;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对缩小地区间工业经济发展差距的作用越显突出,对地区工业增长的贡献超过60%,地区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异系数从1996年的1.16,下降到2004年的0.665;要素投入贡献的地区差异非常巨大,而且变化不定,通过要素投入缩小地区间差异的效应逐渐减弱;地区间的技术效率差距不断缩小,地区大中型工业的平均技术效率从1995年的51.6%,增长到2004年的76.5%。全要素生产率,特别是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提高,已成为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国工业起飞阶段的增长特征更符合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技术进步是区域工业经济收敛的源泉。  相似文献   

12.
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看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娟 《经济与管理》2009,23(9):20-24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变化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波动增长期,90年代的稳定发展期和2000年以后的下降恢复期.就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说,资本投入的贡献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平均占到46.90%;劳动投入的贡献较为稳定,但水平相对较低,只有17.36%;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平均维持在35.75%的水平.因此,从整体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式仍然没有摆脱效率较低的粗放型增长,但其趋势是向着集约型增长发展.  相似文献   

13.
《技术经济》2014,(8):76-85
基于非径向非意愿投入距离函数构建了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框架,采用1998—2010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探讨了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结构特征和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整体上中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较低;全国层面和中、西部地区的全要素能源非效率主要由煤炭非效率导致,而东部地区的全要素能源非效率主要由石油非效率造成;整体上煤炭非效率对全要素能源非效率的贡献在样本期内逐渐下降,而清洁能源非效率的贡献则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李华  董艳玲 《财经研究》2021,47(8):4-18
立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包容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涵盖创新、协调、绿色、共享理念,可有效观测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文章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构建包容性绿色索洛模型以及包容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标测度体系,使用U-SE-SBM-DEA模型和全局参比ML指数测算2006-2018年中国30个省市的包容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方差分解,从区域和结构双重视角全面考察其差异来源.研究发现:(1)中国包容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稳步提高态势,技术进步贡献最大;四大区域包容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呈上升趋势,但东北地区水平低且提高慢的现象应引起重视.(2)南方包容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明显高于北方,2016年赶超北方,之后差距逐渐扩大;中国包容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差异呈扩大趋势,南北差异低于东西差异,但近年基本追平.(3)超变密度是四大区域包容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主要来源,四大区域和南北区域中区域内差异贡献均高于区域间差异贡献;中国包容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差异主要来自技术进步差异,但呈下降态势,同时结构来源存在区域异质性.文章的研究有助于把脉中国经济的包容性绿色发展现状,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5.
李雪 《经济师》2011,(2):6-7
近几年来,党和政府一再强调,增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创新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的高校毕业生通过努力成为创新人才,逐渐形成了一支具备知识性要素、实践性要素、创新能力要素、品德要素的创新人才队伍。他们对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社会都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更为我国能成为创新型的国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在第六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上,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田建国做了题为"关于21世纪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的发言。本刊将他的发言以访谈的形式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   总被引:73,自引:2,他引:71  
本文将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迁从要素生产率中分解出来,实证度量了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将其与技术进步的贡献相比较。实证研究表明,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中,虽然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一度十分显著,但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逐渐让位于技术进步,即产业结构变迁所体现的市场化的力量将逐步让位于技术进步的力量。此外,研究也发现,结构变迁效应的减弱并不表明市场化改革的收益将会消失,某些发展和体制的因素仍然阻碍着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高。从这个层面来看,我国完善市场机制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中国,国民"幸福感"已成为社会焦点话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全面提升民生和居民幸福感为最高目标。新居民为嘉兴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因为经济、心理等种种问题的困扰,新居民幸福感相对较低,如何提升他们的幸福感,是嘉兴构建和谐幸福城必须思考的问题。一、当前嘉兴新居民幸福感认知现状心理学认为,幸福即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  相似文献   

18.
目前,信息通信技术已被视为一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和"互联网+"的支柱性产业,有望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信息通信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资本深化效应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两方面.本文将系统构建涉及信息通信技术资本的经济增长相关核算数据,同时,利用新经济增长理论建立信息通信技术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模型,并将其扩展为合乎中国国情的分析框架,以此测算信息通信技术资本深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信息通信技术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结论表明,1987—2010年信息通信技术资本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大,而信息通信技术的技术外溢效应对经济增长贡献极大.可见,对中国这样技术后发的国家而言,"推广信息通信技术"比"发展信息通信技术产业本身"更有效.  相似文献   

19.
股票已是中国居民主要的财富之一,股票投资也理应成为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通过股票投资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有利于居民收入多元化和扩大消费需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是,中国股票市场存在低投资回报率、低现金分红比率、高市盈率和偏高的市场风险等现状,弱化了股票投资对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贡献。实证研究也表明股票投资收益率、现金分红同居民财产性收入、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相关性不够显著。股票市场投资增值功能缺失、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股票投资主体的不成熟和股票市场投资工具单一化是造成股票投资对居民财产性收入贡献不足的主要原因。为了发挥股票市场的投资和分散风险功能,应在扩大股票市场规模的同时,明确股票市场的投资功能和定位,完善股票市场的发行机制,优化投资主体结构,加强发行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培育建设。  相似文献   

20.
周晓明 《财经科学》2005,(5):189-194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个人收入大幅度提高,除保证当前基本生活以外,拥有一定个人资产的人已不在少数;另一方面,计划经济下国家统一的福利也逐渐被市场运作所代替.因此,个人为了一定的经济目标,以投资的形式处置个人资产已不是少数"资本家"的专利,个人投资正逐渐成为一种大众经济行为,这不仅将影响人们的传统思维方式、影响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更为现实的是它对于理财产品、金融工具、金融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在很大程度上推进我国金融创新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