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构建GARCH模型分析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回购利率产品的波动性,结果说明GARCH模型族能较好地拟合银行间债券市场回购利率的波动特征,其不同期限的利率品种具有不同的收益波动特征,具有时间序列非正态性和条件异方差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2013年6月中旬,银行间债券市场出现利率大幅波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波动性特征以及如何防范市场利率大幅波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银行债券市场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揭示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波动性特征,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4年5月份,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和债券市场交易量再创新低,拆借和回购利率小幅波动,市场资金面由松趋紧,现券市场震荡上行。本月买断式回购正式启动标志着做空交易机制正式引入银行间债券市场。  相似文献   

4.
崔嵬 《金融研究》2018,456(6):47-55
债券回购交易兼具融资、融券属性,是金融机构重要的交易工具,与拆借、现券、衍生品市场具有较强联动效应,也是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工具之一。银行间债券回购作为我国银行间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调节流动性、传导货币政策、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国际上转移质押物所有权的做法不同,我国债券回购以质押券冻结方式为主。随着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不断发展,质押式回购冻结的债券越来越多,形成了“流动性越好的债券反而越容易被冻结”的现象,制约了债券二级市场流动性,不利于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与货币政策传导,影响价格发现与债券估值。两类回购利率比价关系不尽合理,易造成不同类型回购利率之间利差走阔。审慎推进银行间债券市场两类回购改革,发挥市场自主选择机制,适度调整回购市场格局,完善现有回购制度逐步与国际接轨,有利于提高债券二级市场流动性,满足金融机构的债券交易型需求,更好发挥债券回购在货币市场中的稳定器和利率锚的作用,推进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商业银行资金供求角度出发,通过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影响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质押式回购利率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CPI同比增长率对质押式回购利率波动具有正向作用,外汇占款、M1同比增长率、超额准备金率和同业净债务对其产生负向作用.短期内,外汇占款、超额准备金率和同业净债务所代表的商业银行资金供求因素对回购利率影响较大.长期内,M1同比增长率和CPI同比增长率代表的政策调控因素对回购利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中国货币市场》2006,(3):F0002-F0002
回购定盘利率(Fixing Repo Rate)是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布的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具有基准性质的市场利率之一,是银行羊市场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羊回购定盘利率是以银行间市场每天上午9:00-11:00间的回购交易利率为基础同时借鉴国际经验编制而成的基准性利率指标,  相似文献   

7.
中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宣告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使用GARCH(1,1)模型研究了中国存款准备金政策宣告对短期利率、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作用,结果表明准备金政策宣告当日回购利率上升4.47个百分点;准备金政策宣告导致国债综合指数收益率下降、波动率上升,并且导致上证综合指数波动率上升.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准备金政策调整的公布具有宣告效应,有利于中央银行在今后开展目标利率水平的公告操作.  相似文献   

8.
基于ARMA模型的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银行间质押式债券回购是目前我国货币市场交易最为活跃、成交金额最大的品种,其利率已经成为货币市场的代表性利率,同时也是我国短期金融产品定价的利率基准之一。本文试图寻找影响银行间债券市场回购利率的重要因素,并通过建立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研究各种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变量对该利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们从一些重要事件回顾中国金融市场逐步开放的过程: 1996年6月1日,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同时放开了债券市场的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上半年,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与债券市场成交量自1999年持续增长以来,首次出现大幅萎缩。受宏观调控影响,拆借和回购利率明显反弹,现券市场经历了建立以来最大波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建立基于三种不同分布下的GARCH族模型,计算银行间同业拆借头寸VaR值,定量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状况,并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差异性进行了考察。实证结果表明,EGARCH-GED—VaR模型能够较好地估计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风险。估计结果显示,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风险较高且市场利率波动存在杠杆效应(TARCH);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存在显著差异,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最高,城商行次之,外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2.
吴冠  杨琪 《云南金融》2011,(3X):58-58
本文构建GARCH模型分析SHIBOR各种期限产品的波动性行为,发现GARCH模型族能够较好地拟合SHIBOR的波动特征,其短期和长期的利率品种具有不同的收益波动特征,具有时间序列非正态性和条件异方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构建GARCH模型分析SHIBOR各种期限产品的波动性行为,发现GARCH模型族能够较好地拟合SHIBOR的波动特征,其短期和长期的利率品种具有不同的收益波动特征,具有时间序列非正态性和条件异方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徐光林 《新金融》2009,(12):26-31
本文用基于正态分布和t分布的GARCH类模型计算的VaR度量了我国银行间7天国债回购的短期利率风险,并与EWMA法、Delta-正态法和历史法对样本外动态VaR值计量的准确性进行了比较,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EWMA和IGARCH(1,1)-N模型能够准确度量7天回购的利率风险;(2)EWMA方法的风险度量精度最高;(3)基于Delta-正态法、历史法以及基于t分布的GARCH类模型会严重高估风险;(4)基于正态分布的GARCH类模型的VaR并不会低估风险。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研究基础,运用VAR模型实证检验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与公开市场业务利率的互动关系.实证分析表明:(1)在二者的互动关系中,公开市场业务利率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的影响、冲击效应及解释力远远大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对公开市场业务利率的影响、冲击效应及解释力;(2)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不是引起公开市场业务利率变化的Granger原因,只存在公开市场业务利率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的单向引导Granger果关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炬  石磊 《中国金融》2007,(8):30-32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1997年6月16日正式开办的以金融机构为主要投资者的债券市场。当时商业银行部分资金违规进入股市导致股价异常波动,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务院的决定,要求商业银行全部退出交易所,同时建立银行间债券市场。应该说,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具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发展之初参与者仅局限于商业银行,目的仅在于为商业银行的现券和回购交易提供通道。  相似文献   

17.
《中国货币市场》2005,(2):62-65
2004年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和债券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市场交易量有所减少拆借与回购利率跌宕起伏现券市场震荡调整,2004年银行间市场发展迅速.成员不断扩大、交易工具不断创新,交易品种不断丰富。  相似文献   

18.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封闭式回购交易制度产生了单边助涨的效果:而现行的没有标准化协议约束的“开放式回购”则存在着违约风险,对市场的危害极大。随着债券市场正式推出开放式回购、虽然可能存在信用违约和倍数放大风险,迫它能促进二级市场的交易,降低偾市利率风险。  相似文献   

19.
李成  郑怡 《金融论坛》2014,(2):3-10
本文以中国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随机波动模拟市场化利率变化,建立GARCH族模型定量分析商业银行整体利率风险的特征状况,通过计算银行同业拆借头寸动态VaR值,对不同类型银行利率风险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银行业整体利率风险较大,但同业拆借利率风险尚小;(2)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波动的杠杆效应显著,利好消息影响大于利空消息,其中,城市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杠杆效应更为明显;(3)不同类型银行利率风险差异较大,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最高,国有商业银行次之,城市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居后。  相似文献   

20.
卢遵华 《银行家》2006,(2):84-85
2005年我国货币市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央行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大量发行,银行间债券市场短期债券和质押式回购交易活跃。货币政策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增强,利率波动幅度加大。货币市场零利率基准逐渐形成。国际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作为货币市场的基准指标(Reference Index),基准利率一般满足以下特点:指标含义简单明确,易于投资者理解和债券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