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等几种,我国企业尤以前者应用较多。传统的教材资料对此概括为:坏账准备等于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乘以坏账损失计提比例。其实这一表述不够全面确切严谨,只笼统地反映了最初第一期的情况和应提数,不能反映出后续计提情况和实提数,更未考虑期内发生损失和收回数;在实际应用和培训中一般也是列“丁字账”式计算,没有从理论上用公式将其详细阐明。为此,笔者根据实际工作和教学培训中的经验体会,综合成一个简捷的计算公式:X=a×b+(c-d+e)。上式X为年末坏账准备实提备抵(调整…  相似文献   

2.
网络时代坏账计提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冲击是全方位的,本文仅就在网络时代坏账的计提进行探讨。一、 传统计提坏账的方法与局限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商业信用中不可避免的信用风险。传统会计实务用备抵法进行坏账的处理。估计的基数可以分为以下两种:(1)以应收账款为基数。包括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和账龄分析法。这两种方法侧重于对资产的计价,属于以资产负债表为导向。(2)以销售收入为基数。依据各个时期的销售收入的一定百分比来估计各期的坏账,这一方法侧重于对坏账费用的确定,属于以损益…  相似文献   

3.
胡少先 《新理财》2003,(4):10-12
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如果是从直接转销法变更为备抵法,属于会计政策的变更,这一点没有什么异议。但从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变更为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是属于会计政策变更还是会计估计变更,倒是值得讨论并应予明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计提坏账准备的问题 坏账损失核算的方法有两种: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企业采用备抵法进行坏账核算时,首先应按期估计坏账损失。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有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销货百分比法。而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是企业对坏账损失进行会计核算比较普遍的方法。我们这里要说的是,如何计提坏账准备?目前,理论界并不统一。  相似文献   

5.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收入要素范畴的是()。A、主营业务收入;B、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C、销售原材料取得的收入;D、出售无形资产取得的收益。2.为了避免损失发生时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会计上必须应用()。A、配比原则;B、权责发生制原则;C、谨慎性原则;D、历史成本原则。3.某公司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期初坏账准备余额15万元,本期按照2%比例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150万元,按照4%比例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225万元,本期发生坏账损失3万元,则本期应计提坏账准备的金额为()万元。A、-6;B、0;C、15;D、12。4.甲…  相似文献   

6.
冯志刚 《中国外资》2010,(16):49-49,51
目前大部分国有或由国有改制转轨的施工企业由于普遍采用实际完成工程量法核算收入,导致大量的应收账款形成坏账,笔者结合多年的财务工作实践,摸索出一套按账龄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前大部分国有或由国有改制转轨的施工企业由于普遍采用实际完成工程量法核算收入,导致大量的应收账款形成坏账,笔者结合多年的财务工作实践,摸索出一套按账龄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一般而言,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首先应评估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其次应确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然后再将资产可收回金额小于其账面价值的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由于不同资产的特性不同,其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也有所差别。1.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计提。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和应收票据。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主要有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销售百分比法和账龄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利弊,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计提方法和提取比例,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提取坏账准备时,应考虑"坏账准备"科目原账面余额,如果"坏账准备"科目在当期提取准备前有贷方余额,且小于应提坏账准备数额,则实际的提取数为二者之差额;如果"坏账准备"科目在当期提取坏账准备前的贷方余额大于当期应提坏账准备额,表明前期提取的坏账准备多了,则应将其差额从"坏账准备"科目的借方冲销;如果"坏账准备"科目在当前提取准备前为借方余额,表明前期提取坏账准备的数额少了,则实际的提取数为二者相加之和。2.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存货期末应按成本与可  相似文献   

9.
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不能随意变更,是依据()。A、一贯性原则;B、可比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历史成本原则。2.某企业2004年成立并开始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计提比率为2%。2004年末应收账款余额750万元;2005年2月确认坏账损失15万元,2005年11月收回已作为坏账损失处理的应收账款3万元,2005年末应收账款余额600万元,该企业2005年末提取坏账准备的金额是()万元。A、3;B、15;C、12;D、9。3.甲股份有限公司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2003年12月31日库存用于生产A产品的原材料的实际…  相似文献   

10.
《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会计制度》)计入费用的坏账准备与《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以下简称《扣除办法》)允许税前扣除的坏账损失或准备,两者存在较大差异。企业列支的坏账准备超过税法规定范围和标准部分,不得在税前扣除,应进行纳税调整。现就两者差异和如何进行纳税调整作一些探讨。 一、两者之间的差异 (一)两者遵循的原则不同。《会计制度》遵循谨慎性原则,对应收款项要求合理地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扣除办法》遵循确定性原则,纳税人扣除费用不论何时支付,其金额必须是确定的。纳税人发生的坏账损失,原则上按实际发生额据实扣除。 (二)两者对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不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如余额百分比法、销货百分比法和账龄分析法等)核算坏账损失。  相似文献   

11.
公立医院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并经常性地分析其运行状况,要在结账前对应收账款进行合理估计,采用合适的收账方式,把应收账款收到位,另外建立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制度,做好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尽量避免拖欠账款拖的时间太久,彻底解决应收账款回收中出现的任何问题,以有效控制应收账款,减少坏账的发生.提升资金利用效率,提高医院资金的周转速度,促进医院实现的长远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2.
赵荣敏 《财会学习》2016,(16):145-145
本文介绍了如何结合公式运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核算坏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新会计》2013,(5)
<正>出于对谨慎性原则的考虑,《企业会计制度》或《企业会计准则》均采用了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且企业可以在余额百分比法、销货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个别认定法四种方法中选择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这是会计上对坏账损失进行处理的要求。但是,税法对企业发生的坏账损失遵循的是实际发生原则,采取的是直接转销法,不仅不认可会计上  相似文献   

14.
黄良军 《财政监督》2002,(10):34-34
一、正确使用"坏账准备"会计科目众所周知,"坏账准备"科目是一种反映企业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采用备抵法进行预先估计,计入费用,形成坏账准备金的会计科目。其贷方反映坏账准备金的计提和已列销坏账的收回;借方反映实际发生坏账损失,应予冲减的已计提的坏账准备金;贷方余额表示年末企业按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然而,一些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坏账准备"科目进行应用时,出现了一些错误的认识。例如,一些会计人员对"坏账准备"科目借方发生额错误地认为就是应列销的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举例说明:某企业1997年年初,"坏账准备"科目余额为16000元。假定该企业在1997年5月10日,实际发生坏账损失20000元。一些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处理时为:借:坏账准备20000;贷:应收账款20000。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金只有16000元,当企业实际发生坏账损失20000  相似文献   

15.
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转销法;二是备抵法。 1.直接转销法 直接转销法,是指在实际发生坏账时,将坏账损失直接冲减应收账款,并计入当期费用的处理方法。 发生坏账损失时,按实际发生数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如果已冲销的应收账款以后又收回,需要作两笔会计分录,先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然后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2.备抵法 备抵法是指按期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计入管理费用,同时设置“坏账准备”账户,待坏账发生时,再冲销“坏账准…  相似文献   

16.
朱妍 《会计师》2021,(14):15-16
本文对应收账款管理的相关概念进行分析,以A公司为例,结合医药行业特点,对A公司的应收账款规模、坏账损失以及账龄等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加大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状况的了解,进一步分析和研究了A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如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较慢、发生坏账损失额度较高、应收账款的比例也较高等.针对A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A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的对策,如采用多元化催收方式、完善公司的信用制度,对应收账款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跟踪和管理,从而提高A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朱妍 《会计师》2021,(14):15-16
本文对应收账款管理的相关概念进行分析,以A公司为例,结合医药行业特点,对A公司的应收账款规模、坏账损失以及账龄等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加大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状况的了解,进一步分析和研究了A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如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较慢、发生坏账损失额度较高、应收账款的比例也较高等.针对A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A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的对策,如采用多元化催收方式、完善公司的信用制度,对应收账款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跟踪和管理,从而提高A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2017年发布的新金融工具准则对信用风险的计量提出更高要求。应收账款操作空间大,容易加大审计风险或盈余管理问题,故改进以账龄分析法为代表的应收款项减值损失计提方法刻不容缓。对账龄分析法的改进需要通过改革分类方式和改进损失率两个步骤完成。改革分类方式可以通过对应收账款从按照账龄分类改为按照信用评级分类来实现,改进损失率可以通过应用迁徙率和考虑前瞻性信息替代凭经验设定来实现。改进后的坏账准备计提方式能更客观地反映应收款项的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9.
会计环境的变化导致业绩报告的中心转向资产负债表.本文在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并总结了现行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方法的特点以及局限性,最后提出坏账准备的确定应该考虑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以准确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企业坏账损失是企业的一项经营发生的管理费用,故坏账损失亦称坏账费用,在我国,坏账通常是针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统称为应收款项)而言的。企业对坏账的核算,通常有两种方法,即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直接转销法是指发生坏账时,将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直接从应收款项中转销,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备抵法是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人当期费用,同时建立坏账准备,待坏账实际发生时,[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