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胡杰  秦璐 《技术经济》2013,(8):15-20
构造了高新技术上市公司R&D投资的融资约束模型,利用2008—2011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从R&D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性的视角,实证分析了高新技术上市企业R&D投资面临的融资约束,并进一步按企业规模和所有权的不同将样本企业分组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R&D投资面临明显的融资约束,依赖于企业内部现金流量;相比大型高新技术企业,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R&D投资更依赖其内部现金流量,面临更严重的外部融资困境;相比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非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的R&D投资面临更严重的融资约束。提出:在转型经济背景下,我国政府应着力建设、完善与高新技术企业相匹配的多层次融资体系,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增加。  相似文献   

2.
关于企业规模分布的"融资约束"理论认为由于金融市场的不完善,融资约束会制约企业成长,从而影响整体企业规模分布状况。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企业规模分布存在"年龄依赖"和"规模依赖",并非完全遵循Gibrat定律;融资约束制约企业成长,尤其显著影响了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小企业的成长率;从总体上看,融资约束并不能决定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整体企业规模分布状况,然而融资约束却显著影响了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小企业规模分布。本文的结果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金融市场的有效性与中国企业规模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为发展中国金融市场,削减企业融资约束,特别是减缓中国中小上市公司企业融资约束,促使中国上市公司企业规模结构合理化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3.
马宏 《生产力研究》2007,24(10):43-45,74
文章通过一个金融发展与企业融资约束和投资的实证模型,对我国部分制造业上市公司1999年 ̄2003年的投资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融资约束在我国上市公司投资实践中存在,但不同公司所受融资约束程度不同,金融发展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从而鼓励投资,这种效应对于受融资约束程度较严重的上市公司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我国2007—2012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银企和政企关系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表明:(1)我国上市企业表现出明显的融资约束问题。银企关系和政企关系都可以缓解我国上市企业的融资约束。(2)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整体上要低于非国有企业。银企关系对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的融资约束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缓解程度不一致,它对国有企业融资约束缓解程度要低于非国有企业;政企关系可以降低非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但较不能显著降低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银行竞争程度的变动对制造业上市公司融资约束大小的影响。本文将我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建立多元回归模型验证银行竞争形势的加剧是否会影响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本文认为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面临显著的融资约束,而且银行竞争与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之间呈现U型关系,即随着银行竞争的加剧,融资约束呈现先放松后收紧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技术经济》2019,(10):10-16
基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的过程中,管理层能力的不同而带来的差异,选取2012—2017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内部控制与融资约束的关系,以及管理层能力对其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越低;管理层能力对公司的内部控制与融资约束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即管理层能力较高的公司,内部控制能更多的缓解融资约束程度。在管理层能力较高的上市公司中,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非国有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相对较显著。  相似文献   

7.
杨鹏飞 《时代经贸》2012,(6):200-201
本文从企业声誉角度分析了声誉对上市公司融资水平之间的关系,运用Almeida(2004)提出的融资约束模型,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企业声誉对企业融资约束和融资能力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声誉良好的企业有较强的融资能力且能够显著的降低上市公司融资约束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企业声誉角度分析了声誉对上市公司融资水平之间的关系,运用Almeida(2004)提出的融资约束模型,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企业声誉对企业融资约束和融资能力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声誉良好的企业有较强的融资能力且能够显著的降低上市公司融资约束水平  相似文献   

9.
笔者以2009-2014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从企业自身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实证检验财务柔性与企业投资不足之间的关系,并将融资约束纳入到财务柔性与企业投资不足的研究框架之中,分组检验融资约束是否在财务柔性与企业投资不足的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财务柔性与企业投资不足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企业储备的财务柔性能够有效缓解企业的投资不足;融资约束是财务柔性与企业投资不足的调节变量,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越严重,财务柔性对企业投资不足的缓解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8-2014年沪深A股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金融发展能否缓解企业R&D融资约束、促进企业R&D投入,并进一步考察这种作用在规模、区域、所有权、行业等4种因素影响下的差异性。研究发现:金融发展能够显著缓解企业面临的R&D融资约束,并且这种缓解作用对小规模企业和民营企业更加明显;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研发投入,而中西部地区则未能有效刺激企业R&D支出;与高科技行业相比,非高科技行业能够从金融发展中获利更多,其R&D投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以2009年10月到2015年12月在中国创业板上市的495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验证了社会资本对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首先,将社会资本划分为政治关系资本和行业关系资本,然后,将其中的政治关系资本进一步细分为官员型政治关系资本和代表委员型政治关系资本,更加细致深入地验证了社会资本对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①无论是政治关系资本还是行业关系资本都有助于企业获得风险投资,表明社会资本可以向外界传递出反映企业高质量的信号,从而帮助其获取风险投资以缓解融资约束;②官员型政治关系资本同样有助于企业获得风险投资;③代表委员型政治关系资本对企业获得风险投资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马宏 《经济问题》2007,334(6):60-63
银企关系对于企业融资约束水平和融资效率具有重要影响.紧密型银企关系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约束水平,但在银行业高度集中的前提下,这种密切的银企关系也会给企业融资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转轨经济时期,我国银企关系出现某种程度的异化.在行政和市场双重影响下,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呈现依附型关系,使得国有企业融资效率极其低下.而国有银行与民营企业之间则呈现割裂型银企关系,使得民营企业面临严重的融资约束.因此,加快银行和企业改革步伐,构建正常的市场化的银企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China Economic Journal》2013,6(3):272-296
ABSTRACT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financial sector opening on financial constraints based on the experiences in China. We firstly review the policy of China’s financial sector opening and set up exogenous policy measures. Then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listed firms from 2010 to 2015, we calculate four indices to measure China’s firm-level financial constraints through internal and external finance channels. We find that China’s financial sector opening alleviates financial constraints and upgrades the financing structure for China’s listed firms. Financial sector opening also eliminates ownership discrimination and promotes financing efficiency, to alleviate financial constraints of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profitable enterprises. The mechanism of the effects of financial sector opening on financial constrain is mainly through the collateral channels and the elimination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相似文献   

14.
创新型企业融资新路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型企业在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发挥着支撑引领作用,目前创新型企业定义并不十分清楚,对于如何解决创新型企业融资也缺乏有针对性的的研究。从创新型企业内涵、特征入手,先从理论角度分析创新型企业融资特点,再从供给需求两个方面来分析创新型企业融资问题,并通过借鉴国内外创新型企业发达地区的做法,给出了符合创新型企业融资的新路径和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中国2010-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企业融资结构与企业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经验研究发现:(1)内部融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自主创新有显著的正面效应;(2)股权融资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自主创新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债权融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的自主创新具有抑制作用。在考虑企业异质性之后,上述结论对融资约束程度低、年轻和小规模企业同样适用,但融资约束程度高、成熟和大规模企业自主创新则主要依赖于内部融资。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融资结构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中央及地方政府控股的企业中,融资结构与企业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在私有产权的企业中,企业自主创新主要依赖于内部融资和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对企业自主创新产生负面效应。本文还发现,企业集团化经营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融资结构与企业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本文具有深刻的政策含义,在企业内部融资相对稳定情况下,应该大力发展股权融资市场,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降低企业的杠杆率水平,以达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以2005-2016年我国上市国际化经营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数据分析融资约束、创新投入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融资约束对国际化经营企业创新投入强度影响不显著,在全样本和高融资约束组中与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创新投入具有中介作用,能显著提升国际化经营企业价值且有迟滞性;国际化程度与创新投入正相关,在全样本组中与企业价值呈U型关系;在控制变量中,实际有效汇率、净资产收益率与国际化经营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而企业规模则与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研究结论对于我国企业有效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2005年度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作为改善金融市场的宏观政策变量纳入回归模型。首先使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创建了反映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程度的单一指标,用以将样本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进行量化;其次构建了反映上市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的Panel Data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确实改善了我国上市公司所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08—2018年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究了资本结构和产权性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和效果。研究发现,企业存在最优的非经营性杠杆率区间,且资本结构对企业创新的作用会因产权性质不同而存在差异性,即最优区间内,企业增加非经营性杠杆率可以在不影响创新投入和创新风险的情况下提高创新产出,而非国有企业更适合增加杠杆率,并会对创新产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据此,本文提出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提高国有企业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切实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翟宇佳  周立宏  郝敏 《产经评论》2020,11(1):148-160
融资约束究竟会对中国制造业产出带来多大的抑制效应,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分别从企业外部融资利息支出占现金流的比重、内源资金积累的自由现金流和由企业资产和成立年限构建的SA指数这三个维度,考察我国制造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及其对企业产出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融资约束抑制了我国制造业的产出水平。利息支出占现金流比重的增加将导致我国制造业产出下降;同时,企业产出与自身积累的自由现金流显著正相关;而SA指数每增加一个单位将导致企业产出下降1.15%。分行业来看,融资约束对企业产出的制约在技术密集型行业表现得尤为显著,对于其中的典型行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出的下降比例最高;分所有制来看,融资约束对国有企业产出的抑制效应虽然为负,但并不显著,而融资约束却能显著降低民营企业的产出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